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家族之三大“最”

时间:2022-07-22 01:47:45

青霉素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菌药物,自它诞生起,便掀起了医学界寻找抗菌药物的热潮,它将人类带进了一个研发新药的崭新时代,开创了用抗菌药物治疗疾病的新纪元。

说到青霉素家族,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很熟悉。那时人生病了,医生最常用的“杀手锏”就是打一针青霉素,病就好了。然而,由于青霉素自身特点的限制,以及众多更高级别抗菌药物的涌现,使得青霉素的使用日益减少。青霉素会不会像同时代的土霉素、四环素、氯霉素那样被逐渐淘汰,淡出市场呢?

事实上,虽然新抗菌药物的不断涌现给青霉素带来了严重冲击,但青霉素在治疗某些感染性疾病方面仍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钩端螺旋体病、猩红热等,青霉素的效果还是相当好的。可以说,青霉素家族目前仍无法被其他抗菌药物所替代。

青霉素是个大家族,根据其结构衍变,可将其分为三代:第一代青霉素指天然青霉素,如青霉素G(苄青霉素);第二代青霉素是半合成青霉素,如甲氧苯青霉素、羧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第三代青霉素是母核结构带有与青霉素相同的β内酰胺环,但不具有四氢噻唑环,如硫霉素、奴卡霉素。目前,青霉素家族中有3种被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推荐使用。

价格最实惠――青霉素G

特点:抗菌作用强、毒性低,价格低廉

青霉素G为天然青霉素,属于“窄谱“青霉素。青霉素G提取自青霉菌发酵液。用于临床的青霉素为不同的盐类,如钠盐、钾盐等,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球菌和某些革兰阴性杆菌,如嗜血杆菌属。青霉素是抗生素中副作用最小的,因为其作用机制在于破坏细胞壁形成过程和结构,而人体细胞没有细胞壁,故青霉素对人体基本没有药理毒性,但大剂量青霉素可能有神经系统毒性。

温馨提示:过敏反应是青霉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由青霉素降解产物所形成聚合物引起,其中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我国规定,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前须做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反应者禁用。值得注意的是,皮试阴性者也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因此,注射青霉素后,病人需观察20分钟,方可离开。由于青霉素类药物的过敏问题,必须做皮试试验,加之其价格低廉、利润空间小,使其受到一定程度的“冷落”。

应用最广泛――阿莫西林

特点:抗菌谱广,可口服给药

阿莫西林为青霉素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使细菌膨胀、裂解而发挥杀菌作用。阿莫西林耐酸,可以口服,主要用于治疗伤寒、副伤寒,以及尿路和呼吸道感染。注射用阿莫西林钠适用于敏感菌所致各种感染中病情较重或不能口服的给药病人。

温馨提示:阿莫西林口服制剂仅适用于轻中度感染。由于其在胃肠道的吸收不受食物的影响,故空腹或餐后服药均可,也可以与牛奶等食物同服。阿莫西林口服、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时均须作皮试,皮试阳性反应者不能使用本药。为了防止严重过敏反应发生,使用阿莫西林的病人应主动告诉医生自己的用药史,如是否用过青霉素类药物,用药后有无胸闷、瘙痒、面部发麻、发热,本人或家人有无变态反应性疾病等。注射用阿莫西林钠有潜在肾损害风险,长时间用药过程中需加强肾功能监测。

药效最迅速――氨苄西林

特点:分解速度快、药效迅速,但皮肤过敏反应发生率是青霉素类药物中最高的,尤其在酸性环境中和血药浓度高的情况下,更易发生过敏性药疹。

温馨提示:氨苄西林过敏反应多为迟发性,可在连续用药数天后出现药疹,甚至过敏性休克。氨苄西林宜短期使用,切忌长期大量用药。痛风、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乳酸酸中毒病人应尽量少用或不用氨苄西林。

青霉素仍是抗菌药物市场的基石,半合成青霉素以及一些复方制剂是青霉素的一种延续方式,也是青霉素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在细菌与青霉素的对抗中,必然会有一部分细菌产生适应性耐药,且临床对青霉素的不合理使用,比如用药指征控制不严格等,也使青霉素的耐药率增加。大家一定要合理使用青霉素,让青霉素家族更好地造福子孙后代。

青霉素的发现是人类药物历史上的里程牌

早在2500多年前,中国人就意识到“霉”能帮助伤口愈合。“青霉素”出现之前,1875年英国学者约翰・泰达尔曾发现青霉菌能控制其他细菌的生长。在他之后,也陆续有科学家发现过类似现象。直到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的偶然发现及大量实验求证,才使得这种抗菌物质逐渐清晰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青霉素的发现

有一次,弗莱明外出休假两星期,一只未经刷洗的培养皿中长出一团青色的霉菌。弗莱明发现,只有离霉菌较远的地方才有葡萄球菌生长,而被霉菌覆盖区域及其周围的葡萄球菌都被杀死了。弗莱明随即开始求证,经过大量实验,他确信,这一霉团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质,可对包括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球菌等多种细菌具有杀伤力。由于这种未知物质产生于青霉菌,弗莱明将它命名为“青霉素”。

青霉素的提取

虽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但在提纯青霉素方面遇到了困难。沉寂整整十年后,1939年,英国牛津大学病理学家弗洛里看到了弗莱明的心血之作,并与钱恩、希特利等科学家组成一个研究团队,研究将青霉素大批量提纯并生产的方法。由于“二战”伤员对青霉素的需求觯弗洛里得到美国政府的支持,使青霉素的发展进入“快车道”。由数百位生化学家和数千位工程师组成的研究团队找到了一种“产黄青霉素”霉,它的提取物的量超过原来的200倍。1943年,青霉素完成了商业化生产并正式进入临床应用。1945年,弗莱明、弗洛里和钱恩因“发现青霉素及其临床效用”共同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上一篇:碎片化的影视表达 下一篇:“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