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川县苏家店镇寒地农田灌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时间:2022-07-23 06:00:54

桦川县苏家店镇寒地农田灌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摘要 针对桦川县苏家店镇农田灌溉存在的水利泵站设施老化严重、渠道灌溉保证率低、原建渠系配套率低、水利建设资金缺口大等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 寒地农田;灌溉;问题;对策;黑龙江桦川;苏家店镇

中图分类号 S27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4-0227-01

桦川县苏家店镇地处第二积温带下限和第三积温带上限区域,也是三江水稻的主产区,镇内有自流灌溉,且地下水资源丰富。县、乡政府非常重视灌溉工作的开展,加大了农田灌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和自筹资金,改造陈旧的灌溉站,铺设渠道,减少水分流失,极大地解决了当地的农田灌溉问题。从苏家店镇总体的农田灌溉基础设施来看,一些灌区的泵站设施老化严重,原建渠系配套率低,水分测量设施不全,调控能力差,同时随着水稻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农田水分供应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是桦川县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全县有4个灌溉站、1个水库,渠道铺设水泥板50%,有耕地13.33万hm2,其中水田8.00万hm2,灌溉面积近4.67万hm2,另外3.33万hm2水田靠深水井进行灌溉,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松花江。

1 农田灌溉存在的问题

1.1 水利泵站设施老化严重

苏家店镇一些泵站严重老化,一直在超负荷运转,影响供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泵站机电设备老化,绝缘性差,启机受到影响,变压器和配电柜使用的都是已淘汰的产品;二是水泵锈蚀与磨损都非常严重,闸门锈蚀,不能止水,启闭机不能正常启闭;三是泵房陈旧,有不均匀沉陷,墙体出现裂缝,加之冬季寒地农田水利设施受损严重;四是一半渠道淤塞,边坡跨塌,杂草丛生,水流不畅,供水困难。

1.2 渠道灌溉保证率低,灌溉水浪费严重

水利部门积极向上一级部门、政府争取资金,改进了50%的河道、沟、港、渠,其余河道、沟、港、渠以土渠输水,经过长期的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沟渠水质严重恶化,失去灌溉功能。缺乏末级农渠,渠道淤积、滑塌现象十分严重,渠系配套设施简陋,输水、控水、调水能力较差,造成输水不畅,缩小了有效的灌溉面积。在井灌区中,配套渠系数量更少,且大多数都是土渠,渠道渗漏严重,渠道灌溉保证率低,灌溉水浪费严重。

1.3 原建渠系配套率低

苏家店镇的水利工程大多建于20世纪70年代,工程不配套(受地形条件影响和当时历史特殊原因,设计标准偏低,有的工程配套率不到30%),加之经费不足,致使许多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虽然桦川县水利部门按照上级的指示,对一些渠系配套进行改进,但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如渠系配套率低,量水设施不全,水的调控能力差,不能细化量水。灌区水量水费按土地面积分摊,水费和维护费用高,难以达到“灌明白水,交明白费”,导致水费计改管理混乱,收费困难,群众水费负担重,意见大,这些问题亟需相关部门进行解决。

1.4 水利建设资金缺口大,投入严重不足

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国家对农业非常重视,同时对水利也加大了投入,改建陈旧灌溉站、铺设水泥渠道等,但由于桦川县的主要泵站均已严重老化,现一直在超负荷运转。如果全部改造需要几个亿的资金,就算国家投入一大部分,地方还是要匹配一定的资金,由于桦川县是国家重点贫困县,地方财政所能列入预算的资金只有水费,地方配套资金缺口很大。

1.5 水利、电力、农户责任不清,水利工程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农户需要水,水利部门供应水,供水需要由电力部门支持,水利排水站开支来源于代收的排水费,主要用于排水电费、机器整修及管理人员工资等方面的支出,由此可以看出,农户是这个链条中最大的受益者,但有的农户把钱投入到生产中,一味拖欠所应缴纳的水电费,致使泵站资金不足无法运行,不能做到及时灌溉和排涝,水利工程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2 解决方法

2.1 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改造村水利设施建设

借着国家扶持粮食产业的契机,桦山县采取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和自投相结合,改造了陈旧老化的悦来灌区,建成后使灌区由原来的4 666.67 hm2灌溉能力增加到了目前的逾1.33万hm2,并且硬化了50%的各级渠道,不但可以有效地减少渗漏,而且能确保畅通,减少水源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县政府应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确保农业 “旱涝保收”,增强农业生产抗自然灾害的能力[1-2]。

2.2 因地制宜,调节种植结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作物产量的增加一般都是通过增加灌溉面积来实现的,灌溉面积的增加既要受水资源总量的制约,同时也要受用水结构变化的制约,合理、科学的农业种植结构可以充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与涉农部门相互协作,应用水利工程措施采用喷灌、滴灌、微喷等先进节水灌溉技术时辅以农业综合措施,达到节水增产双重目的[3]。

2.3 划清水利、电力、农户责任,充分发挥水利、电力工程的作用

各级政府要做好水利宣传培训工作,使农民充分认识到水电也是商品,本着“谁受益、谁分担”的原则,农户必须交纳水费,以免使水利、电力工程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给农业生产带来损失。

2.4 加强宣传,提高农民节水意识

随着松花江水位的不断降低,农田灌溉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在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改建陈旧灌溉站、硬化了50%的各级渠道、及时清淤等,提高了灌溉面积,同时还大力抓好用水宣传培训技术服务工作,通过培训讲座、散发传单、张贴标语、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面对面的宣传培训等形式加强对干部群众关于县情、水情和水价的政策宣传,广泛开展节水技术重要性的宣传,科学种植设施农业,在用水量大的水稻作物上采取旱育稀植、浅—湿—浅的灌溉模式。提高农民节水意识,使节水灌溉在全县形成共识[4]。

3 参考文献

[1] 仲海霞,张振元.探讨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有效措施[J].民营科技,2012(8):235.

[2] 陈兆宽.栖霞市构筑农业用水保障网的创新实践[J].中国水利,2012(17):45-46,56.

[3] 付金山.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J].现代企业教育,2012(18):199-200.

[4] 邵勇.浅谈农田用水灌溉现状及高效节水灌溉模式[J].中国科技纵横,2012(20):23.

上一篇:内蒙古满洲里市发挥口岸城市优势谋求特色科教... 下一篇:马龙县旧县镇农业农村工作发展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