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集群效应的区域旅游竞争力分析

时间:2022-07-22 09:34:19

基于产业集群效应的区域旅游竞争力分析

内容摘要:文章以甘肃省旅游产业发展情况为例,对产业集聚效应与区域旅游竞争力进行研究。首先对甘肃省旅游产业影响程度进行评定,其次选取2002-2010年的数据测算区位商值,结合旅游产业集聚增长指数对甘肃省14个城市的产业集聚区按竞争力强弱进行划分,并给出合理解释。

关键词:旅游产业集聚 区域竞争力 影响程度 区位商

问题的提出

随着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益成熟,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新的增长点和优势产业。由于旅游产业与其周围大批相关产业或行业在空间上集聚,逐步演变成辐射广阔的旅游产业集群。深入研究区域旅游产业集聚效应,进而带动旅游产业链上的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的发展,最终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产业集聚作为特殊的区域组织形式,对一个地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逐渐成为提高区域竞争力和促进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发展模式。近年来,产业集聚理论正逐渐被运用到旅游产业及区域发展的研究领域和实践中。张河清等(2010)针对广东21个城市的旅游发展状况,对区域旅游产业集聚竞争态势进行了比较分析;陈绍友(2006)研究了空间格局和不同地域旅游行业的聚集情况,提出了推动重庆旅游产业集聚的策略;冯卫红(2010)通过对旅游产业集聚的判定识别,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的方法,认为山西平遥古城初步形成了旅游产业集聚。

本文较为全面地对甘肃旅游产业集群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了旅游产业与其相关产业的关联程度、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态势,即对甘肃省14个地市的旅游产业集聚效应和地区旅游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基于产业集群角度对甘肃旅游产业优化发展路径进行探讨。

甘肃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旅游业正处于蓬勃向上的成长期,2004年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和国内旅游三大市场都出现了较强的增长态势。旅游业发展的良好预期,为甘肃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近年来甘肃旅游产业呈快速增长趋势,从2000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截止到2011年全省接待游客58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三分之一以上;旅游业总收入达到333亿元,同比增长40%,旅游业总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超过6%,显然,旅游产业在甘肃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由于当前甘肃旅游业属于低技术、低效益以及资源依赖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致使旅游产业的发展结构存在诸多弊端,例如: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具有明显的资源依赖性特征;旅游产业与其关联产业的带动力弱小,与其他产业的联动缺少有机性;旅游产业集群融合所产生的新型发展模式尚未成熟,旅游产品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等。因此甘肃旅游业发展还处于产业转型和战略提升的特殊时期,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结构优化调整的重大压力。

基于产业集群效应的区域旅游竞争力分析

本文以甘肃省14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资料来源于《甘肃省旅游业发展规划2006-2020》,数据评估所用的区位商值均由《甘肃统计年鉴》和《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2-2010年的数据计算得出。

由于较强的产业和空间关联性,通常旅游产业呈现明显的集聚分布特征。旅游产业集聚是指在特定地域空间内以核心的旅游吸引物为基础,围绕着旅游活动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发展起来的旅游企业及与旅游相关联的企业和机构,通过相互竞争和协作形成的具有创新能力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旅游产业集聚的测度方法为产业集聚和产业关联,甘肃部分地区尤其是丝绸之路沿线的旅游业具有显著的空间集中分布和分散结合的集聚现象。本文从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和产业关联程度两方面对甘肃各地区旅游产业集聚的发展状况及区域旅游竞争态势进行分析。

(一)甘肃旅游产业与经济各部门关联度分析

旅游产业与经济系统各部门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各行业与旅游活动的关联程度,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受旅游直接和间接影响的行业大致分为19个行业。因此,甘肃省旅游产业与经济各部门的关联程度大小,可以通过旅游经济价值型投入产出表中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进行衡量(王兆峰、杨琴,2009)。

影响力系数是指当国民经济某部门增加一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其他各部门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当影响力系数大于1时表明该部门对其他部门的影响程度超出了社会平均水平。感应度系数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单位最终使用时,某部门因此产生的需求感应程度,即受其他部门的影响程度。当感应度系数大于1时表明该部门提供的需求对其他部门有较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测算得出甘肃19个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从表1分析得出,甘肃省旅游业的感应度系数为1.21>1,表明旅游产业和其他部门的前向关联程度较高,旅游产业对其他产业有较大的贡献,旅游产业对该地经济发展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甘肃省旅游业的影响力系数为1.01>1,表明甘肃省旅游产业的后向关联程度较高,即旅游业对其直接和间接产业有较强的依赖性。由此可知,在甘肃旅游业是一个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均较高的产业,甘肃具备形成旅游产业集聚态势的前提条件。

(二)甘肃旅游产业集聚水平分析

区位商在衡量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状况,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区位商是分析产业效率与效益的定量工具,是一种较为普遍的集群识别方法,是用来衡量某一产业的某个方面在特定区域的相对集中程度。通过计算区域旅游产业区位商,能够分析出旅游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区位商值越大,集聚程度越高,产业优势越明显。根据集聚条件,要素集聚程度和集聚效果三个方面,本文构建区位商综合指标体系(见表2)。

根据区位商综合指标体系可以得出旅游产业集聚条件,旅游企业和关联机构,旅游产业集聚效果在评定旅游产业集聚中均占有很大比例的地位。通常区位商指数可以表示为,因此本文引出旅游区位商综合评价指数为:

以本文研究方向为例:K表示区位商综合评价指数, eab指第b个区域内旅游产业a的某项指标数, Ea指整个国家旅游业a的某项指标数,m表示综合指标体系中的3个细类,m=1,2,3。

表3计算结果显示,甘肃各市旅游产业集聚呈现不规则波动现象,其中甘南藏族自治州、嘉峪关、天水、武威、酒泉2006年的K值较往年上升幅度明显,之后开始有一定程度的回落,但是不影响其产业集聚能力。其余各市在2002-2010年期间K的变化并没有一定的规律性,由此可以看出,甘肃各市旅游产业的空间集聚及集聚区域分布均为动态变化和调整过程中。

(三)甘肃旅游产业集群竞争态势分析

旅游产业集群可以通过产品差异化、市场规模、区域进入壁垒等条件取得一定的垄断优势,继而实行专业市场建设和行业标准,提升集群的议价水平。旅游企业或组织通过集群内部的群体协同效应和合作竞争效应,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旅游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特殊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产生的的旅游竞争效应是其他产业组织形式不能比拟的。本文构造了旅游产业集群区位商增长指数P,以此测量甘肃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计算公式为:

其中Kij代表第i个区域第j年的旅游产业集聚值;Kio代表基期第i个区域的旅游产业集聚值。增长指数P可以反映出两个时期产业集聚程度的变动趋势。当P为正值,表示该区域旅游产业的集聚程度正在加大,产业竞争优势不断增加;当P为负值,则效果相反。本文以2002年14个城市的区位商值作为基期集聚值,依据2010年14个城市的数据依次计算,得出旅游产业集聚区位商增长指数,从而进行竞争情况比较分析。结合区位商综合指标计算甘肃14个城市的P值分别为:-17.50,63.80,25,14.75,-27.70,19.05,31.77,181.81,109.02,-16.67,66.67,-33.33,-83.94,87.63。

根据上述旅游产业集聚情况,将区位商综合指数K设定为横坐标,将增长指数P设定为纵坐标,构建旅游甘肃省旅游产业集聚竞争示意图(见图1),能够较为清楚地体现甘肃各市旅游产业集聚的竞争状况。

从图1可以看出甘肃省旅游产业集聚竞争态势呈现地区不平衡状况,具有较为明显的空间差异特征,根据区位商值和增长指数的变化,可以将甘肃省旅游产业分为优势区域、实力区域、潜力区域、劣势区域四类。具体表述如下:

优势区域(K>1,P>0):包括嘉峪关、酒泉和甘南三个城市。其中嘉峪关的区位商值为8.73,酒泉的区位商值为8.34,甘南的区位商值为24.53,三者远高于临界值1,由此可以看出,三个城市的旅游产业集聚程度均高于甘肃省的平均水平。同时P值的不断增加表明三个城市的旅游产业集聚增长速度较快,相对于其他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优势比较显著。

潜力区域(K0):包括金昌、白银、武威、张掖和平凉五个城市。这些区域的区位商值相对较小,均小于1,表明城市的旅游集聚程度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但绩效增长指数为正值表明这些城市的产业集聚竞争优势在日益显现。

实力区域(K>1,P

劣势区域(K

甘肃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优化路径

(一)优化旅游产业布局,加强区域间旅游产业集群协作

各种旅游要素在特定区域进行有效的集中和大量的集聚从而产生旅游产业集聚。在集聚过程中逐渐形成产业间的关联互动关系,使集聚产业演变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继而为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起到强大的助推作用。因此,应加强旅游产业集群政策的制定、实施和引导,加快实现集群区域协作与产业协作(刘佳等,2012)。甘肃在旅游产业开发过程中,通过区域间的分工和协作,逐渐进入旅游产业集聚的快速发展阶段。

首先,以兰州、天水、嘉峪关为增长极,形成以“丝绸之路”为主线的历史文化旅游产业集群。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旅游产业集聚效应较强的地区兰州、天水、嘉峪关和酒泉四大城市是甘肃省主要的旅游资源集中区,金昌、武威、张掖等城市的旅游集聚增长指数的上升,可以看出近年来这些区域发展旅游的潜力在不断增强。上述城市共同构成了古丝绸之路精品旅游路线的主要部分。以丝绸之路沿线甘肃段八个城市为核心的旅游区域相对于其他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的种类繁多,人口集中度高,城市化进程速度快,客流量大,客源充足,同时依托丝绸之路深远的历史影响,推动了沿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以此为核心脉络逐步集聚,在空间上产生了甘肃省旅游产业的黄金集聚地,逐渐形成区域旅游产业集群,属于甘肃省旅游产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区域,同时也成为甘肃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扶持地区。

其次,以甘南、白银、平凉作为增长极,打造宗教、民族和生态旅游为旗帜的南北两翼旅游产业集群。甘南藏族自治州2002-2010年的旅游产业发展均位于甘肃省前列,在发展中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一方面借助藏传佛教圣地的历史背景以及特殊的自然风光,每年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慕名前往,该地区的旅游外汇收入在第三产业产值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其次,该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为甘肃南部,与青海省接壤,便利的交通环境,为打造青海甘南藏区旅游集聚区创造了条件,从而可以产生“青海甘南”同城效应,实现区域间的合作共赢局面,促进旅游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优化转变旅游开发模式,加快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融合

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和产业要素的过程即为旅游产业融合。旅游产业融合具有功能置换和产业创新,形态分化与协同整合,比较优势与最佳组合,区位联动与合作竞争等优势(赵黎明,2011)。通过分析可知,庆阳、定西、陇南和临夏的旅游产业发展滞后于甘肃其他城市,竞争力相对较弱。一方面庆阳市属于典型的以能源开采为依托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定西市侧重于发展农副产业,同时旅游资源的的匮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不利于旅游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陇南地处甘肃与四川交界的边缘区域,旅游市场狭小偏远,区位条件比较差,旅游交通条件欠发达,怎样实现与四川省际间的旅游合作开发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甘肃应根据这些城市自身空间功能的叠加优势,将工业、农业等特殊的资源有机结合,加大以工业为载体的高新技术展览、工业文化体验和以农业为基础的农产品博览会、民俗节庆等综合性的旅游产品深度开发力度,构建产品互补、优势突出的区域旅游开发体系。

(三)优化旅游人才结构,提高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依靠独特的旅游产业竞争优势推动旅游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旅游产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有产业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环境、产业规模效应等。人才是产业技术创新的的关键因素。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既是一个旅游产业要素集聚的过程,也是一个旅游人才集聚的过程,旅游专业人才集聚对于提升旅游产业集群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作用(刘佳等,2012)。随着竞争优势的加强,旅游业逐步吸引着更多专业化人才的进入。因此,甘肃应通过人才政策的引进,打造高端的旅游人才集聚平台,营造优良的人才集聚氛围,与相关院校进行合作,建立以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体系;提高旅游从业队伍的专业素质,包括旅游资源开发和中高级导游人才,旅游纪念品设计专业人员,旅游研究人员,旅游信息化人员,高级经营管理者等,这些人才规模的扩大,将会逐步提升甘肃各地市旅游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构建人性化、规范化的用人机制以及宽松的人才流动体制,将会加快优化本地区旅游专业人才的结构。

甘肃具备形成旅游产业集聚的条件和优势,这些优势和条件的充分发挥和应用,同时需要当地政府发展政策的引领和指导。运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产业运营模式,通过政府主导和规制,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因地制宜地对区域旅游发展的条件进行评估和改善,协调内部关联产业,提供结构合理完善的旅游服务和产品;同时结合市场作用机制,逐渐形成产业集聚规模,提高本地区的旅游产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2

2.王巧英.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计算方法新探[J].统计教育,2010(10)

3.陈绍友.重庆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6(5)

4.陈建军,黄洁,陈国亮.产业集聚间分工和地区竞争优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9(3)

5.汪秋明.环保产业集聚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8)

6.常亚南.区域特色产业集聚绩效及竞争态势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2(2)

7.张河清,王蕾蕾,田晓辉.区域旅游产业集聚绩效及竞争态势比较研究[J].经济地理,2010(12)

8.冯卫红.旅游产业集群的判定和识别[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0(3)

9.王兆峰,杨琴.旅游产业集群与经济发展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9(6)

10.刘佳,赵金金,张广海.我国滨海旅游产业结构及集群效应定量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2)

11.赵黎明.经济学视角下的旅游产业融合[J].旅游学刊,2011(5)

上一篇:金色印象(下) 下一篇:文艺青年与“二逼”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