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戏的主题拓展需要新突破

时间:2022-07-22 10:08:30

年代戏的主题拓展需要新突破

荧屏上一般的年代戏大都以主人公跨越时代的生活变迁为着力点,以人生际遇的改变和婚恋生活的起伏为吸引观众的看点。刚刚播完的电视剧《我的父亲母亲》也不例外。

这部戏一开场就把观众带进一个令人纠结的氛围里:出身不好的知青陈志眼看着回城无望,就在此时上边下来了上大学的指标,本来这样的指标也不会落到陈志头上,可这时大队支书的女儿翠花向陈志表白说喜欢他。翠花本已订了亲,但她声言非陈志不嫁。支书知道城市知青陈志心里并没有翠花,但碍于女儿的态度只好退了亲,并托媒人找到陈志,委婉地说只要陈志能娶了翠花,上大学的指标就给他。一开始陈志坚决反对,后来实在抵不住上大学的诱惑,就同意了。城市知青陈志娶了自己并不喜欢的农村姑娘翠花,便为接下来长期动荡的婚姻生活埋下了不安定的种子。

接下来的变故更是把陈志推到了命运的死角:他父亲听说他上了大学一高兴脑中风了,为了让陈志安心上大学,翠花来到城里承担起照顾陈志父亲的重担,陈志的父亲最终还是不治,母亲教导陈志说翠花是陈家的大恩人,要求陈志一定对翠花好。于是,在大学里已经和美女同学叶秀萝暗生情愫的陈志内心里背负上一个沉重的道德负担。再往后的故事不用笔者说,大家也能猜出七八分。城乡差距、文化素养的差距、价值观的不同让陈志与翠花的日子过得磕磕绊绊,再加上叶秀萝的因素、陈志个人仕途发展的因素等等,使得这场婚姻慢慢枯萎下去,两人最终以离婚了事。

单就这部戏的题材来说并没有什么新奇的地方,过去也有不少类似写城市知青与农村女性结婚,后来闹出种种矛盾和是非的影视作品。大多也是年代戏。而这部电视剧在主题方面的拓展在于,以故事情节突破大团圆的结局,亮出基于故事和人物命运的生活价值观。虽然最早有陈志承诺要对翠花好,中间又有翠花照顾陈志父亲让陈志背负道德负担,后来还有翠花在方方面面对陈志的爱与维护,但最后陈志还是选择了离婚。这样的故事结局突破了过去年代戏在涉及婚恋方面都是大团圆的传统模式。同时,编剧也冒着让主人公陈志背负忘思负艾骂名的危险,来宣誓“幸福的婚姻一定不是背着道德十字架的委曲求全”这一价值观。不能不说,这个价值观相当大胆,但从人物命运的走向和故事的铺衍来看,这个价值观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着扎实的生活基础的。

当然,如果说还有不足的话,就是编导对叶秀萝这个人物的安排有些落入窠臼。按照剧中的情节来看,虽然陈志和叶秀萝之间除了互相爱慕并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但是让陈志最终离开翠花的最关键因素还是叶秀萝,因为有叶的存在,陈志总是觉得自己的婚姻不圆满。这样因为主人公上大学遇到真心喜欢的女同学而冷落自己婚内妻子的情节似曾相识,这样的情节设置也减弱了这部年代戏本该有的悲彩。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因为无爱而难以持久的婚姻,并非是因为第三者的出现,有不少夫妻人到中年离异不是因为第三者的出现而是因为性格不合、家庭暴力、文化差异等等很多复杂的原因。

在年代戏的主题拓展方面,《我的父亲母亲》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有力度更大的新突破,观众们期待着对现实生活有更多拓展、在人性复杂方面有更深挖掘的年代戏出现在荧屏上。但愿这一天不会太远。

上一篇:王倩纠正观众三大错误 下一篇:春妮走上央视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