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驾驶员安全行车注意事项

时间:2022-07-22 11:22:23

浅论驾驶员安全行车注意事项

摘 要:机动车驾驶员的素质是影响现代交通的主导因素。该文旨在探讨驾驶员参与交通活动的情况,提出培养驾驶员的职业道德,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加强车辆维护与保养工作,对维护交通秩序、保证交通安全和畅通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驾驶员 安全行车 职业道德 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U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c)-0255-02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考驾照、买私家车已司空见惯。加之,近年来我国道路建设取得了飞速发展,高等级公路里程迅猛增长,道路的互联互通也逐步完善,这些都为汽车的普及提供了有利条件。随着汽车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成为人们日常的交通运输工具,交通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也随之日益显现。

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信息,2015年,全国共接报道路交通事故3 906 163起,同比上升35.9%。其中,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219 523起,造成65 226人死亡、254 077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3亿元。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3 686 652起。 “交通事故猛于虎”,从某种程度上讲,它已经成为“交通公害”。每天由交通事故引发的死亡、受伤人数非常多,由此带来的家庭创伤、经济损失更是难以估量。作为机动车驾驶人,严守交通法规,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做到安全行车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道路交通安全关系到交通参与人的生命安全、家庭幸福以及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必须清醒的认识交通事故的危害,提高驾驶人的职业道德水准。

1.1 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对于驾驶人在其职业生活中履行职责的质量有着重要的保证作用,它是社会公德在驾驶职业具体表现。

驾驶人职业道德表现在驾驶人行车过程中遵章守纪、文明驾驶、安全行车上,还表现在礼貌待人、尊客爱货、优质服务上。职业道德对驾驶人的一般社会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对驾驶人的各种不良倾向加以约束。

提高对驾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行车中必须要有两种基本意识:一是把自己的任务做好;二是确保行车安全。要充分认识到,自己担负的工作,不仅要对国家、集体的财产负责,对他人生命安全负责,并且对自己的安全和家庭幸福和谐负有重要责任。所以,既要完成好工作任务,又要确保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这是驾驶人责任感的一种完整体现。

1.2 提高法制意识,自觉服从交通管理

为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减少和预防交通事故,确保人身安全,维护法人、公民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道路的通行率,机动车驾驶人必须认真学习、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要切实做到“安全第一,重在预防”,强化法律意识。自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不开违规车,自觉服从交通管理。

1.3 热爱本职,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以强烈的责任心投入到行车任务中去,全身心地注意行车中的每一方面。例如,驾驶人应该从车辆异常声音中,察觉故障;根据路况、车辆、行人的动态预测妨碍行车安全的因素。长时间行车,简单、重复地动作,会使驾驶人感到单调,容易使人产生疲劳,注意力分散。比如经常行驶的线路,驾驶人对沿途的景物很熟悉,容易思想麻痹、开小差,导致精力分散,这时如遇意外情况,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在这样单调枯燥的环境中,只有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才能够克服这种麻痹大意心理,全情投入,安全驾驶。

2 提高职业素养,培养“全天候”驾驶车辆的能力

为达到“安全优质,高效低耗”的目的,要着力培养驾驶人的“全天候”执行任务的能力。

2.1 加强学习,了解有关法律法规,提高职业技能

驾驶人要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驾驶技能、车辆维护、紧急救护知识等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职业素养,为安全行车提供法律意识和技能保障。

2.2 提高驾驶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在一定情形下,人的生理机能会自动进入睡眠状态,机动车驾驶人必须避免疲劳驾驶,例如高速行驶两小时,就应及时进入服务区进行调整休息,此时抑制高级神经活动的信号使人的主动性降低,表现出昏昏欲睡的症状。驾驶人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为好的身体素质打下基础。

要克服好胜、侥幸、超越、负重、急躁、恐惧等心理,强化性格的理智特征,培养稳健型的性格,做到严谨、细致、主动,并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弱点,取长补短,克服不足。提高心理素质,意志品质,改善性格特征,对确保行车安全是必要的。

2.3 不断提高技术素质,精心驾驶,确保安全行车

首先驾驶人对操作部件要熟知熟练、运用自如,根据不同路况,做出适当的操作反应。

对路面情况要认真观察清楚,识别判断出潜在的危险点,及时增减档,调整车速,正确处置。比如,路上有水塘或障碍物时,车辆、行人必然要避让;车辆通过路边临时停靠的机动车时,要注意停靠车辆的车头车尾有无行人横穿马路;通过无交通指挥信号灯的路口时,由于树木、建筑物等的遮挡,左右两侧道路交通情况不明,驾驶人应提前减速,注意观察,遵守右手先行的规则,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快速通过。在通过有交通指挥信号灯的路口时,如是绿灯尾,要快速通过,注意可通行车辆避让被放行车辆。

转弯,左转弯,按导向标志转入左侧车道行驶;右转弯,按导向标志转入右侧车道行驶,不得与直行车辆争道抢行。

超车,要提前100~150 m打开左转向灯,驶入超车道行驶,注意观察前车的行驶动态,前车有变道超车(避让障碍)或与对面来车有会车可能情形的,不得超车,与被超车的速度差不能过大,避免发生追尾事故。超车后,在不妨碍被超车行驶的情况下,打开右转向灯,驶入行驶道。夜间超车时,要用灯光示意。

雨雾天气行驶,要降低行驶速度,注意观察前方情况,正确使用灯光。注意行人、非机动车雨雾天气的行走(驶)特点,根据能见度调整车速,按道行驶,确保遇到危险情况时能及时停车,不能乱打方向,盲目行驶。

其次,安全行车六要素:(1)注意观察。根据道路交通情况,注意观察前方车辆和行人动态。(2)识别危险。正确判断车辆、行人动态,及时减速避让。(3)提前预防。根据道路交通情况,预测可能发生的危险,提前减速。(4)遵守规则。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是预防事故之本。(5)保持车距。保持安全距离,是预防追尾事故的首要措施。(6)注意车速。根据路况,及时调整行驶速度,保持中速行驶,不可超过最高限速。

最后,在行驶中遇到危险情况,头脑要清醒冷静,不要慌张,先制动、鸣号,再根据情况打方向、适时放松刹车,选择最佳措施,避免事故或降低事故损失。最忌先打方向后制樱这样极易造成无辜人员伤亡或翻车事故。

3 切实做好车辆的维护保养工作

始终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除公安部门组织的机动车检验,修理厂维修维护外,机动车驾驶人必须执行好车辆检查各项制度。主要工作有:一是对自己所驾驶的车辆必须做到勤检查、勤维护,发现故障及时修复。二是认真做好三检查工作,即出车前检查水、电、油、轮胎气压等;行车途中检查载货是否捆绑牢固安全,轮胎气压是否正常,轮胎紧固螺栓是否松动,轮胎温度是否过高;收车后做好车辆检查保养、清洁卫生工作。车辆达到规定的行驶里程或停驶里程时要到专业的维修厂去保养、检修,坚决不开“故障车”上路,确保车辆行驶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成.春季安全行车六要素[J].道路交通管理,2014(3):110.

[2] 尚坤.安全行车特别提醒[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3(11):156.

[3] 郭普战.75576部队积极倡导安全行车文化活动[J].汽车运用.2012(4):59.

上一篇:浅析对工程项目成本的管理与控制 下一篇:基于案例的研究性教学在妇产科理论课教学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