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改中呼唤文本的回归

时间:2022-07-23 08:42:29

摘 要: 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大都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但在教改中对文本的种种淡化现象却让人担忧,反思后不禁呼唤文本回归。在教学中我们要把学生引进语文的大门,尽情地感知语文世界的丰富多彩,引领学生反复诵读课文,走进文本,细心品味课文中的精彩句段和词语,立足课内,放眼课外,课内辐射课外,课外拓宽课内,在语文课堂的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课改 文本使用 语文阅读教学

走进新课程后,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活跃了,看上去很是“生机勃勃”,但仔细观察,却让人看到了热闹背后的浮躁和虚华,在文本的使用上存在不少令人担忧的现象。于是我琢磨着新课程理念,反思着,并寻找着对策。

[现象一]

根据调查发现,无论是平时的教学检测还是中考,阅读文本选材文言文大多数选自课内,而现代文大多不选课内。

[反思]

文言文选课内也许大家都承认那是“经典”,可在教材选入的现代文中也有大量的经典文本,如《背影》、《故乡》、《土地的誓言》、《生命生命》等。但命题者在命题时为什么会舍近求远呢?我认为,课改后对从前的“以本为本”的考查方式和标准化试题的纠正矫枉过正导致“课内文本”在试题中无立足之地,而新课程中“体验”、“拓展”、“能力”、“创新”等关键词语的标签化,使得命题者不愿也不敢把目光投向“课内文本”。因为害怕“课内文本人人都熟”,怕“考不倒学生,怕学生记熟了现答案,选拔不了人才”。也许这种方法避开了以书考书,防止猜题,使评价更为客观、公正,但弊端随之出现了:为应试,有些教师不再认认真真教书,仔仔细细地做好复习工作,而是搬来大量习题,让学生陷入茫茫题海之中。由此看来,将教材教学内容完全放置一边,而另起炉灶取材课外是不现实的。

诚然,中学语文教材遭到许多非议,确实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教材的制定毕竟是经专家们再三斟酌,它兼顾到方方面面的问题,选材规范典型,知识结构完整有序,而且课内文本是语文教学的“立足之地”。如果失掉了“主阵地”,语文教学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对策]

应按一定的比例安排课内外材料设置考题。若选取课内的材料,命题应努力突破“内容是什么”、“主题是什么”等命题角度,从命题难度、深度、开放度都有新的探索。比如:关于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说是于勒,有人说是菲利普夫妇。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说说理由。(2001年辽宁省《我的叔叔于勒》选段)这样的试题不正是以学生课内掌握程度为背景,考查了学生的深入理解能力吗?若选取课外材料设置考题还应切实做到考题在课外、考点在课内。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将文本语文引向生活语文的纵深,使学生课内知识掌握的情况及活学活用的能力,能够得到客观的反映,也真正实现“深教真学”。

[现象二]

一个普遍的现象是一节课被“三分天下”甚至“四分五裂”:1/3的时间,花在有关文本的阅读教学上;1/3的时间,花在所谓的拓展阅读上;1/3的时间,花在所谓模仿写作或发散性思维训练上;有时候多媒体还要来凑个热闹,来上一段电视或一段音乐。比如,一位老师上《竹影》时先用五六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欣赏音乐《童年》导入课题,匆匆讲读完文章后就来了个拓展延伸让学生体会一下中国画的意蕴。于是就让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画具描画竹子,并交流作品。如此一来,拓展延伸也便成了美术课。可最终学生对中国画的体验模模糊糊,对文中的童真童趣也缺少体验。

[反思]

语文的阅读教学应是领着学生读进去,走出来的,既能走进文章的内部世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又能在接受中激活自己的情感,形成自己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现在有些教师利用学生的最爱电视、音像制品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种思路是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是有一定道理的。可是阅读教学中把文本解读放到一个可有可无的极次要的位置,随心所欲地安排教学内容和过程,也是走入了语文教学的另一个极端,这无疑是一条死胡同。因为现在的这种淡化文本大搞形式的阅读教学根本进不去课文的内部世界,也谈不上走进作者的内部世界。

当然我们不是说阅读教学不可以进行拓展,阅读教学就只能局限于文本本身;也不是说多媒体不好;更不是说,阅读教学不能进行开放性的思维训练。我的观点是,既然是阅读教学,阅读的时间就要有保证,感悟解读的时间就要有保证,其他内容的引入都必须和阅读教学的内容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其他的一切形式都必须为这个主要的根本的任务服务。或者说,你可以拓展延伸,但你不能完全抛开文本;你可以不局限于文本的理解,但你不能脱离语文的实践活动。

语文课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实现的唯一途径是丰富的语言实践。阅读教学又在其中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绝不是学会阅读)。阅读课自然是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学习语言的运用,而这个语言活动又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技巧课,而是在血肉丰满的阅读教学中进行的。它最主要的特征是,这个活动是在一种“场”、一种情景中进行的,这就使得语文课比之于语言课更有魅力,更有人文性,也更有价值。正是文本的存在,才使得这个情景、这个“场”得以呈现,使之更有学科的吸引力。尽管我们同意对教材、对阅读课进行大胆的改革,但我们对要把语文课改成以语言体系为主要框架的“真正”的语文学科的语文课(那应该叫语言课)则敬而远之。不能想象没有文本,即没有课文的语文课将是什么样的。相信我们的担心不是杞人忧天。而且有人说,社会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过去我们是一本书反复看,现在“信息爆炸”,必须学会浏览与筛选。正因为学生的自然阅读处于“浏览”状态,我们若还过于重视形式而忽视文本阅读,则会本末倒置,势必影响语文的学习效果。

[对策]

语文学习多样的形式固然重要,它可以提高兴趣,开阔眼界,锻炼能力,然而仔细地阅读文本却是课文学习确有所获的根本所在。我们应引导学生读进课文,挖掘文本中丰富、深厚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再辅以各种有效的活动,让学生发散思维,才是正途。品酒师与饮酒者的差异在于一个“品”字,语文课也应重视对语言文字、人文情感的品味咀嚼。

[现象三]

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场面,教师的提问让很多学生举起了手,说出了自己的体验和感情,课堂上一片沸腾,好不热闹。这时的教师总是满腔热情地给予一一肯定,这也对那也不错,认为这是对文本的多元解读的一种尊重。

[反思]

有人认为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表扬可以帮助学生享受成功的愉悦,树立起了信心,也体现了我们对文本的多元的解读。可是过于强调阅读的自主性和阅读的多元性了,就会使阅读教学出现任意解读文本的倾向,会严重地脱离文本。

阅读是带有较强烈的个性差异,其体验是独特的、个性化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新课标强调指出,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同时,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但是文本传达的信息都有其独特的情感和思想,都有着其特定的指向性,所以阅读的多元性必须以尊重作者尊重文本本身为前提,不管是一千个还是一万个哈姆雷特,都只能是读者心中有着各自形象和具体思想的哈姆雷特,而不是其他的人物形象。正如在庐山看风景,无论怎样“横看成岭侧成峰”,它都应是庐山的韵味,如果把它描述成黄山、泰山风情,那必然会贻笑大方。

[对策]

教师在课堂中应告诉学生:不能仰视文本,也不能俯视文本,而应调用自己的前理解与文本进行平等对话,要仔细地倾听文本,认真关注文本发出的声音;要尊重文本的叙述语境,要把语句意义的获得放置在文本的整体语境中进行甄别、品味、比较、分析;另外教师应该向学生解释清楚文本涉及的一些社会历史事实,扫清学生与文本顺利对话的知识障碍。我想若学生是依据文本研读文本,那他们在读《背影》时,一定会沉浸在亲情的氛围中,应该很难产生“违反交通规则”这一“奇思妙想”。

总之,我们在放飞学生的思维,允许学生对文本多元解读的同时,更应注重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我们避免学生对文本的蜻蜓点水式的解读,要引导学生深思细研,让学生形成放得开、钻得进的阅读思考习惯。当学生的认知、情感有一定的缺陷、偏差,或者完全不对时,教师必须予以矫正。这既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也是对文本多元解读的最好诠释。

初中语文教材选文大都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但在教改中对文本的种种淡化现象却让人担忧,反思后不禁呼唤文本回归。在教学中我们要把学生引进语文的大门,尽情地感知语文世界丰富性,引领学生反复诵读课文,走进文本,细心品味课文中的精彩句段和词语,立足课内,放眼课外,课内辐射课外,课外拓宽课内,在语文课堂的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2]陆继椿.语文教学新探.

[3]中学语文教学,2010,(4).

[4]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0,(8).

上一篇:从语用预设角度浅析会话幽默 下一篇:“见字明义”教学法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