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粥助您度盛夏

时间:2022-07-22 08:19:20

药粥的治疗保健作用在我国有很悠久的历史,早在《周书》中就有“黄帝始烹谷为粥”的记载。汉代大医家张仲景在名著《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就有用粥疗疾的记载,如“白虎汤”、“桃花汤”、“竹叶石膏汤”等方剂,都是米药合用的典范。唐朝药王孙思邈在临床医疗中也惯用药粥,在他的《千金方》中就有应用“牛乳粥”、“芦根粥”、“天花粉粥”的经验,北宋文人张来很喜欢饮粥。曾言:“每日起,食粥五大碗,最为饮食之良”。诗人坡每子夜在读书后总要吃一碗粥。大文豪陆游很爱吃芋粥、山药粥,并著有《食粥》诗云:“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当代,梅兰芳常吃核桃粥,以使面色红润有光泽。作家刘心武认为粥是最精致、最上等的美食。

时值盛夏,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大伏天。由于这一时期气温偏高,特别使人感到疲惫不堪,胃肠功能较差,饮食不周,这时若多吃一些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健脾养胃的药粥,定会受益无穷,安然度夏。本文介绍几则夏令消暑保健药粥。

绿豆粥 绿豆60克,洗净后温水浸泡1小时,加粳米100克,一同放入锅内煮粥,待粥煮至浓稠时,加冰糖调味食用。绿豆甘寒、善解诸毒,又为消暑清热止渴之要药,可治暑热烦渴、疮毒疖肿、食物中毒以及预防中暑等,老少皆宜,堪称夏季补粥一等品。

莲子粥 莲子50克、粳米100克,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同煮至莲子烂熟为度,用冰糖调味食用。此方具有清热除烦、健脾涩肠、养心安神之功效,对于夏季暑热心烦、困倦不眠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西瓜粥 取西瓜瓤500克去籽切块,粳米100克加水煮粥,待粥煮熟时,入西瓜瓤再煮滚沸10分钟即可食用。此方具有开胃口、助消化、利小便、促代谢、祛暑湿、解热毒、润肌肤之功,对肾炎水肿、高血压、糖尿病等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决明子粥 决明子12克、白9克,煎汁去渣与粳米100克煮成粥,加冰糖少许调味食用,此方用于肝火上炎、目赤肿痛,肝阳上亢之头昏、头痛、高血压、高血脂及便秘等症。

冬瓜子粥 取冬瓜子100克,粳米100克,先将冬瓜子洗净晾干打碎,入水煮半个小时左右,除渣放入洗净的粳米入锅内同煮,煮熟后加入冰糖调味即可食用。此方具有通利小便、清热除烦、化痰止咳之功效,可用于治疗暑天心胸烦闷、咳嗽多痰、小便黄赤等症。

三色豆粥 将红豆50克、绿豆50克、白扁豆50克、粳米100克,一同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煮至粥浓稠时加入少许冰糖调味食用。此方为防暑降温之佳品,具有健脾除湿、解毒排脓、清热除烦、消暑止渴之效。

扁豆薏仁粥 取炒白扁豆100克、薏苡仁100克、粳米100克,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煮至豆米熟烂为粥。此粥具有健脾益胃、消暑止泻之功,尤为脾胃虚弱的老人、久泻疳积的小儿理想的夏令药粥。

银花粥 将银花6克、杭白6克焙干为末备用。再将粳米100克煮粥,加入药末稍煮即可食用。夏季常服此粥可用于防治中暑,风热感冒、头痛目赤以及小儿热疖和苦夏患者最宜食之。

山楂粥 先把50克山楂炒至棕黄色,再用温水浸泡片刻,煎取浓汁去渣,加入粳米150克和适量冰糖同煮至粥浓稠食用。此粥具有健脾消滞、化食散瘀之功效。适用于食欲不振、大便溏薄、消化不良、贫血等症。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患者常食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大蒜粳米粥 将紫皮大蒜30克去皮,与粳米100克同煮为粥,待粥煮至浓稠时放入食盐、生姜、香菜等调味食用,本粥有抗痨下气、降血压、降血脂、温补脾胃、杀菌止痢之功效,适用于中老年人肺结核、急慢性痢疾、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症。

百合银花粥 百合50克洗净,银花10克焙干为末备用。先将100克粳米淘净,煮至粥浓稠时再放百合煮10分钟,起锅前放入药末及适量白糖即可。常食此粥,能清热消炎、生津解渴,对咽喉肿痛也有显著疗效。

绿豆百合粥 取绿豆100克,加入适量粳米或糯米均可,入锅内加水适量,先将其煮熟,再加入50克洗净的鲜百合(或20克百合干),如用鲜百合略煮片刻即可,若是干百合,先用冷水冲洗干净,再浸泡一会儿放入锅内与绿豆、粳米或糯米同煮。在食用之前,应加入白砂糖或冰糖调味。此粥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之功效,适用于治疗咽干咳嗽,热病后余热未尽,烦躁失眠等症。

山药粥 将山药50克,去皮洗净切片,放入清水煮两三分钟左右,然后取适量粳米洗净入锅内与山药同煮,煮熟后加白糖调味即可服用。此粥有补脾胃、益肺肾之功,可用于治疗暑热感冒、咳嗽、心烦、胸闷、食少倦怠等病症。

茶叶粥 取茶叶9克,洗净后入水煮沸10分钟,去渣入粳米适量煮至粥浓稠后加入白糖或少许食盐调味即可食用。此粥有清热、提神、醒脑、消食之功,可用于治疗嗜睡、消化不良、大便干结等症。

茯苓荷叶粥 茯苓100克,先将茯苓研末,取鲜荷叶(干荷叶亦可)250克洗净煎取汁,过滤后加入少许粳米或大米100克共煮为粥,待粥煮至浓稠时放入茯苓末搅匀,也可加少许冰糖调味。此粥气味清香可口、甘甜芬香,有清热解暑、化湿开胃、凉血止血的功能。可预防夏季暑热、头昏脑涨、身倦食少、胸闷尿赤、湿热泻泄等症,对于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有一定疗效。

粥 取15~30克,鲜竹叶100克,煎水取汁,以汁同粳米100克同煮为粥。或取15克研末,待粳米煮成粥后,调入末,煮沸即可。夏季常食粥,能疏风清热、清心除烦、安胃养血、润肤乌发、延年益寿,还可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头昏、目赤、发热、心烦、口渴等症。

酸枣仁粥 酸枣仁30克,捣碎浓煎取汁,粳米100克煮粥,待米半熟时加入酸枣仁汤,再熬为粥。此粥具有养心安神,宁心止汗之功效,适用于暑热过重、心烦不眠、夜间盗汗、食欲不振、头晕目眩等症。

薄荷粥 鲜薄荷30克(或干薄荷15克)煎汤候冷,另以粳米100克煮粥,待粥煮至浓稠时,加入冰糖适量及薄荷汤用蜂蜜调味即可食用。此粥有清热解暑、提神醒脑、除烦止渴之功,适用于风热感冒、心烦口渴、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等症。

马齿苋粥 新鲜马齿苋50克,洗净切碎,或用干马齿苋30克,同粳米100克一起熬粥,具有消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效,适用于急性肠炎、痢疾等症。

薏米除湿粥 将薏米仁与粳米各50克洗净后,入锅内加水适量煮烂成粥,待粥煮至浓稠时加入适量的白糖调味食用。每日2次,连食7天。此粥有清热利湿、健脾和胃之功,用以治疗脾虚泄泻、痛风、水肿、白带、脚气病、青春疙瘩等病症。

芦根粥 鲜芦根150克,切断,加水煎熬取汁与粳米100克同煮成粥食用。此粥具有清热除烦、生津止呕之功效,适用于暑热、烦躁口渴或郁热内发、牙龈肿痛及胃热呕吐、肺热咳嗽等患者食用。对于暑热后期余热不尽或持续高烧的病人(尤其是儿童)能收到良好的退热效果。

上一篇:春暖花开时须防四“火”燃 下一篇:养生新时尚――自然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