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中职语文教学

时间:2022-07-23 04:00:42

巧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中职语文教学

【关键词】 信息技术;中职生;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3―0100―01

一、巧用现代信息技术可创设情境,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情趣

农村中职生大多数语文基础薄弱,对学习语文的认知不足,对语文不感兴趣。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增加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情趣,提高课堂效率。

首先,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具有直观性、形象性。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效来创造课堂教学的文化情景,营造生动、活泼、有趣的学习氛围。赏心悦目的画面,美妙动听的音乐,定会使学生怦然心动,情趣盎然,学生的情感被激发,思维也活跃起来,那么智慧的大门也随之打开,学生学习的情趣也被激起,全神贯注,认真听讲,从而达到学习的最佳状态。

另外,教师还可根据教学内容,搜集与其紧密相关的、贴切的、可以激发学生情趣的教学材料,创设出有特色的教学问题情境,用学生喜欢的方式,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的语言讲出来,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乐中求学,学中求乐,学习过程趣味盎然,学生自然由厌学转化到爱学,从无兴趣转化到有兴趣中来。《荷塘月色》一课中,可通过网络搜集出大量的形态各异的荷花图片和视频,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阳光下的、月色下的……。给学生以直观、逼真的视觉印象,增加趣味性,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再配上合适优美的乐曲,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激起学生学习的情趣。

二、巧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增进理解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重难点利用多媒体技术形象化、具体化,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化难为易,增进理解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比如上面实例中各种形态的荷花图片,让学生亲眼观看,学生自然就会轻松理解。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还可打破空间、时间上的限制,让学生亲眼看到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化生疏为感知,将静止的抽象的文字内容变成生动形象的音像,将难以表达的原理、现象,生动条理地表现出来,如身临其境,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从而使教学得以化繁为简。如《荷塘月色》一课中,“薄薄的清雾浮起荷塘里”、“荷花在牛乳中洗过笼着轻纱的梦”、“月光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等课文中的多种意境学生无法想像、理解,通过图片、视频让学生亲眼直观文中意境外,还可以将“荷波”、“月色”及“青雾”的微妙变化过程制作成动画,让学生亲眼体验形象的、具体的过程,这样就更加容易理解文章的意境。

三、巧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中巧妙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生动、逼真、直观的形象呈现知识,刺激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一方面把教学内容信息以各种形式传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借助多媒体课件存储量大、功能强、操作简便等特点,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教材外知识,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体会包含的思想内涵,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本领,引导他们去阅读各类课外书籍,深化课堂知识,拓宽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能,提高整体素质。

另外,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手脑并用,通过自己动脑、动手自主地获取知识,利用网络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丰富性,将不同领域的信息融会,互补和泛化,使语文教学超越课堂、超越学科、走向知识综合化的道路,这样既丰富文化知识,又拓宽知识面,也提高了综合能力。

四、巧用现代信息技术,可集多种感官于一体,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中职生大多自控力较差,心情浮躁,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静不下心来,讲话、睡觉、吵闹、玩手机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主动,没有积极性,鉴于中职生的这一特点,巧妙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调动中职生学习的积极性。现代信息技术集文字、图形、动画、声频、视频于一体,可使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集于一体,多角度、全方位地丰富学生的感知,打破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乏味,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学生自然会积极地接受教学内容信息。

上一篇:不同浓度多效唑对草莓子苗数量和质量的影响 下一篇:初中历史教学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