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综厚学 精益求精

时间:2022-07-22 04:35:14

人类进入了21世纪,便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现代科学、技术、文化高速发展,学科领域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越来越频繁。于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提升到复合型、立体化,正如有的专家强调的“没有综合化,就不会产生伟大的文化和伟大的人物”那样,大综合、大教育已成为当今人才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积极探索、完善体系 推进教育创新,积极探索实效性教学

德国音乐家舒曼曾说:“有教养的音乐能从拉菲尔的圣母像得到不少启发。同样美术家可以从莫扎特的交响乐获益匪浅……”可见音乐与美术具有相通性。另外在古代诗词与音乐结合,传承、传播着富有民族特点的世界性的文明。

由于我校是师范类院校,培养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成为我们的一个重要任务,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文化、教育有差别,于是用人单位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各种条件各种层次的用人要求也不一样,为了适用不同的经济环境及要求,我们对师范音乐类学生的培养也采取了不同层面、不同专业的培养模式。社会的需求才是我们培养模式的方向。因此,我们把教师技能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切实抓好普通话、三笔字、大学英语、计算机、教育实习、教育见习等教育环节的考核工作。同时,在主辅课程的影响下开展了一系列研讨、实践等活动。每月举办一次研讨会,由教师,学生共同组织、开展一周一个新话题,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这次探索中,成绩是明显的:首先,从我系毕业的学生受到了农村中小学的欢迎。其次,拓宽了学生们的就业口径。主辅修课程改革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并得到了社会的赞誉。因此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加快步伐,培养造就复合型人才

在这次改革过程中,有不少学生在声乐、键盘、舞蹈、器乐等方面有很大的提高。据调查,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在辅修的课程上有了突出的成就,这更坚定了我们改革的信心。

德国教育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曾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传授给青年人的教育内容包括:让他们接受古代文化和传统的熏陶,掌握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民主社会的道德情操,可见教育应是全方面的而非单一的。任何一种教育的缺失,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才能培养。

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个人的兴趣与爱好,开设相应的课程,采取多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其形式采用“流动班级制”,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们“一专多能”、“一主一辅”的培养模式。此次改革的主要特点是覆盖面广、自由度大、灵活性高。在这次大规模的深入改革中,我们又积累了很多经验,诸如:扭转过去的单一性、单纯性、片面性、主观性。在强调专业课的同时,加强师范生的技能教育、能力教育、及独创能力、综合能力。注重实践性、可能性,注重内容的深刻性,考虑形式的多样性,同时尽力做到内容与形式相结合,形式为内容服务,避免其流于形式、流于一般。大胆改革创新,及时的积累经验,在摸索中前行。

当然,在教学改革中,我们也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难,例如学生与家长的不理解、社会与教师的不理解、课时的增加,工作量的增加,经费、设备等方面的阻力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的改革带来许多困难,我们会适时调整改革步伐,在原有的基础上精益求精,使课程设计更加科学、学科建设更加完备、专业更具有吸引力。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所追求的是形式和内容上的多样性。

正如戈达尔所说:“形式不过是内容的外表,内容是形式的内在,正如同人的内在与外在一样,他们是不可分的。”针对此,我们将在今后改革的实践中努力做到不流于形式,使其日趋完善、日趋成熟。

上一篇:整合课程 培养合格师资 下一篇: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情感体验与表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