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性效应”的合理利用

时间:2022-07-22 07:53:29

“异性效应”的合理利用

摘 要:男女同学在交往中既要无拘无束,坦诚相待,相互激励,共同进步,又要注意男女有别,适当把握异性之间交往的“度”;同时,老师也要做学生的朋友、贴心人,为学生导好航、把好舵、掌握好方向,才能使异往健康顺畅的进行。

关键词:异性;效应;合理;利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098-01

在我国,人们总是谈性色变。孩子任何有关的言语或举动都会引起老师父母的过分担心。只要男女生交往亲密,老师便会神经兮兮的叫来家长,家长又总是粗暴而简单的加以制止。其实,这种错误的抵制性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很大的伤害。

作为老师、家长被男女同学交往影响学习等坏处蒙蔽了双眼,不触及也不愿意去想男女同学交往还有利于促进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的一面,其实,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好处至少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智力方面。男、女生在智力类型是有差异的。男女生经常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就可以取长补短,差异互补,提高自己的智力活动水平和学习效率。

2、情感方面。人际交往间的情感是丰富而微妙的,在异往中获得的情感交流和感受,往往是在同性朋友身上寻不到的。这是因为两性在情感特点是有差异的,女生的情感比较细腻温和,富于同情心,情感中富有使人宁静的力量。这样,男生的苦恼、挫折可以在女生平和的心绪与同情心的目光中找到安慰;而男生情感外露、粗犷、热烈而有力,可以消除女生的愁苦与疑惑。

3、个性方面。只在同性范围内交往,我们的心里发展往往会狭隘,远不如既与同性又与异性的多项交往更能丰富我们的个性。多项的人际交往,可以使差异较大的个性相互渗透,个性互补,使个性更为豁达开朗,情感体验更为丰富,意志也更为坚强。

我们都有过这种体验:有异性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我们一般会感到更愉快,活动的积极性会更高,往往玩得更起劲,干得更出色。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异性效应”。

不过,该如何与异性正常交往呢?

首先,要端正态度,培养健康的交往意识,淡化对对方性别的意识。思无邪,交往时自然就会落落大方。

其次,要广泛交往,避免个别接触,交往程度宜浅不宜深。广泛接触,利于我们认识、了解更多的异性,对异性有一个基本的总体把握,并学会辨别异性。有的外表像个迷人的帅哥,但交往中会发现他华而不实,有的人学习成绩顶呱呱,却恃才傲物,颐指气使。如果只进行有限的小范围个别交往,难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异性的了解不但有限,可能还失之偏颇。所以,利用每一次集体活动的机会,有意识的在更广阔的人际范围内进行交往,是我们十分需要的。

再次,交往关系要疏而不远,若即若离,把握两人交往的心理距离,排斥让彼此感到过于亲密和引起心绪波动的接触。如果我们在交往中发现对方苗头不对,要调整自己的态度,使交往回复到波澜不惊、心静如水的状态。这样个有利于我们的成长。

在教学过程中,男女同学相互交往,相互吸引,往往更容易发现对方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以利于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丰富完善自己的个性。作为一名教师,通过换位思考,明析“异性效应”的好处、意义,该如何提高“异性效应”价值体系,运用到教学体系当中去呢?

1、利用“异性效应”提高学生学习和活动效率。

男孩子在思维方法上偏重于抽象化,概括能力较强。女孩在思维方法上多倾向于形象化,观察细致,富有想象力。男女同学在一起学习就可能相互启发,使思路更加宽阔,思维更加活跃,思想观点相互启迪,往往能触发智慧的火花。在活动中男女同学相互交往,心里交融,也易取得明显效果。如一位班主任发现班级集体唱歌时,精神振作,有的女同学不唱,有的男同学油腔滑调,总是唱不好。于是就组织了一次“革命歌曲演唱”主题班会,由男女生干部共同主持,男女生分坐教室两边,一个一个分别来唱,加上掌声赞许声,群情激昂,最后又来了一个男女生二部合唱,非常成功,收到了从来没有过的效果。

2、利用“异性效应”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的能力。

青春期的男女学生由于性意识的发展,往往非常留心异性同学(特别是自己喜欢的异性学生)的一笑一颦、一举一动,喜欢对异性同学评头论足,同时男女同学又都很重视异性对自己的评价。如某班宿舍卫生总是搞不好,不少学生不叠被子、床铺乱七八糟,老师想了个办法,每个学生都在自己的床上贴上名字,检查卫生时,男同学检查女同学宿舍,女同学检查男同学宿舍。由于谁也不想在异性同学面前丢丑,因此,宿舍卫生大为改观。男女同学在评价对方的同时,塑造自己,完善自己,从而在评价别人中学会评价自己,使自己自我评价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3、利用“异性效应”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由于“异性效应”,青春期的男女学生都希望引起异性的关注,都希望能以自己某些特点或特长受到异性的青睐。如某班外出野餐;第一次男女分席,男孩子你争我抢,狼吞虎咽,一桌菜吃个精光。女孩子在嬉笑打闹中,把一桌子菜也很快的报销了,杯盘狼藉。第二次男女合席,情景大为改观,男孩子你谦我让,大有君子之风度,女孩子温文尔雅,大有淑女之风范。由于“异性效应”,男孩子往往为此激励自己,成绩优异,谈吐文明礼貌,举止潇洒自如,服饰整洁大方,富于勇敢探索精神,具有豁达的胸怀和男子汉的气质。女孩子也不知不觉的对自己提出了要求,学习刻苦努力,举止优美大方,待人温文尔雅,言谈风趣,富有修养。这种相互激励就成为男女同学发展的动力和“促进剂”。

当然男女同学在交往中既要无拘无束,坦诚相待,相互激励,共同进步,又要注意男女有别,适当把握异性之间交往的“度”;同时,老师也要做学生的朋友、贴心人,为学生导好航、把好舵、掌握好方向,才能使异往健康顺畅的进行。

上一篇:浅谈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重视“读”的作... 下一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提高数学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