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尊重心理在教育教学中的独特作用

时间:2022-07-23 12:07:37

发挥尊重心理在教育教学中的独特作用

教师尊重心理学生按照心理学家的理论之说,人都有被尊重的心理。那么,对于未成年的小学生来讲,尽管年龄小,但同样在心底的深处有着强烈的被尊重的需要。特别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这种需要会变得更加强烈。与此同时,对于满足他们的这种心理需要的人,他们更是乐于交往,也善于尊重对方,看重对方的意见。所以,作为教育他们健康成长的教师,不能不重视受教育者的这种心理需要。只要我们教师充分地满足他们的受尊重的需要,他们才会真正乐于接受你的教导,听你的话。那么,我们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心理因素,激励学生的进步呢?

首先,教师要发挥尊重心理在教育教学中的独特作用,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那么,我们从哪些事情做起呢?

(1)表现在使用语言上,要学会使用礼貌用语。比如说,“谢谢”“对不起”“请”“请原谅”等礼貌语言,看起来好像很简单,其实却是人们实现文明交往的第一道要隘。它是人们彼此互相尊重、互相重视的语言表现形式,是人们的交往得以纵深发展的剂。如果你经常使用尊重对方的语言,虽然不能说你的交往很成功,但是至少你是迈开了成功交往的第一步。比如说,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说一声“请”,就这一个简单的一个“请”字,我们看起来没什么,可是对于有着强烈自尊需要的学生来说,这是他们自尊的实现,是人格得以尊重的表现,会激起藏在学生心底深处的强烈自尊和自爱。特别对于经常被教师冷落的学生,或许会因此改变自己。所以,我们教师要学会用你的真诚和热情、发自内心地表达出对学生的重视。学生感激万分的,感觉受到教师的尊重,是莫大的荣幸,让他感觉到你好,你一定会赢的学生对你好感和爱戴。

(2)教师要发挥尊重心理在教育教学中的独特作用,要杜绝挖苦、讽刺等伤及学生自尊的语言及行为。当学生出现了错误,甚至是屡次犯错,往往会引起教师不满情绪,甚至也会激起教师的某些挖苦讽刺之类的语言出现,这样的言行却常常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其结果不但是学生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反而会或许引起学生的憎恶,甚至自卑,自暴自弃等心理。所以教师要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

(3)教师要发挥尊重心理在教育教学中的独特作用,要学会宽容学生的错误。作为教师,常常为学生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而烦恼,这时可理解的。然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何况还是孩子的学生?我们要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要有爱心,不打棍子,惩罚他们,而是要耐心说服教育。他们也会更好地回报你的宽容。

其次,我们教师要想发挥尊重心理在教育教学中的独特作用,要尊重学生的劳动。对于学生学习上的劳动成果,教师要认真对待,在尊重学生付出劳动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优缺点进行正确的判断和评价,并可提出适当的建议。

总之,满足学生的被尊重的需要,学生就会在被尊重的基础上,更加自信、自主,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因素,主动配合老师完成学习任务。反之,假如学生的自尊长期得不到尊重,他们也就更失去了自信,有些甚至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滑向不良行为的深渊。

上一篇:表扬必须把握度,滥用表扬危害多 下一篇:要重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