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说还休画语之

时间:2022-07-22 06:56:09

我们眼下生活的这个时代,在物象腾转欲望纠缠间,个体灵魂的孤寂自抑与集体意识的狂跺骚动,对立而又互感,理性缺失与集体默许的纵容所聚合的种情绪的湍急>中压,动辄导向恶意。消极、无望的负面性的失控,每个人的内心都被撕扯着,震荡着,如同洒落地的玻璃碎片,要复原拼接,几无可能,零零散散,锐利却又脆弱。在当代艺术的生存现状下,这种影响更是深刻侵蚀着本就格外敏感格外脆弱的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当下很多艺术作品,弥漫着充满无力感的迷茫、无法达致平衡、找不到方向的焦躁和戾气。

在看过太多光怪陆离不知所云的东西后,沈俊杰的作品给人种出人意料的安静恬淡之感:他似乎没有勃勃的野心,也不急于要向你宣讲各种糊里糊涂的壅塞观念,更不热衷耸人听闻、博人眼球的怪异形式。

从沈俊杰的很多系列作品不难看出,他是一个对周围环境与心境情绪的关系极为敏感的人,不同的光线、明暗、色调、冷暖等形成的气氛与气场,对他情绪和内心的触动非常之大,但他显然又很善于控制这种波动的振幅,镇定从容地在内心里细细过滤,调试,经由自己体味品赏之后,厚厚地融入个人的情感,再借助经年研磨的技法,很委婉温厚地传达出这种种境象与自己内心情境的融契。所以,从他的景物中,时时处处能看到拟人的情感,或者说,他笔下的景物,已然是另种形式的“他”的实实存在,这种默契,岂不是很妙的物象与人情的一种贴合?也因此,看他的798系列的风景,完全不是冰冷的。老旧的无情物,每帧景致,被感性的笔触或细腻或简明的刻画,因为情感的铺展,它们仿佛带着体温和呼吸似的静静伫立。这种情致,难得地在个男性艺术家的笔下呈现,虽风格不尽相同,却让人想起梵高的《星空》那种难以言喻的感怀,淡然的感伤,幽谧的温情,却又点到为止,不赘言不琐碎,恰到好处的安详与适意。

他的江南风情系列,虽是人物为主体,气韵和技法上却也有与前者的相通之处,闲坐的江南女子评弹的男女艺人,对弈、小坐、吹箫的各色人物,无不是江南市井的闲适惬意的风物,景与人,也融合得如此贴切,虽面目隐去,情韵却凸显,江浙之地的书生意气,淡雅悠游,无不闲在。在这个系列里,艺术家本人的江南情怀和气质表现得尤为明显,在技法上,更多地出现了一种“信手拈来”的国画的写意之风,以西人“笔墨”而现国画之气韵,这二者天然的泾渭沟渠,居然被他貌似不经意间一一化解,浑然天成。非常难得的通透、流畅而又自然生趣。他好像就是在不慌不忙地聊着“家常”,用的语言却随处流露着让人安神心怡得很的淡然意味。

与娱乐圈的风气相似的当代艺术圈里,在很多人声嘶力竭苦斗苦搏寻求出位招数的眼下,如何在这种情势的泛滥弥散中稳住心神就已极为不易。沈俊杰用自己的内敛与沉稳,让我们看到定力的可贵,他以一种“欲说还休”的含蓄与风雅,理性地观照外相与内在的平衡,追索属于自己的独特情感寄托和观念负载的艺术气质与精神。

你的作品有不少系列,可以感觉到,你直在探索各种题材的尝试,现在有没有你最满意最希望长久走下去的线索和方向?

作为名艺术家对自我和周围世界应有深入的思考,并且是多样的。艺术家要以极其个性的眼光和力量未构建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和图式,并创作出凸显艺术家理想情怀和审美情致的作品。这些必须要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才能获得。在绘画技法、材料、题材及观念的表达上,我也直在探索,并力求通过我的多样性的尝试和实践来建立起我的作品意识。我对自己创作的“798风景”、“茶壶”及“江南印象”等系列还是比较满意的,这几个系列的绘画技巧及风格语言基本是致的,这风格的作品将是我长久走下去的方向。

个人觉得你的798系列和江南印象的题材,很能打动人,这两个系列是否也是你自己感受颇深的题材?

这两个系列的作品,跟我在北京和苏州的生活经历有关。我在北方待的时间挺长,那时候北京冬天的取暖大部分都是靠锅炉烧煤,单位、工厂烟囱林立,北京给我的感觉就是灰灰的,而且我们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处处存在着各种制约。我在中央美院进修的时候创作了“都市风景”系列,灰灰的画面,主体是烟囱和交通警示牌。2005年的冬天第一次走进798,首先吸引我眼球的就是那高高的烟囱和破旧的厂房,虽然眼前的景象似乎和现代大都市格格不入,但我感觉很亲切,似乎让我回到我以前的画中。因而在2006年我放弃工作未到宋庄又开始画画了,随后创作了“798风景”系列。

2010年我在苏州油画雕塑院和雨村美术馆工作,在老城区的养育巷瓣莲巷里的清微会所内画画,这个会所始建于宋朝,原先是个道院,古朴雅致,每个月还能在此欣赏到

流的古琴演奏。我也常常跑去茶馆品茶,听“中国最美的声音”评弹,小桥水巷,枕河人家,烟雨弥香、飘渺淡泊,苏州精致安逸的生活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而我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和方式表达对江南的感受,重在“意象”。

你的作品题材多样,但总体的感觉是,它们都显得很温厚很安静,这种含蓄和内敛和你的性格相关么?

我不善言辞也乐于享受寂寞,也许画如其人。

含蓄与内敛并不代表信息的锁闭,从你所有作品而言,你最为关注的是否我们生存的物与人的情境信息的传达?精神的、物质的和人性内核综合构就的种境况?

我出生那年开始,家庭成分也不好,所以我的童年相对来说没有其他孩子幸福。后来当兵、上学、创业,三十多岁开始学画,经历的事情较多,虽然童年的生活经历养成了我不张扬的性格,甘于寂寞与边缘,但我直在探究关注着这个社会和人的生存质量。如“798系列”,我就是想表达现代化的城市里四处弥散的工业发展所带来的压抑和沉闷,还有在这城市里生活的喘不过气的人类。

上一篇:西班牙La Grajera酿酒厂 下一篇:幻与影,庆庆的光之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