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教学法探析

时间:2022-07-23 02:17:26

暗示教学法探析

行为暗示暗示教学法,又称启发教学法,它是保加利亚暗示学专家格奥尔基・洛扎诺夫在60年代中期创造的,被称为是一种“开发人类智能,加速学习进程”的教学方法。其理论基础是,学习应成为一种趣事,应当在无紧张的状态下进行;作为人,其思维是在自觉意识和潜意识两种意识层面上进行的;暗示是利用通常不用的大脑储备的手段,目的在于加快学习。它所依据的人的可暗示性、人的无意识心理活动、人的非注意心理反应、人的潜力,总括起来,都是以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人的感情因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现结合实际,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环境暗示。

班级环境包括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狭义的讲班级环境单指班级自然环镜,广义的讲班级环境还包括人文环境。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优美和谐的班级环境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能给学生增添学习与生活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能使学生在心情愉悦的氛围中获得感悟,产生蓬勃向上的力量。

二、语言暗示。

暗示教学法理论认为:人具有可暗示性,即人的可意会性、可启示性、可影响性,这种特质“是人类个体之中一种普遍的品质”。人虽都具有可暗示性,但接受暗示的能力各不相同。它受制于发出暗示和接受暗示双方各自的体力、智力、职业能力、社会地位等多种因素。如果前者在这些方面都优于后者,那么就可产生较强的暗示能力,反之则可能使暗示受到抵制以至失去作用。教师相对学生来说正是职业能力、社会地位等各个方面都优于学生的人,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有意无意的话语,都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在对待学生的非原则性错误时,我建议适当调整自己的语言,把“批评的冷言”化为“期望的热语”。“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对他说什么样的话”。比如,一名值日生某节课黑板没擦净,如果你对他说:“我想你这次没擦好,一定是有原因的,我相信下一节课你一定能做好这件事!”学生会在愧疚之余检视自己的行为,并对你的期待给与最佳的回报。一个一回答问题就紧张的学生,如果教师经常指责他,给他的是一种消极的暗示:我不行。这样的结果肯定是我们不希望的。一个班集体,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如果作为领头羊的班主任每天从早到晚的批评、指责甚至是语言暴力,试想一下,学生会有什么样的感觉那――“我们一定很差”“我们是最差的”。相反,如果我们的话语中充满期待,帮助他迅速的从萎靡不振的沼泽中拔出双脚、勇敢坚强的继续自己的人生。暗示学的研究认为,“即使最强烈的观念,除非和个人的无意识心理倾向相结合,和他的态度动机相结合,和他对某一事物的期待相结合,和他的需要兴趣相结合,并且和他的个人的情绪、智能、意志记忆要求等特性协调,否则是不能产生暗示效果的。”班主任对不同性格、不同气质、不同表现的学生要用恰当的方式,合适的语言进行意在言外的暗示方式传递信息、交流感情,这样就更容易使学生接受,更容易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更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健康快乐阳光地成长。

三、行为暗示。

如果一个人倾听另一个人讲话,听者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说者所讲的内容上,这是一种注意的心理反应,也称为特定的心理反应。说话者的语气、语调、表情以及伴随而来的动作、手势、姿态等,也时不时地引起听者的部分注意,这是听者没有意识到的注意,即模糊的注意。这种听者没有意识到的注意,被洛扎诺夫称为“非注意心理反应”。在恰当的环境下,给学生以行为暗示能够起到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效果。如:一次,班内刚打扫完卫生,又有几位同学乱扔纸屑。我发现后,没有板着脸孔让学生捡起来,而是自己走过去弯腰把纸屑捡起。这无声的语言教育了全班同学,他们都立即动手把地上的纸屑捡起。这样反复几次,全班同学无形中就养成了一个讲究卫生,爱护班级荣誉的良好习惯。

以上,是我对“暗示教学法”理论的一些粗浅看法。暗示教学法要求师生之间建立一种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关系。这种师生关系不但能把握学生的情感,而且能使之与理智趋于一致,使学生通过有意识与无意识两种心理活动渠道去更多更快地接受知识。如果应用得当,一定能达到呆板的说教所无法达到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

上一篇:谈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尝试 下一篇:浅谈班级管理的几点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