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秋色撩人时

时间:2022-07-22 10:04:13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更是如此。通透的空气和五彩斑斓的色彩使人心旷神怡,无论是路边灿烂的秋叶,还是郊外绚丽的山野,都成为大家镜头争相追逐的目标。而面对如此令人兴奋的美色,怎样才能用好我们手中的数码相机,将醉人的美景留驻在照片上,而且还能拍出令人赏心悦目的效果呢?现在,就让我们带上数码相机出发,一同去享受和探究秋季摄影的无限魅力吧!

了解秋天的色彩

秋天最吸引人的就是五彩斑斓的色彩,无论是作为拍摄主体还是作为搭配映衬,绚丽的秋叶无疑都是最佳的摄影元素。它们用美丽的色彩为你布景,红橙黄绿各种层次的色彩互相交杂,百搭不厌的组合令人欲罢不能。你可以在树梢尽情追逐游离于秋叶间的迷人光线,也可以将镜头对准厚厚的落叶,捕捉秋风中的浪漫情愫。

拍摄秋叶,如果对相关的植物有一定的了解,必然有利于我们掌握最佳的拍摄时机。红叶是秋天的“代表作”,通常我们提起秋天的红叶都会想到枫叶。而事实上,秋叶也并不只是枫叶的红色这么单调,在不同的地理区域,会有不同品种的红叶,红的色调也不竟然相同,而且还有很多会呈现金黄、橙黄、黄绿等不同的色彩。即使同一品种的植物,它的色彩也是逐渐变化的,甚至随着气候变化每天都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因此,要拍摄好秋天的景色,最好事先了解拍摄地植物的分布和生长特性,多积累相关经验,把握最佳的拍摄时机。

除了枫树外,通常引起影友们关注的还有槭、乌桕、黄栌、火炬树、银杏、胡杨等树木。这些树木的叶子随着秋季气温的变化,都会有各自精彩的表演,远看有不同的色彩,近看又形态各异,再加上与周围环境的搭配,与不同光线的呼应,实在是谋杀存储卡的超级杀手!

好照片靠“走”

秋色醉人,但在拍摄的对象和拍摄角度的选择上,应该避免走入模式化的套路。一味往遥远险恶的地方跑,忽略身边值得发掘的题材,这种行为并不值当。而到了拍摄地,在“理想”的拍摄点支起三脚架就只等“最好”的光线,这同样失去了更多创作的机会。如果没有主动的发现,作品就很难脱离从众的套路。有句摄影的老话是这样说的:好照片不是拍出来的,而是走出来的。因此,多位置、多角度的观察,也许就能帮助我们拍摄出与众不同的秋色来。

常见四大秋叶

1、黄栌

著名的香山红叶,主要就是黄栌。它是落叶灌木,叶片呈卵形或倒卵形,木质中含有大量黄色素,顾得此名。相传古代皇帝的龙袍,就是用这种树提炼的色素染成。

2、槭树

这是人们心目中最经典的红叶,很多朋友经常说的“枫叶”就是它。槭树科常见的品种有三角枫、五角枫、七角枫等。“枫叶”造型生动,色彩丰富,独具魅力。

3、火炬树

这种一人左右高的植物在北京郊区公路两侧有大量种植,一入秋就如火如荼。它属于漆树科,奇数羽状叶互生。果穗鲜红色,紧密聚生成火炬状。

4、银杏

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物种之一。银杏树高大挺拔,叶似扇形。秋阳下,片片银杏叶眩目金黄,满地也是灿烂的落叶,吸引着人们前去留影。

选择合适的“武器”

虽然现在微单、单电已经大行其道,连卡片机也有了不俗的性能。但数码单反相机仍然具有更出色的画质、专业的控制能力,以及搭配不同镜头使用的灵活性,对于想在摄影路上走得“远”一些的朋友而言依然是必备的器材。同时,选择便携式数码相机也并非就意味着只能拍着“玩玩”。携带方便的小机器同样不容小看,其中一些机型的实际综合性能已经相当出色。这些机器由于携带和操作简便,往往也能帮助我们拍出不少精彩的照片。

而无论选择单反还是卡片机,像素并不是第一考虑要点。画质、宽容度、噪点控制能力、色彩表现等指标更能影响到一幅作品的成败。当然,起决定性因素的依然是相机后面的那一颗脑袋!

在镜头的选择方面,出于灵活的拍摄需求,最好能够同时配备广角、长焦和微距镜头。这样既可以表现秋天壮丽的景观,又可以拍摄精彩的特写和富有情趣的小品。此外,我们还可以为镜头配上偏振镜、半灰镜等滤镜,用于消除杂光和克服高反差等拍摄环境的影响。

提炼出“自己的照片”

满眼斑斓的秋色吸引着每一个摄影人,但如果只是激动的对着秋叶一通狂拍,也许回去放出来只是一些大同小异的照片,甚至只是颜色的杂乱堆砌。因此,在面对激动人心的风光时,我们的拍摄还是应该在“有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用镜头对眼前的风景进行提炼,糅合自己的审美,这样才有创作成功的可能。

秋色美不胜收,但是对于呈现在眼前的景色,我们要经过观察和思考,对自己拍摄的目的心中有数。是什么促使我们拍摄这张照片一定要明确,比如色彩之间的对比,互补、和谐、重复、节奏等形式关系。只有把这种关系明确了,我们在构图和曝光控制的时候才能去尽量将它提炼出来并且通过摄影语言加以强调,通过照片来表现这种关系,进而让这张照片有可能被称为作品。

锁定“上镜”的地方

拍摄秋天的美景,有很多经典的地方,比如四川的九寨沟、新疆的喀纳斯、内蒙的额济纳……如果有机会去当然不错,但却并非每个人都有这么逍遥。其实,我们不妨复习一下罗丹的那句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克服审美疲劳,用我们的镜头在身边寻觅,一定就有值得拍摄的地方。

在不同的时刻,观察从家到单位的路上,或者附近的庭院,也许一棵不曾关注的古树、一片未曾留意的草地就是出作品的地方。看看那些被昨夜秋风拂下的满地落叶,那枯枝上被阳光照得透亮的几片黄叶,那些色彩的组合,那些光影的舞蹈,那些富有韵律的节奏,难道不是值得我们摁下快门的理由吗?

身在北京,触手可及的秋色十分丰富。长城、故宫这些大题材的秋意固然令人向往,街道边灿烂的银杏、公路旁燃烧的火炬树、胡同里满地秋叶的大杨树、公园里斑斓的色彩都使这些地方成为了我们的“创作基地”。如果去郊外,那披着绚烂色彩的山坡,挂着累累果实的果林,可以拍摄的对象同样多得让我们欣喜。

搬开拍出好照片的障碍

要想多出好照片,就不要为自己设置“障碍”!

上一篇:《神雕侠侣》日常任务统筹攻略 下一篇: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