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课堂教学论文

时间:2022-07-22 01:32:50

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课堂教学论文

1、影响语言表达的效果

在教师的语言体系中,要具备多样化的语言风格,例如在表述的时候能用规范、标准的语言,具有严密的逻辑力量,交流思想通俗顺畅、传递信息条理清楚、择词用句及语段组合准确精当,叙事状物鲜明生动、说理抒情适度得体。在描述的时候,能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抽象的化为具体,使枯燥的变得风趣,出口成章,开口即秀,把深奥的讲得浅显,将生动形象的事和抽象的理论例子相联系,唤起学生的愉悦、神怡的审美情趣。在交流的过程中,能语文教师能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使知识变得浅显易懂,更可以使人的精神放松,使课堂气氛和谐,增强师生间的亲密,教师的语言也要有丰富的形式,力图以理服人时,要能以准确、周密的语言,娓娓道来,涤荡心灵;要以情感人时,能以优美的语言,饱含激情,动人心弦;在调节气氛、吸引注意时,能以幽默、机智的语言,妙趣横生,感染学生,教师的语言须以丰富的知识为坚强的后盾,教师的谈吐能给人启迪、给人教育、给人力量、给人愉悦之感,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语文教师的语言魅力。总的来说,教师语言是是语文老师思想气质、才学、视野和灵感的结晶,既能体现语文老师的基本功和高雅的人文修养,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教学品质和教学态度,体现了语文教师对自身职业的深刻领悟和高度重视。同时也能有效的引导学生从“知之”走向“好之”,从“好之”走向“乐之”。

2、影响课堂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在课堂上,一节课40分钟的时间,不仅包含教师传递知识,还有学生的训练、反馈、和操作,教师语言必需达到简明、准确、流畅和高效,语言形式丰富、词汇量适中、语言表达富于感染力,例如在新课标中,强调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但是有的教师在课堂提问的时候,喜欢平频繁的使用“为什么”“怎么”之类提问,过多地使用“对不对”“是不是”做选择,难易程度控制不好,判断失去思考余地,问题数量过于频繁、影响学生的思考时间,反而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知识领悟,从学生本身的注意力特点来说,简洁的语言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教师的语言中纷繁的修饰语,冗长的句式,反而冲淡了句子中的重点和关键意思,课堂的效率自然就不高了。

从语文认知语情感相结合的教学目标来看,语文教学的表现功能十分重要,绝大部分文学作品的教学内容,其高深的立意、丰富的思想感情、精巧的构思、典型的写作特色,都是通过语言作为桥梁来传递和表现的,抓住了每一篇文学作品的内涵来教学,课堂才会显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反之则会枯燥乏味,空洞无物。语文教学就要分在教学中充运用语言的表现功能,通过渲染环境,使让学生身临其境,自然地进入课文所烘托的氛围,体会文中的意境和内涵才能最近距离的实现作者和读者的沟通。

3、影响课堂知识的传递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教师的语言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接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激发学生爱学语文的基本手段。课堂教学语言是否清晰、准确、简练、生动,是否有艺术感染力,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例如在初中阶段的语文课本中,每篇课文蕴含的感彩不同,或悲伤,或欢乐,或热爱,或憎恶,或低沉,或抑扬,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既让学生喜闻乐见,有切合课本语言的特色,让学生更好的切合语境,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引导者。” 可以如果以语言作为桥梁,教师是一个很好的演员的话,那么高超的语言技巧可以让观众为之吸引,为之倾倒,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感性的话语比单纯的理论性话语,更能收到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语言运用游刃有余,课堂上妙语连珠,旁引博征,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课堂气愤融洽,师生之间的互动流畅自如,就会取得了令人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概括来说,教师的语言文字基本功包含能用普通话教学、交流,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课堂教学语言文明,普通话标准规范,语言音量适中,富有感情。具有语言表达的基础知识,能正确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在较大场合发表即兴演讲,做到观点鲜明,内容具体。课堂教学语言表达,语言流利,语速适中,善于利用语音语调激发学生思维,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熟练掌握各种常用实用文的写作方法与规范,会写工作总结、调查报告、教学经验、教学反思这些具体的工作中。笔者认为,要提高自身的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从以下几个途径加以提高:

3.1 扩展知识面

要有良好的文学素养和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首先离不开文化的积淀,要能口若悬河、出口成章,要有成竹在胸,多读书,勤积累。文化作品中的思想内涵、真知灼见会提升我们思想的深度,作品描绘的人物会让我们了解淳朴善良、淡泊名利、旷达豪放、深沉睿智等生活形象,作品起伏跌宕的情节可以让我们了解人生况味、世事百态,大量的阅读和积累不仅能提神我们的知识面和阅读面,能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充实精神食粮。当你文思如泉涌,奋笔疾书时,当你面对学生,纵横古今左右逢源滔滔不绝时,你才会体会到积累的力量勃发出来的绚烂和魅力。良好的语言文字的积累及时好口才和好笔头的基础。

3.2 加强口头表达的能力训练

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流利的普通话、准确的发音、恰当的表达,声情并茂的朗诵也是语言文字基本功的一项重要的表现,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平时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培养,一是加强普通话思维训练,默读时、浏览时、思考时,都在心里借助普通话思维,把普通话运用得灵活自好。二是多听朗读,多方位的提升自己的朗读鉴赏意识,听新闻报道中准确、精炼、富有概括力的语言;听广播剧、电视剧中优美、丰富而富有哲理的人物对话;听周围人的千差万别的说话风格,听小说中精彩的细节描述;听教材配套的朗读录音;听的越多越仔细,对语言的节奏、语调、情感掌握的越充分,三是学会朗读,朗读课文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正确标准的朗读课文,听范读,两者对照找差距,提高自己的水平。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吸取名家名篇的语言精华,积累语言、丰富知识。

3.3 形成良好的教学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 “一条纽带”,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可见教师语言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良好的语言文字基本功不是朝夕形成的,在教师的教学中,形成良好的教学习惯既是提高基本功的途径,更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方法。人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例如教师语言的简明的要求下,首先要实现语言的精炼,在40分钟里用简明的语句扩大课堂的信息量,不说废话,做到语言准确、简洁。真正提高效率,它要求教师不仅能正确的表达,更要求教师能有效的表达,其次是语言的生动、形象,笔者曾经试着把一个意思用几种不同的句式分别表达,揣摩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语速说出来,反复比较品味其效果,然后选择其中最合情理、最富表现力的一种在课堂上使用。长此以往,对语言的运用感觉就比较得心应手,课堂的效果也令人满意。而这些就是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每一个细节,对所说的每一句话进行仔细地推敲,反复的锤炼课堂语言。

在文字的书面表达上,笔者也曾经尝试从作文入手,提高自己的表达水平,例如在批改学生作文,要用心写好评语,在作文指导前完成同题作文。善于从学生的角度来理解作文既理解学生用独特的视角、纯净的心灵,天真的语言所描绘得心中的世界,也在文字表述中融进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观察,将自己的下文水交给全班学生品评,既引导他们善于独立观察,勤于思考,精于表达,也可以多角度的认识自我的写作水平。古人云:“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师也。”经常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整理、归纳、总结,写出教学心得和教学论文是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文字水平,用规范的语言记录教育教学心得。

这些教学习惯的形成虽然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和不懈怠的毅力,但是能够很好的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会把这种习惯融入教学的每一项基本工作中,带来自己意想不到的收获。要想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学生首,先教师具备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名师”才能出“高徒”。 语文教师的素养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形成至关重要。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超的语言技巧是离不开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的训练,这种训练来自于求学生涯中的良好知识积累和环境文化底蕴的熏陶,但是更重要的是来自于教学生涯的日积月累和千锤万练。

上一篇:教师服务意识化学教育论文 下一篇:高校和谐发展校园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