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想事成”的黄金法则

时间:2022-07-23 03:43:35

“心想事成”的黄金法则

回忆一下,你早晨起床后第一件事情是去洗澡还是打开手机?到办公室后是先去刷茶杯还是先查阅邮件?……我们的大脑可以将一系列行为变成一种自动的惯常行为。正如杜克大学的研究报告显示,人每天40%的行为并不是真正由决定促成的,而是出于习惯。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人们不遗余力地寻找着引发个体巨大命运差异的种种原因,而是否具备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习惯被认为是“关键”因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过:“我们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有其固定的形态,但却是习惯的集合体。有现实生活的习惯,感情生活的习惯,还有思维习惯。这些习惯系统化地构成我们的喜怒哀乐,让我们走向自己的命运。”

习惯始于点滴,长于循环重复,无数精神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努力研究“习惯”,试图发现改变习惯的秘诀。作为《纽约时报》商业调查记者,毕业于耶鲁大学历史系的查尔斯.杜希格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其所著的《习惯的力量》被列为2012亚马逊“十大好书”榜单,同时获得“英国《金融时报》/高盛年度商业图书奖”,在书中,他告诉我们:无论习惯有多复杂,都具有可塑性,即便是极度酗酒之人也可以戒酒,最混乱的公司也能够改变并取得成功,高中辍学的孩子也能成长为明星店长,而你所要做的是必须有意识去努力寻找驱动着你的习惯每天发生的暗示和奖赏,并且找到它们的替代品。

人类的大脑一直在寻找可以省力的方式,而习惯则能让其不再思考基本行为,于是可以有更多的脑力来进行发明创造,人脑的基底核继而发展出一套系统,能够决定什么时候让习惯来取代其他活动模式。查尔斯.杜希格建立了这样一个模型来为我们描述习惯的回路,即由“暗示”、“惯常行为”、“奖赏”这三个部分组成。第一步,“暗示”能够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模式,并决定使用哪种习惯;第二步,存在一个“惯常行为”,可能是身体、思维或者情感方面;第三步则是“奖赏”,让大脑辨别出是否应该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之用。慢慢地,这个回路变得越来越自动化,线索和奖赏交织在一起,直到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欲望出现,习惯诞生。

在作者看来,习惯的力量很强大,能让人的大脑依赖它们,同时将逻辑等其他一切排除在外,但习惯本身也很脆弱,往往是在未经意识的情况下出现,也可以通过调整习惯的各个部分来进行重塑。然而大脑无法分辨好、坏习惯,如果你一旦养成,习惯会长期蛰伏在大脑中,等待暗示和奖品的出现,于是人们有了长时间窝在沙发中而不出门锻炼,每次经过甜品店都要去买一些来吃等等这些让人懊悔却又欲罢不能的行为模式。

事实上,对于习惯的控制,杜希格为我们总结出了黄金法则:若要创造新的习惯,则需要简洁的“暗示”以及清晰的“奖赏”,为了让新建立的“惯常行为”演化为“习惯”,则要发现驱动整个回路运转的“渴求”并不断强化;习惯不会消失,所以若想改变旧的习惯,必须在既有的回路中调整,保持“暗示”和“奖赏”不变的情况下,替换作为中间环节的“惯常行为”。当习惯发生变化时,不仅仅个人生活随之改变,公司、组织甚至整个社群都会发生巨变。当你拥有超越习惯的力量,也就开始掌握自己的命运之舵。(文/徐珊 制图/文耀)

上一篇:淘金抗癌药 下一篇:如何开一场没人睡着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