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洗方外洗治疗湿疹256例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7-23 03:36:19

祛湿洗方外洗治疗湿疹256例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研究祛湿洗方外洗治疗不同辨证分型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共观察病人256例,其中湿热证96例,风热证69例,血虚风燥证36例,脾虚湿盛证55例,祛湿洗方(自拟方)水煎外敷患处,观察4周,对比临床疗效。结果祛湿洗方外洗治疗湿热证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血虚风燥证组(X2=25.72,P

【关键词】祛湿洗方;湿疹;临床疗效观察

我科于2012年1月——2013年6月采用祛湿洗方(本科室经验方)外洗治疗湿疹25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门诊患者,男131例,女125例;年龄7-69岁;病程2天-10年。其中①湿热证96例;②风热证69例;③血虚风燥证36例;④脾虚湿盛证55例。入选患者近1月内无全身使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抗组胺药及中药,2周内未涂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药膏者,且排除糖尿病患者。

1.2治疗方法祛湿洗方:苦参30g、黄柏15g、苍术15g、白鲜皮30g、黄连10g、地肤子30g,上药加水浸泡60分钟后,水煎约20分钟,取汁400ml,待药液温度至25℃左右,将6层纱布浸透药液,拧至不滴水为度,敷盖于皮损表面。每次15分钟左右,每日2次。急性渗出性皮损,用药液冷湿敷,急性无渗出者用药液外搽。疗程为4周,观察疗效并作详细记录。

1.3评分标准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红斑、丘疹、糜烂、渗出、浸润、苔藓化及瘙痒等),按4级评分,即0=无,1=轻度,2=中度,3=重度(心烦、口渴、神疲肢重、呕恶、便干等)按2级评分,即0=无,1=有。积分值计算公式:积分值=(治疗前积分合计-治疗后积分合计)÷治疗前积分合计×100%。

1.4疗效评定标准治愈为积分值≥95%;显效为积分值为61%-95%;好转为积分值20%-60%;无效为积分值

2结果

2.1治疗结果见表1。

3讨论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皮疹多样性,慢性期则局限而有浸润和肥厚,瘙痒剧烈,易复发。[1]本病中医认为因禀赋不耐,脏腑失调,风湿热邪客于肌肤所致。中医辨证分型为湿热证、风热证、血虚风燥证、脾虚湿盛证[2]。祛湿洗方由苦参、黄柏、黄连、苍术、白鲜皮、地肤子组成,具有清热燥湿止痒之功用。方中苦参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尿,单味煎汤外洗即可治疗湿疹,重用其为君药。黄柏、黄连清湿热,泻火毒,杀虫,为方中之臣药,与苦参相伍,更使本方效专而力宏。苍术燥湿健脾,祛风除湿,与黄柏配伍,两药合用,一燥一清、一温一寒,清热燥湿功胜。白鲜皮、地肤子,清热燥湿、祛风止痒,专走皮肤,几乎为皮肤科所专用,在此方中兼具引经药之用。诸药合用,共奏清热燥湿止痒之功效。从256例临床疗效观察,祛湿洗方治疗湿疹之湿热证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血虚风燥证组(X2=25.72,P

祛湿洗方组方合理,配伍精当,全方具有清热燥湿,收敛止痒功效,恰与此两型湿疹的病机相符,故取得满意疗效。而对血虚风燥证、脾虚湿盛证疗效欠佳,这与祛湿洗方的治则为清热燥湿止痒,与此两证病机不符有关,故难见效。但祛湿洗方仍是一种治疗湿疹的良好的外用方剂,治疗湿热证、风热证为主,而且,因不良反应少,也可用于小儿。

参考文献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04.

[2]顾伯康.中医外科学[M].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38.

上一篇:蓝光治疗对新生儿血钙的影响 下一篇: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