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高考化学试题命题的特点及启示

时间:2022-07-23 12:40:47

新课程改革下高考化学试题命题的特点及启示

摘要:自实施新课程标准以来,天津、山东、浙江、江苏、安徽等省市都开始推行新课程标准的高考。本文通过对不同省份和不同年份的高考化学试题的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归纳出一些特点,以期为化学教师的工作提供了一些启示和新的思路。

关键词:课程改革;化学;特点;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6-0127-02

一、新课程以来化学试卷的试题特点

1.注重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的创新。实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各个命题单位积极创新,全国出现了不同试卷结构以及考试方式。总体看来,主要有理科综合形式和单科考试形式。而从题型方面来看,化学试题题型主要有两种: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而非选择题。多数是填空式简答题。从对考生综合能力测试的角度来看,不定项选择题更能突出对考生化学能力的考查。这样一方面能够减小考生的猜测误差,从而达到较好的区分度,另一方面也对控制试卷的整体难度有着积极的影响。

2.重考察主干和新增知识,体现基础性和综合性,突出能力的考查。新的化学课程标准中包括两个必修的课程模块,这也充分体现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对基础性的重视。在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通常会根据课程标准设置有必考内容,这些内容覆盖有基本化学概念、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平衡、电解质溶液、电化学基础、物质结构基础等学科主干知识,内容丰富,但也不回避重要的知识点(离子共存、化学用语、热化学方程式等),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对于化学课程标准、化学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落实,并对顺利进行课程改革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在试卷内出现学科内综合题目是新课程下化学高考试题的另一个创新点。例如,在山东的化学高考试题中曾将化学平衡、离子方程式、溶度积以及弱电解质的电离等化学基础知识点综合成一道大题,可以很好地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

3.注重核心知识的考查。新课程改革下高考化学试题与以往相比,并没有降低对高中化学中核心知识的考查(如元素周期表、化学平衡、物质的量、电化学、离子反应、原子结构的主要性质等)。同时,化学高考试卷中的多数试题不只是对于单独的一个知识点进行考查,而是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甚至于多知识点、多层面地考查,这样一方面可以考查考生对于化学核心知识的掌握熟练程度,同时也能考查考生所学化学知识的宽度、广度和考生个人的思维敏捷性。例如,福建省某一年的化学考题就以食用油抗氧化剂为试题背景综合考查考生对与有机物的组成、结构特点、反应类型、同分异构现象、化学性质及其相互联系等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又如,海南省的化学高考试卷中出现过有关引导考生关注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尾气的治理等环境问题的试题。这些试题的出现很好地体现了化学科学对于整个社会发展的贡献,同时也突出了化学试题的教育功能,在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科技和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以及对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4.加强实验与探究能力考查。在基于新课程改革下的化学高考试题出现了一些要求考生进行合理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预期实验现象,最终得出结论的新型化学试题,这种类型的题目旨在全面考查考生的猜想与假设、实验方案设计、总结实验现象、反思与评价以及表达与交流等能力。除了必考部分的实验探究试题之外,在江苏省的化学高考试题中还设置有“实验化学”选考模块,加大了对考生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

二、对教学工作和考试指导的启示和建议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努力用好化学教材。化学课程标准是进行化学教材编写、考试命题和教学评价工作的基础,而化学教材又是化学课程标准中课程性质、理念和目标的最重要体现。作为新课程改革实验学校中的化学教师,就应该对化学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有着深刻的认识,理解新课程的目标要求和内容标准,从而准确把握高中化学教材中必修和选修模块教学要求的迥异,从而充分发挥化学教材中各部分内容在具体教学中的作用,以达到科学规划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法的目的。

2.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化学学习能力。从新课程改革下高考化学试题命题中可以看到,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试题的出现有增大的趋势。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求教师能够利用生产、生活和最新科技中的具体例子,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这样一来可以极大地激发其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有能力目标意识,根据新课程的要求,使化学教学过程成为一个能力和知识同时提升的过程。要积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思考问题,并发散思维,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师还可以广泛提出具有真实情境的综合性、开放性的化学问题,使学生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掌握和应用化学知识。

3.注重强化实验与实践活动。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化学试题中明显加大了对考生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于化学课程中的实验与实践活动给予特别的重视。具体而言,可以给学生多提供进行自主探究化学问题的机会,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实验与实践活动、勤于动手,教师还需及时思考分析教学效果,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和同学之间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化学试题命题中,全国不同命题省市结合各自的高考改革方案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新的考试说明,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创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对化学教学的要求,进一步深入推进了课程改革的实施。这也要求化学教师要紧紧跟踪化学命题的趋势,分析规律,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从而引导考生积极备战新课程改革下的高考化学考试。

参考文献:

[1]郑若玲.论高考的教育功能[J].教育导刊,2005,(1).

[2]陆震.中外学校教育考试制度探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341.

[3]郑若玲.高考的社会功能[J].现代大学教育,2007,(3).

[4]周春荔.考试研究刍议[J].中学教与学,1993,(2).

上一篇:在美术课中巧用多媒体实施分层教学 下一篇:巧记语法 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