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亚里士多德帮我们选画

时间:2022-07-22 01:01:41

笔者试图从传统的西方美学理论的范畴,对如何投资艺术品加以四个方面的归纳。它并不神秘。也不复杂,但的确对提高我们的艺术欣赏水平很有帮助,即便生搬硬套,也可避免被忽悠!

在人类的文明史上,亚里士多德是独一无二的,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将艺术定性为“精神生产”的人,他明确指出:

“艺术的本质目的是为了创造出能给予人娱乐的产品,是一种有理性的精神生产。”他特别强调:

“艺术是一种创造力的产品创造。”“对任何创造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模仿和再现,而是想像和构造能力。艺术家不仅应具备构造力和想像力,更应该善于运用生动的方式将他的构思描绘出来,使其成为一件完美的产品。”实际上,纵观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美术史,从马萨乔、米开朗基罗、达・芬奇到莫奈、塞尚、毕加索,几乎所有欧洲绘画大师的艺术思维都是围绕着亚里士多德的艺术思想展开的,他们实际上都是亚里士多德艺术思想的身体力行者。

艺术思想四点启示

亚里士多德关于艺术创作的思想性和创造精神,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艺术中的道德伦理,关于美与丑的界限,以及他对柏拉图之前古典美学造型艺术的修正,和美学中空间关系的认知理论,所有这些构成了当今西方绘画艺术审美评判的基本标准,至今也没有任何人能跳出或这些标准。因此,从理论上认识这些标准,对我们今天投资艺术品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我斗胆归纳了一下,大致有以下四点:

第一,伟大的作品必有伟大的思想和伟大的精神。亚里士多德明确指出:“艺术模仿应该遵循真理的引导。”他认为艺术有高尚和低俗之分。而表述思想,进而表述观念,是艺术表现的最高境界。达・芬奇那幅不朽之作《蒙娜丽莎》只不过表现了一位世俗女子神秘的微笑,但这个微笑是人性胜利的微笑,也是真理的微笑!陈逸飞的《延安颂》只不过创造了一位八路战士的形象,但他却以饱满的激情显示出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如日东升般开始,所以它震撼了我们。很显然,没有伟大的思想和伟大的精神的作品,是不可能伟大的!

第二,人们的审美倾向是有选择性的,是可以认识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人类意识中已经存在的审美经验会在艺术审美的过程中发生关键作用。它揭示了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之间在未发生联系时业已存在一种预想关系。亚里士多德解释这一现象:“所谓幸运的艺术家,即是创造了令人喜爱形象的艺术家。人们不管他的形象本来是怎样的,只希望看到与自己心灵中原型相对应的东西。”这实在是天才的见解。大多数人在一个特定的时期确实存在一种审美的共性选择倾向。这解释了为什么同样画上海女人,惟有陈逸飞画的最被认同;同样画周庄,为什么惟有陈逸飞的周庄最令人着迷;同样画老农民,为什么惟有罗中立的《父亲》最令人震撼。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画得如何真实如何“像”(其实潘鸿海的水乡就比陈逸飞的画得更“像”),更不是因为他们的技法独步画坛,他们只不过是恰到好处地画出了与众人心中那个原型相对应的形象!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岳敏君的那张大嘴,张晓刚的那双呆滞的眼睛,曾梵志那个眼镜男人的形象能够借助当代之风一举蹿红的原因,因为他们表现的实际上只是这个时代很多同龄人内心的那个影子!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代艺术的确有它能够兴盛一时的内在原因。因为这种与心灵中原型相对应的,正是审美中喜欢及引起共鸣的源头。

第三,独立的风格是艺术家的灵魂。亚里士多德认为:所谓风格,它反映的是艺术家理性直观的形象创造力,反映的是艺术家的个性和气质,正是这种个性和气质的差异才形成了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单纯的模仿和再现将使艺术失去个性,因而失去价值。”达・芬奇在向他的学生们解释这一理论时说道:“从事艺术的人的职责就是去发现偶然或可能的事物……就是这一点点与众不同的东西,却是我们必须全心倾注地加以评价解释的所在。它不是准确无误的,不是标新立异的,更不是哗众取宠的,它只是属于艺术家自己的个性和气质。”我们不可能分不清达・芬奇的画和拉斐尔的画,同样也不可能混淆莫奈和塞尚,但在中国,我们真的很难区分那些相同风格的画家们的作品。所以怎样在相同中去发现不同,正是我们选画的着眼点之一。

第四,艺术的形式美是艺术赖以飞升的翅膀,所以艺术必须将这种形式美表现出来。柏拉图最早揭示了艺术的形式美,他认为规则的几何形状是一切形式中最美的,这对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用于指导绘画艺术显然有很大局限性。实际上,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人们仍在沿用柏拉图的造型理论。亚里士多德很早就看到了他老师的这些理论的不足之处,他认为和谐才是造型和色彩艺术的基本要义。1800年后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众多名家也认识到了这点,米开朗基罗、达・芬奇对绘画艺术中的造型和色彩的和谐都曾做过专门的阐述。正是基于这种和谐的理论,亚里士多德进而天才地提出了审美中的相对空间理论,这更为造型艺术的发展演变释放出了无限的空间。这从古典主义,文艺复兴时期到巴洛克、洛可可时期的艺术造型和线条的演变中已能明显看出。

到印象主义时期,形体的严格界定已被忽略了。而在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中,时间和空间的重叠变幻关系已构成了一种全新的结构形式。这说明西方的艺术家们在对艺术的形式美学的认识上,是付出了很多代人的巨大努力的。实际上,西方艺术家是在文艺复兴时期才开始理解何为“和谐”,是在印象主义后才开始理解何为“相对空间”。这解释了为什么塞尚那些看似平淡、在空间关系上几乎显得混乱的、随意摆放的几个水果的写生画,以及毕加索那种变形夸张到了几乎难以理解程度的作品总能卖出天价的原因,因为他们是世上为数极少的几位真正领悟了亚里士多德形式美学理论和空间关系理论的、并在作品中将其完美再现的艺术家!

亚里士多德明确指出:“任何一种空间关系都是相对存在的,在美学中,对于空间关系的直觉,最大程序地取决于形式和色彩在观者心理上所造成的直观感应。它所赋于的是一种理念和情感的物质手段。”而这一理论,在塞尚去世后不太久就被爱因斯坦以相对论的理论证明了是正确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中国油画整体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除了陈逸飞等极个别人外,我们中国的艺术家们的确没有在研究艺术的形式美上多下工夫!

有助于提高欣赏水平

我曾在以前的文章中提出过“挂得出、送得出、卖得出”的选画“九字真经”,这是对那些刚入门初入行的爱好者便于掌握的建议。而此文则是试图从传统的西方美学理论的范畴对艺术品投资加以归纳。它并不神秘,也不复杂,但的确对提高我们的艺术欣赏水平很有帮助,即便生搬硬套,也可避免被忽悠!

(摘自《理财周刊》)

上一篇:中国摇滚30:年热情是如何冷却的? 下一篇:“葫芦”的血统:主流视频网站如何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