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中的MPF

时间:2022-07-23 05:12:57

港府的初衷

香港的社会福利制度中,并不包括全民退休养老金,除了针对严重残疾或65岁以上且资产并没有超过规定限额的长者提供公共福利金——“生果金”外,所有的养老金均由市民自己承担。因此,在香港街头经常能够看到捡纸皮、推垃圾车的老人,以及达到退休年龄却依然驾驶小巴的长者。他们并没享有政府直接给予的养老金,来维持他们的养老生活,同时也不愿给子女带来太大的额外负担,所以只能在退休之后依然工作。港府推出MPF(强积金)的目的,就是在于强制香港居民在工作阶段与企业一起每月供款,待居民65岁之后“一笔过”取回所有的MPF资金用以养老,避免政府承担过重的公众养老福利。

根据目前MPF的规定,企业与打工者必须各为雇员的MPF账户每月供款工资额的5%,以1250港币为上限,因此最高每月强制存入MPF账户的养老金为2500港币,雇员可以自行决定是否额外供款。所有MPF资金均由受托人公司管理,目前三大受托人公司依次为汇丰、宏利和友邦。每家受托人公司均提供不同的MPF品牌基金,种类包括货币市场基金、保证基金、债券基金、混合资产基金、股票基金等。在2012年11月MPF“半自由行”实施之前,雇员的MPF受托人完全由受雇的公司决定,打工者能够决定的,只是如何分配每月供款至该MPF受托人旗下的各项MPF基金,如果该受托人旗下所有的基金均表现很差,那打工者也只能面对跑输平均市场回报率的局面,直到公司决定更改受托人。

“被迫上了贼船”

港府设立MPF的初衷,是为了打工者尽早为养老做好准备,但民间却几乎没有褒奖MPF的声音。理由可归结于三点:强制性、回报差、收费高。香港的打工者习惯于在每年固定时限,“一次过”预缴下一年的个人所得税,所以,当政府强制从工资中扣除5%来供款MPF时,打工者们自然有现金流被非自愿受限的感觉。更糟糕的是,MPF推出10年来,最高的回报率竟然每年不过5.81%,523只MPF基金中有47%录得亏损,而最差甚至达到每年-14.04%。此外,即使基金投资不佳,MPF基金的管理费却不低,平均收取1.74%,远高于其他国家的退休基金平均管理费。因此,这样的回报率外加如此高的管理费,当然导致打工者觉得“被迫上了贼船”,民间批评政府把市民的养老都绑在赌船之上。

强制性是政府的初衷,并不会因为民众反对而改变。而解决MPF回报差、收费高两个问题,港府采取的方法是:给予打工者自由选择MPF受托人的权利。2012年11月MPF“半自由行”正式生效,所谓“半自由”的意思是:打工者每年可以把自己供款部分形成的“累算权益”转投到自己心仪的受托人,限定每年一次,而雇主供款的部分依然无法转移,必须跟从公司选择的受托人。虽然尚未达到完全的自由,但新的MPF制度也是期望能够让打工者根据各家受托人基金的表现来自行决定投资的去向,并且降低平均基金管理费用。

反应冷淡

MPF的“半自由行”也是为了未来的“全自由行”作过渡。在2013年香港的施政报告中,政府已经明确要求积金局在未来三年内做好强积金“全自由行”的部署。预期中的MPF“全自由行”中,打工者在能够转移自己供款的一部分“累积权益”之外,还能够自行决定雇主供款的投资去向,从而真正达到决定自己的养老金回报。只不过,实施“全自由行”目前会遇到法律上的障碍,现行法例允许雇主用员工MPF账户中的雇主供款结余,来抵偿劳工法例规定的遣散费以及长期服务金。因此,若实施“全自由行”必然要修改这条法例,所需多久时间自然不得而知。因此,MPF“半自由行”正是作为“全自由行”的第一步试探。

但事实却并不如预期那么理想,MPF“半自由行”推行五个月来,打工者的反应相当冷淡。在“半自由行”推出之前,业界预期将有一成的打工者选择转移自己的供款,但实际只收到约5.8万宗转移申请,以目前香港打工者总共大约237.5万来计算,还不到2.5%,远远低于预期。事实上,积金局已通过各种渠道,如巴士广告、地铁广告、电视广告等等,向市民作了广泛的宣传,但市民依然表示对这种计划并不清楚。

给予自由的权利却依然不受欢迎,为何?业界认为,因为“半自由行”不但没有解决旧问题,反而带来了新的问题。很多打工仔对管理自己MPF账户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一方面,基金回报率的问题并不会因为引入竞争而立刻改善;另一方面,目前每月最高2500港币的强制供款,也无法实现打工者退休养老的需求,低回报、低供款的养老金只会被通胀侵蚀,无法成为养老的保障。因此,MPF本身就被很多人视为鸡肋,甚至有媒体称“打工者对强积金已经由失望变成绝望”。此外,“半自由行”在受托人和基金选择上,给打工者带来额外的负担。面对数十个强积金计划,上百个基金,对于很多本身就没有投资基金经验的打工者而言,根本无法选择。与其盲从,不如维持现状。

共同的承担

为了解决民众对于MPF制度的批评,港府也希望能找到更好的香港居民的退休保障方案,但尚未有时间表与路线图。目前,业内主要提出两大方向:全民退保与类似于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计划。

全民退保制度与中国内地目前的养老金制度类似,由雇员、雇主及政府三方供款的养老金制度。但这种模式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实施较难——香港65岁以上长者占整体比例约为13%,到2041年会升至30%,在这种背景下,年轻一代恐怕无法承担沉重的养老金负担。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为包括养老、医疗、住房、家庭保护等项目的综合性社会保障体系。同时,新加坡中央公积金运作管理方式也独树一帜,采取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管理模式,公积金投资取得了持续稳定的回报。但中央公积金的一大特点是,允许打工者运用供款支付购买公屋或者私楼的首付,还可以支付按揭贷款,这等于养老金被提前预支,那么,在年老后是否依然有足够的资金来支付生活开支变成一个未知数。这与香港MPF制度的初衷并不一致。

养老保障问题,目前也没有一个完美方案适合所有国家和地区仿效。香港政府已经要求积金局积极检讨目前MPF制度,但坊间认为,政府应该让市民意识到依靠政府养老并不可行,市民必须自行积极主动地寻找合适的商业养老方案作为MPF的补充。

最终真正的养老问题,依然需要香港市民与政府一同来解决。

上一篇:出租车牌投资再创新高 下一篇:低头族 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