崛起的城市人文环境艺术丰碑

时间:2022-07-23 01:31:03

崛起的城市人文环境艺术丰碑

摘要:随着世界的不断发展,我们人类的文明在不断的进步。全球经济一体化促成了世界文化的大融合,新的艺术门派和艺术风格不断涌现。在“城市发展”“人文景观”、“环境艺术”……这些我们渐渐习以为常的词语背后,浮雕艺术作为城市人文环境艺术的一个独立学科,正在迅速的崛起。并且越来越凸显出了它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关键词:艺术门派;城市人文环境艺术;浮雕

中图分类号:J3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3-147-02

说到浮雕,相信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不会陌生。浮雕大致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的仰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浮雕形式的出现为彩陶艺术增添了装饰的手段,也为新石器时期的玉器创造了装饰的手段,更为重要的是它为以后青铜器艺术提供了很有意味的装饰形式。现在,浮雕艺术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广泛应用于我们身边的各个角落,成为我们生活中有着重要、积极作用的一部分。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城市景观、环境艺术在我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浮雕艺术的发展前景将更为广阔。

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种雕塑,是一种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即有圆雕的高低起伏的特点,又具有绘画的平面特点。它即可以表现单独的个体,也可以有复杂的背景关系,或众多人物的宏大场面。它能独立存在,也能附属于建筑物的墙面。浮雕艺术在表现上总可以很自由,很灵活,其艺术手法与表现形式非常丰富。

一、浮雕艺术的表现方法

浮雕综合了雕塑与绘画的技术优势,表现手法上的具有多样性和多样化。二维空间中的透视缩减,陪衬主体形象的背景刻画或虚拟,使浮雕的塑造语言比其它雕塑(尤其是圆雕),具有更强的叙事性,同时也不失一般雕塑的表现性。形成浓缩的空间深度感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浮雕艺术对于形象的塑造具有一种特别的表现力和魅力。

(一)浮雕的压缩法。

即对一个固体空间假设有三条轴;X轴、Y轴和Z轴,其中X轴为垂直轴,Y轴是水平轴,Z轴是纵深轴。在做浮雕时,保持X轴与Y轴不变,而压缩z轴,并将三条轴上的全部内容压缩在一个平面上就可以了。在保持X、Y轴不变的情况下,先仔细把稿起好,再在离你最远的一点涂上一层积土,在最近的点上涂上三层积土,如果你做的是近乎于圆雕浮雕,也是如此,只是不要忘了随时缩小Z轴的比例。

(二)浮雕的视错觉法。

这种方法往往适用于层次多,内容复杂一些的构图中。并且高、中、低浮雕的表现方式同时并用。最常见的是前景人物采用涂浮雕法,随着物景的推移,越来越平,直至背景只需稍稍刻画上去就可以了。在这里表现方式的界定标志是需要明确的。A、高浮雕即可能到对象的背后进行感受。B、中浮雕要压缩至Z轴的二分之一。C、浅浮雕一般就要压缩至十分之一了。利用厚度的差异,就是利用人视觉上的错觉,必要时可以把后面的物体推到前面来,甚至处于同一个平面上。

(三)外轮廓起位法。

外轮廓与背景交界处,前后轮廓和背景垂直高起的部位叫做起位。在观察学习别人的浮雕作品时,要特别留意这些连接处是如何处理的,观察艺术家对微小变化之处是如何处理的,是如何使远处的那只眼睛刚好从眉毛下面露出来的。这个起位技术是浮雕中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把主体与背景拉开距离,使浮雕有了立体感,并表现出多层次。

二、浮雕的分类

(一)根据建筑物的功用性及装饰角度和装饰部位的不同可划分为纪念性、主题性和装饰性三种浮雕类型。

纪念性和主题性浮雕多遵循叙事性构图的原则,并含有指示象征意味。它顺应着纪念性建筑深远意义的表达,具有延展建筑精神的作用。它为表达人们某种向往、崇敬、膜拜的情感,以及记录重大事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其形式也由古至今,不断被使用和发展。装饰性浮雕,一般总是雕刻在某座建筑物的部件或局部的表面,例如门框、窗边、梁柱、墙面、转角等或其它建筑物的表面。巴特农神殿的三角客墙和长浮雕饰带;巴黎凯旋门的浮雕和法国阿尔弗雷德、穰尼埃设计的巴黎现代艺术馆浮雕,都是这方面的成功范例。装饰性浮雕与主题性和纪念性浮雕的区别,主要在题材的处理和意境的表现上。装饰性浮雕一般不注重情节描述和叙事性。也不着重于表现重大主题,而更多地是追求抒情性和赏心悦目的形式感,内容形式和装饰部位也相对地自由和活泼。它更强调对装饰对象的依附和烘托,更强调空间形态上的适应,以及对平衡、对称、条理、反复等形式美的规律和装饰艺术语言的运用。

(二)浮雕因用途的不同,放置地点的不同,表现方法和艺术处理不同,又可以分为装饰浮雕、透视浮雕、透雕雕刻。

1、装饰浮雕。

它的特点是附属于建筑物,被认为是设计成为建筑整体的一部分。为了保持建筑的平面感即建筑感,所以形体的起伏必须服从墙面,一般来说起伏不能太大,古埃及浮雕形式是在一个平面上用阴刻的手法刻下轮廓,中间用阳刻浮雕手法,效果十分突出。还有中国传统木雕刻浮雕中采用散点透视,使人物与景物互相穿插,前后人物大小差不多,造成画面丰满、构图复杂的效果,高低凹凸很大,表现手法十分灵活自由。有的体积很厚,几乎接近圆雕,浮雕形体起伏几乎接面。

2、透视浮雕。

它的特点主要是以绘画上的焦点透视为观察方法来表现,前面凸的部分人物和景物较大,体积较厚,逐渐过渡到后面,使人物和景物愈往后愈小愈薄,从而增加了空间深度的视觉效果.在这方面。西方的许多古典浮雕具有代表性,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雕塑大师季培尔蒂创作的佛罗伦萨洗礼堂两扇大门上的浮雕,具有比较独立的画面,比较丰富的故事情节,具有较强的阅读性。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很难清楚的划分一些作品的类型,往往各种因素兼而有之,所以在这里,我们应该再一次强调浮雕制作的灵活性与自由性,鼓励大胆实践。

3、透雕雕刻。

透雕雕刻的发展历史也很长,它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探索出来的更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的一门雕刻艺术。浮雕与透雕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之中,而透雕更为广泛地运用在建筑上,它具有既美观又坚固的艺术特点,集艺术与建筑于一身。由于房屋建筑是千年之计,在雕刻装饰上首先要以结构牢固、坚实为主;同时在装饰上要注意整体效果,建筑物经过雕刻后,其结构承受力不减;另外,在装饰上要十分注意欣赏视线,房顶的雕刻应力求粗放,起到便于仰视的艺术效果。要努力达到既是力学的支撑,又是一种文化的装饰;既能达到通风效果,又要美化环境的艺术境界。透雕艺术除了广泛适用于建筑上,也大量运用在园林环境艺术设计等方面,它要求设计创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把心中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及精神追求尽量表达出来,使作品达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艺术效果,让人们在欣赏艺术美景的同时,受到文化艺术的陶冶,增 强对艺术的鉴赏力。

三、浮雕创作的表现形式

浮雕创作的表现形式应该既是标志性的也是装饰性的。

它要比单纯装饰性的建筑视觉受到更多的局限。因此浮雕创作有较高的难度。在浮雕创作的意象上。要突出标志性和装饰性两者的统一。在表现形式上既不能是写实的。也不能是抽象的。写实性的浮雕难以与建筑环境形成和谐的统一,从视觉角度上看,写实具象的图像有很强的思维上的定式,这样就不能与观众形成联想情感的共鸣。

环境艺术与架上绘画艺术有很大的差异.后者是个体的、主观的审美动机,而前者应是和大众的审美意识相合拍,才有广泛的审美群体,这就是环境艺术的大众性。抽象的浮雕作品很难与大众的审美思维相和谐,人们不太习惯欣赏如此强烈的艺术语言。而且作为城市景观中的视觉创造,必须做到主题清晰明了。因为它毕竟不是公园中的艺术小品,可以抽象得让观众驻步凝思,如果这样就失去了浮雕的标志。因此创作表现形式应该具有中国特色的“写意”手法。这样既可以做到一目了然的标志性作用,又能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造型中找到这种装饰性的审美趣味。

四、浮雕的制作技巧

浮雕在制作技巧上与圆雕的区别在于不论是高浮雕还是低浮雕都是在一块背景板上根据不同的需要而有高低的差别。这种差异可能是很大的,高的可以和圆雕差不多,低的可以像一张纸。最重要的是在制作时,它总是从凸现最小的开始做起,一直到凸现最高的点,这样可以避免一个麻烦――即从凸现最高的部位开始,你可能会把空间用尽,而不得不去往后面的底板上延伸空间,最后不得以挖空背景来做离你最远的部位。

五、结束语

当今经济社会长足发展的时代背景,为艺术的发展给足了营养。雕塑艺术的发展是其中比较显要的。它的发展使圆雕日益强化了它的相对独立性,相比之下,浮雕虽然更多地受制于一种依存关系,即对“平面”或“墙面”的依赖,但其独特的表现特质和丰富的雕塑性造型手段仍是其它艺术形式无法替代的。而且,其审美特性在现代艺术革命的促进下,也日益强化了它的相对独立性。对固定“墙面”的依赖性和适应性,在现代浮雕上已不再像古典浮雕那样显得那么地强烈、拘谨和不可动摇。浮雕艺术在建筑、园林、广场、街道,室内环境等方面都以持续的发展向前推进。它已经渗入到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

上一篇:浅析中国山水画对于当代中国油画风景创作的启... 下一篇: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建设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