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地区地膜玉米综合栽培技术

时间:2022-07-23 02:01:05

齐齐哈尔地区地膜玉米综合栽培技术

摘 要:齐齐哈尔地区是玉米主要产区之一,为了获取更高的玉米产量,通过地膜覆盖等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实现了本地区玉米高产、高效目标。

关键词: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1 地膜玉米增产机理

1.1 增产原因

1.1.1 选用适当晚熟品种

增产潜力大的品种玉米产量高低与其生育期长短呈正相关。大双覆玉米选用比当地主栽品种熟期晚10~15d或多1~2片叶的品种,为高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1.1.2 大垅覆膜增温保湿效果好

大双覆膜宽75~80cm,覆膜时两侧各压土10cm,中间受光面宽度为55~60cm,比小垅覆膜加宽25~30cm。因而耕层地温和含水量均有显著提高和增加,可以确保晚熟品种一次播种出齐苗和霜前正常成熟。

1.1.3 种植密度增加,单位面积的收获株数和穂数提高

每667m2可增加株数1000~1200株。紧凑型可达到1500~2000株。

1.1.4 实行高矮棵作物间作,可充分发挥边际效应的增产作用

可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和干物质积累,显著增加单位玉米的产量。一般可增产10%~15%。

2 地膜玉米栽培品种选择

2.1 品种选择

选用适于本地区栽培的晚熟品种;选用株型紧凑,叶片收敛高光效的品种;选用活杆成熟不早衰、抗逆性强的品种。我地区适于栽培品种为先育335、郑单958、泰育2等晚熟型品种,生育期125d左右。

2.2 地膜选择

主要选用无色膜和乳白半透明膜,透明度发亮的膜透光率高,地面接受的辐射热多,增温快而多。

玉米覆膜用的膜不宜过厚,膜过厚用量大,成本高;过薄,拉力小,易撕裂。适宜的厚度以不影响增温保水和降低成本的原则,一般以选用0.005~0.008mm的超薄膜为宜。

覆膜的宽度要适宜,既不要过宽,又不宜过窄。我地区大垅双行覆膜玉米垅距130cm,膜宽为110cm,小垅行间覆膜宽50cm。

2.3 选地、选茬与整地

玉米覆膜栽培,都是选用比当地主栽品种晚熟,植株高大根系发达、需肥需水较多的杂交种。因此,选地、选茬和精细整地是高产的基础。

为了充分发挥地膜覆盖的增产潜力,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机质比较丰富,保肥保水性能好,肥力中上等以上的平地或缓坡地栽培。

有条件的地方,一定选正茬、肥茬、软茬。一般以豆茬、麦茬和玉米茬较好,马铃薯、亚麻茬次之。不要选用甜菜、向日葵、高粱、谷子等茬口。

覆膜玉米根系多数分布在20cm左右的耕作层,对玉米生产影响较大,需要的基本要素主要是从这层土壤得到供应。整地就是为了给覆膜玉米创造一个比较适合的耕层结构,达到调节土壤中水、肥、气、热状况,实行用地养地相结合,促进根系生长,提高玉米产量。

2.4 施肥

每公顷施含有有机质8%以上的农肥30~45m3,结合整地撒施或条施做基肥。

每公顷施本地区配方肥500~540kg,结合整地撒施或条施做基肥。

每公顷追施尿素450kg。

3 适时播种

地温稳定通过5~6℃以上时,抢墒播种,我地区具体播期为:第2积温带4月20~25日,第3积温带4月25日~5月1日。

4 播法

4.1 先播种后覆膜

用机械1次深施肥的同时进行等距下种。豁沟深8~10cm,沟内滤足水,待水沉完后,按要求株距等距摆籽。并在中间施肥,做到种肥分离,覆土厚度3~4cm,切忌踩压。

地膜厚度0.008mm,大垄膜宽110cm,每667m2用量4~4.5kg,小垄膜宽50cm。在垄体两侧用小犁铧开沟、整型,然后将地膜拉紧、压实,地膜受光面宽度保持在50cm,膜上每隔1~1.5m压一堆湿土。

4.2 先覆膜后播种

播前5~7d,用机械在垄中间开沟深施肥,开沟深度12~15cm,然后滤足水、覆土。

5 播种

待适宜播期,在膜上按要求株行距扎眼,深度4~5cm,直径2cm,每口摆两粒种子,并根据密度和种粒大小确定播量,然后用湿土封好种孔。

6 播量

正常情况下每公顷播量为30~35kg,确保出苗率。

7 田间管理

7.1 前期管理

玉米第1片叶展开后剪孔放苗,每埯(穴)只留1株,放苗后用湿土封严放苗孔,在3叶期前及时间苗,如缺苗时应及时补栽预备苗。

凡是透光面达不到要求的要撤土,放苗时应适当撤掉膜上的部分压土,并及时把膜上积水引入垄沟。发现漏压和风扒,立即取湿土压实,压好。

覆膜后及时趟一犁。解除板结,增强透气。

7.2 适期揭膜

我地区主要采用人工揭膜,选晴天上午,表土已干燥且不粘膜时进行。玉米叶片封垅,地膜增温效果不大时揭膜,一般在6月末~7月初进行。

7.3 中期管理

及时掰掉丫子,保证主穗养分供应,但要避免损失主茎。

要及时追肥,玉米拔节前或7~9叶期进行,以人工追肥为主,追肥时距植株7~10cm处,深10~12cm。追肥后用土封严,坚决杜绝人工平撒追肥,提高肥效利用率。

7.4 虫害防治

7.4.1 粘虫

6月中下旬,平均100株玉米有150头粘虫时达到防治指标。可用菊酯类农药防治,每公顷用量300~450mL,加水450kg,也可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7.4.2 玉米螟

玉米喇叭口期,每公顷用BT乳剂2.25~3kg,制成颗粒剂撒施或加水450mL喷雾;或每公顷释放直眼蜂22.5~30万头,分2次释放或用高压汞灯杀灭成虫。

作者简介:徐铁生(1965-),男,高级农艺师,黑龙江省甘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方向:农技推广。

上一篇:水稻品种筛选试验 下一篇:浅谈农药购买与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