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

时间:2022-07-22 08:43:11

关于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

工程建设项目的造价核算过程是多层次的,从编制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和确定招投标合同价,到最后的竣工结算与财务决算,整个过程是由粗及细、由浅入深的逐步分解和逐层控制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需及时纠正投资偏差,始终保持在预定的工程项目总造价目标范围内,最终实现目标。

一、 参与和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必要性

在工程建设的三大目标―质量、进度、造价中,工程造价目标是很重要的。在实际工程中,经常会出现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没有实现造价的全过程控制。随着工程招投标制度、项目法人责任制等工程管理制度的确立,工程索赔、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融资等新业务的出现,客观上需要一批通晓经济管理、工程计量与计价与工程造价管理的人才队伍协助投资者对投资项目进行全方位的造价管理。工程造价咨询机构作为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已经在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乃至整个基本建设投资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也使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参与和加强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成为可能。

二、可行性研究阶段,合理确定工程投资估算

根据项目的总体建设目标,综合考虑各种建设条件,充分估计各种费用,在既不铺张浪费,又不留缺口的前提下,进行多方案比选,最终确定最合理、最优化的建设方案,为今后的工程建设总体目标,特别是工程造价目标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工程可行性论证的重要性,特别是大型、复杂、技术性强的项目,业主应选择有相应资质、实力雄厚、具有类似工程经验的工程咨询单位。参加工程可行性研究的成员组成除了工程技术人员外,还应有造价管理人员、财会统计人员等,统一考虑技术、经济等因素进行综合论证。在工程可行性研究论证前,应充分了解并能实地了解建设地有关的基础数据资料,如气象、水文、地质、经济等,做到研究论证的基础性资料准确,确保可研报告的真实性,并具有一定的深度。

三、优化设计、限额设计对控制工程造价意义重大

据研究分析,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但正是这少于1%的费用对投资的影响却高达75%以上,单项工程设计中,其建筑和结构方案的选择及建筑材料的选用对投资又有较大影响,如建筑方案中的平面布置为内廊式还是外廊式、进深与开间的确定、立面形式的选择、层高与层数的确定、基础类型选用、结构形式选择等都存在着技术经济分析问题。

1.在工程经批准的投资总额范围内,采取限额设计、优化设计的方法,控制工程造价

工程设计一般分为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分别形成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在工程设计阶段,特别是初步设计阶段,实行限额设计,采取优化设计的方法,可达到控制造价的目的,又可提高设计质量,达到经济与技术的完美统一。

(1)整个设计过程中,限额设计是对工程投资目标进行分解,按上一阶段确定的目标控制下一阶段的设计,而且在设计中以控制工程量为重要内容。作为工程的建设单位可在委托设计单位或通过设计招标选择设计单位时,明确提出限额设计,促使设计单位加强造价控制的观念,强化设计人员的工程造价意识,达到技术与经济的统一。

(2)作为工程的建设单位,可在设计阶段引进设计监理,特别是规模较大项目,能够通过优化设计,挖掘节省投资的潜力。对于较小规模的项目,也可通过监理单位在设计阶段介入,查看图纸,查找可优化的部位。这要求监理单位具有设计阶段监理的资质。参与设计监理的人员应是由具有类似工程设计经验的监理工程师和工程造价人员组成,协助建设单位配合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优化,提出合理化建议,这样可在很大程度上节省投资。

(3)初步设计总概算是对工程投资总额(经审批的)的细化。控制好设计总概算的质量,对实现工程造价目标的实现是个关键。

建设项目总概算是确定整个建设项目从筹建到竣工验收所需的全部费用,费用项目众多。在编制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费用,做到不漏项,又要在各种费用之间进行合理分配。限额设计应贯穿于设计工作的全过程,施工图设计阶段限额设计的重点也应放在工程量的控制上,控制的工程量应是审定的初步设计工程量,将其作为施工图设计工程量的最高限额不得突破。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当建设规模或设计方案发生重大变更时,必须重新编制或修改初步设计及概算,并按原程序报批。

四、实行招标采购制度,引进市场价格竞争,降低工程造价

推行工程项目招标采购制度,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过供求双方的相互选择、竞争确定采购价格。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大小,对于拟发生的费用符合公开招标要求的金额时,则应采用公开招标形式,吸引符合资质的承包商或供货商参加竞争,通过法定程序选择报价低,时间短,具有良好业绩的承包商;对于未达公开招标要求的项目,如选择勘察、设计等参建单位,可采用议标的方式,邀请资质满足要求,业绩、信誉良好的单位参与议标,参照公开招标的程序,经评议后择优选择合理低价中标单位。通过实行招标采购制度,引进价格竞争,可有效降低费用。

在选择工程咨询、监理、勘察、设计等单位时,由于目前市场竞争比较激烈,有的单位为了揽到工程会降低收费标准参与竞争。对于此种情况,我们应该区别对待。一种是竞标单位恶意竞争,降低收费标准,同时也降低服务标准,这样的服务商信誉不良好,应列入“黑名单”;另一种是,某些服务的收费标准本身比较低,而这种服务对建设单位的工程质量很重要,如工程咨询、监理服务等,特别是小规模工程项目,不应考虑打折,甚至可适当提高收费标准,或将高于收费标准的部分用于奖励,并设置罚款条款,以促使对方提高工程质量。

五、施工阶段是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重要环节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是建筑物实体形成阶段,是人力、物力、财力消耗的主要阶段,工程量大、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施工周期长、材料设备价格以及市场供求波动等特点决定了施工阶段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可采取下列控制措施:

1、由于施工技术的要求或现场施工环境的变化以及业主的要求,均可能产生工程变更。为了降低工程变更费用,建设单位在委托设计任务前,应根据项目的实施目标,特别是分阶段实施的工程,周全考虑本阶段要实施的项目,以免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临时增加项目,而产生业主引起的变更增加勘察、设计工作量,减少图纸本身的问题而引起的设计变更。对于必须的工程变更,变更前应预算费用,将设计变更控制在工程预备费一定范围内。

2、提高工程招标文件的质量,特别是工程量清单应项目齐全,数量准确。避免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时,项目未考虑齐全,造成漏项,或者工程量计算不准确,而在开标后工程量清单核对时,增加费用。

3、正确处理索赔与反索赔。工程索赔是工程承包中经常发生的现象,由于施工条件、气候条件、施工进度、物价的变化,以及合同条款、规范、标准文件和施工图纸的变更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施工单位提出工期及费用上的索赔。

4、择优确定专业分包队伍,防止产生垄断价格。工程建设中有些特殊的专业需委托专业施工队伍施工,如变电设备、绿化工程、燃气工程等,而这些行业往往带有一定的垄断性质,我们应允许多个供货商参与竞争,从而降低工程造价。

六、实行竣工结算审查和财务决算审计,防止施工单位多估冒算,并对工程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格式文本的通用条款所示,在承包人提供的工程竣工验收报告经发包人认可后28天内,承包人向发包人递交竣工结算报告及完整的结算资料。发包人应在收到资料28天内进行核实,给予确认或提出修改意见。一般情况下,承包人或多或少会有多估冒算的,为了使竣工结算符合工程实际情况,发包人会进行结算审查。发包人应在收到资料后28天内提出书面修改意见,这样就不会造成合同违约。如果发包人有能力,可先进行内部审核,再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审计;如无能力,则应及时委托中介机构,由中介机构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出具书面的修改意见。通过竣工结算审查,防止施工单位多估冒算,使建设投资控制在合理的金额内。通过财务决算审计,编制财务决算报表,检查基本建设资金的使用情况,对项目实施的投资效益进行评价,为今后的工程实施积累经验也吸取教训。作为系统基建管理部门,可建立系统内的基建项目数据库,为今后类似工程决策时提供参考。如何加强建设项目全过程的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它贯穿于投资决策、项目设计、招标投标和建设施工各阶段,工程建设的各责任主体应转变观念,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参与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为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建设工程造价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政府要加强造价动态管理,正确引导建筑市场公平竞争,遵循市场运作的客观规律确定调整经济政策、相应的法规政策,使动态管理体现于全方位稳定建筑市场价格总体水平,主动调节市场,实行间接、指导的管理,对形成竞争有序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建筑市场将起到规范和引导的重要作用。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上一篇:SMA路面施工技术在道路建设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苍山县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工程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