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思考

时间:2022-07-22 08:19:04

关于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思考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对现代施工技术管理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要点,提出了系统的施工质量控制要求。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思考

中图分类号:TU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技术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甚至企业的生死存亡。作为施工人员要了解现代施工技术的主要特点,通过材料技术指标、质量检验与验收、防水施工技术等几个方面的控制,切实加强对建筑行业的资质管理、监理单位的质量行为管理、原材料质量的管理和工程过程的管理,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促进现代房屋建筑技术的提高。

1 现代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的要点

1.1 混凝土拌制、运输技术

混凝土拌制、运输必须满足连续浇筑施工以及尽量降低混凝土出罐温度等方面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注意事项:①当炎热季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混凝土搅拌场、站宜对砂、石骨料采取遮阳、降温措施;②当采用自备搅拌站时,搅拌站应尽量靠近混凝土浇筑地点,以缩短水平运输距离;③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的运输宜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1.2 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混凝土表面泌水现象普遍存在,为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要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泌水。在每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保温养护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降温速度,充分利用混疑土的抗拉强度,以提高混凝土块体承受温度应力时的抗裂能力。混凝土浇筑后 4~6h 内可能在表面上出现塑性裂缝,可采取二次压光或二次浇灌层处理。

1.3 施工工艺技术

1.3.1 基层和保温板施工。技术当建筑物高度在 20m 以下(包括 20m)时,宜采用黏贴式固定保温板法。当建筑物高度在 20m 以上,小于 100m之间,且当不足20m高的旧房外墙表面黏贴强度达不到规范要求和房屋的外凸檐口、装饰腰线、外门窗洞口四周边等特殊部位时,应采用黏贴结合法固定保温板。其黏结面积不得小于保温板面积的 40%。黏结胶应随拌随用,必须在24h内用完,保温板竖向缝应错列拼接,且在墙角处交错互锁。黏贴保温板在 5℃以下、大雨以及四级以上大风时应禁止施工。保温板拼缝宽度超过2mm时,应采用同类保温材料或发泡聚氨酯填充密实。当基层平整度偏差超过 6mm 时,应采用 1:3 水泥砂浆进行基层找平后,方可黏贴外墙外保温板。

1.3.2 砖砌体施工技术

砖砌体主要控制垂直度和砂浆饱满度要求。此外还应注意拉结筋的设置,相邻工作段的高度差一般不得超过一个楼层的高度,也不宜超过4m,脚手眼的设置也应符合有关规定。

2 现代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质量的控制

2.1各类材料技术指标的控制

2.1.1 混凝土技术指标的控制施工时带外掺用10%UEA-H的小膨胀混凝土,浇筑到加强带时掺入12%UEA-H的大膨胀混凝土,其强度等级比两侧高0.5等级。施工缝的构造:底板、墙体、顶板加强带的施工缝采用平直缝,板墙主筋通过不切断带的两侧铺设孔径小于5mm的铁丝网,防止混凝土流入加强带,用小于12mm立筋做肋加固,间距150~300mm,小于12mm立筋点焊在板墙主筋上,铁丝网绑扎在小于12mm的钢筋肋上。基础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宜在C20~C40的范围内选用。

2.1.2 沙石、水泥技术指标的控制对进入现场的水泥均应有出厂合格证或实验检验记录,检验结果与原证明书和试验报告不符时,应重新取样复验,严禁使用不合格水泥。水泥出厂后还应注意存放时间,一般不应超过3个月。砂石材料应注意其含泥量和颗粒级配等,组织基建及招标小组的同志和工程监理、承建方技术人员一起,对产品材质、生产工艺、外观及价格等方面进行考察,选定厂家。

2.2 钢筋笼制作、安装、施工技术的控制

2.2.1钢筋笼制作方法的控制

为防止钢筋笼在吊装过程中变形,在制作时可采取下述措施:

①在设计时宜采用闭口螺旋箍筋,绑扎时,主筋与箍筋接点梅花形错开用铁丝固定后,其余采用点焊连接。②每隔一定的间距(一般是 2m或更密)布置架立筋,并与主筋点焊或绑扎牢固,以此提高钢筋笼的刚度。③在钢筋笼内侧暂安设支撑梁,以此进行补强加固。将钢筋笼插入桩孔时,再卸掉该支撑梁。④在钢筋笼外侧或内侧的轴线方向安设支柱,为了确保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一般都在主筋一侧安设钢筋定位器。

2.2.2 钢筋笼吊装沉放与安装的控制

通常都是利用吊车进行吊装沉放的,如使用旋转式机械吊装时,要使钢筋骨架中心与桩孔对中后,才能沉入桩孔中。一般在距离桩位 10m左右设置约2m高的吊线坠,至少从两个方向观测控制钢筋笼的垂直度。

2.2.3 钢筋笼施工技术措施

为防止钢筋笼在插入桩孔时主筋插到桩尖处的地基土中,一般将箍筋与架立筋预先牢固地焊接到骨架的端部。钢筋笼沉放到位后,宜用大钢筋、钢管或型钢承托固定。如测量钢筋笼顶标高与设计有误差时,不可采取敲打或用力压钢筋骨架的方法,宜用吊车轻轻起吊,并卸掉承托待调整到位后重新固定的方法。为预防浇灌桩芯混凝土时钢筋笼上浮,钢筋笼与承托件、桩护筒宜焊接固定。

2.3 质量检验与验收的控制

保温层与基层以及保温层与抗裂砂浆层的粘结强度应按现场拉拔试验结果确定,均在保温层内区域破坏,才能符合规范要求。成套外保温体系应做大型耐候试验,即热/雨50~70℃周期试验不少于80次,冷/热50℃,-20~5℃,5℃周期试验不少于5次,且不得出现表面裂缝、气泡或脱皮等缺陷,即为合格。也可通过抗冲击能力试验,尤其是勒脚以上 2.4m区域的首层。至少达到 10J 即高抗冲击型,其他部位不小于 3J 抗冲击型。最后在工程竣工一年后应按JCJ132-2001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规定现场抽验传热系数。

3 现代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质量的管理

3.1监理单位质量的行为管理

建设过程中,监理单位是质量管理者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建筑施工项目不可缺少的责任方。它是具有专业水平的队伍,但是从现行建筑市场上监理单位的技术状况分析,存在诸多问题。虽然监理单位资质等级较高,监理人员资格、监理人数都参差不齐。所以,质检人员、用户、施工人员要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质量检查人员和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向用户提供高质量满意的建筑产品。

3. 2原材料质量的管理

①要优选采保人员,并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材料质量鉴别水平。采购员应挑选那些诚实守信,事业心强,并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担任。②掌握信息,优选送货厂家,通过广泛调查,全面掌握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的信息。③针对建材市场产品良莠混杂情况,还要对建材、构配件和设备实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

3.3 加强工程过程的管理

加强工程过程的管理,保证房屋建筑工程质量过程控制是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过程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认真实施技术交底制度;②对关键工序和特殊工艺均要求制订相应的作业指导书,设置质量控制点,从人员、机械、材料、方法、环境等多方面实施连续的监控;③贯彻执行样板制度。

参考文献:

[1] 庄建宁. 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浅论[J].建筑.2009,(05).

[2] 宋鲲鹏. 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及其管理措施[J].科技资讯.2012,(07).

[3] 周旭东. 论房屋建筑现场的施工质量管理[J].中国科技投资.2013,(01).

[4] 顾海滨. 房屋建筑现场施工管理与施工质量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06).

上一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之我见 下一篇:基于airpak的泵房自然通风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