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市场抢位“走出去”

时间:2022-07-22 04:57:40

大宗商品市场抢位“走出去”

本轮“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将完成从劳动力输出向资本输出、价格输出的转型。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积极推动其落地,资本市场建设也不例外。

5月上旬,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提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本市场普遍薄弱,特别是金融基础设施发展滞后。资本市场应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包括建设大宗商品区域定价中心,提高企业管理风险能力。

“如果说以往中国‘走出去’更多是劳动力输出并尝试资本输出的话,那么新一轮‘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将完成从劳动力输出向资本输出、价格输出的转型。”有期货界资深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

以期货市场和各类大宗交易场所为代表的中国大宗商品市场,显然将在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和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扮演着更重要的作用。

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商品交易市场约有8万多家,其中大宗商品交易市场 1230余家。

方星海表示,将完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期货产品上市制度,积极推进原油期货上市,逐步扩大商品期货期权品种,持续开展天然气、商品指数等期货品种研究,探索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上市,帮助“一带一路”企业管理风险。

同时,吸引“一带一路”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利用期货市场,继续推动取消有关政策限制,鼓励和支持产业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和管理风险。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研究推进商业银行和其他有关金融机构有序利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支持期货公司为“一带一路”相关客户提供多样化风险管理服务。

在加快推进期货市场国际化进程方面,将提高在“一带一路”区域内的定价影响力,建设大宗商品的区域定价中心。从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原油、铁矿石、天然橡胶等品种开始,逐步引入“一带一路”相关的境外投资者参与国内商品期货交易。支持期货交易所在境外设立交割仓库和办事处,继续推动完善“保税交割”的相关政策。

据了解,中国证监会已与“一带一路”沿线26个国家或地区签署证券合作备忘录,搭建基础性合作框架,并将以此为基础深化证券领域合作。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与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提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然资源丰富,基础设施落后,这将给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

他建议,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将通过输出基础设施建设、协同沿线资源、建立新的贸易规则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方式重构定价规则和货币体系,进而推动以人民币作为大宗商品的定价货币,争取大宗商品定价权。

另一方面,对于大宗商品中远期市场,其介于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是现代大宗商品市场金字塔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塔身部分。这类市场需要有序回归现货,弱化现货市场信息不对称,使得交易价格能够真实反映大宗商品现货的供需状况,增强价格的公允性,进而提升我国大宗商品的定价力。

同r,中远期市场作为场外市场,可以弥补场内市场品种单一的缺陷,满足现货企业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如果场内市场与场外市场可以对接联通,进而研发出多样化的衍生产品,将可以吸引国际投资者参与我国大宗商品衍生品市场。国际投资者在参与交易我国个性化的衍生产品时会影响期货市场价格,使期货市场价格更为权威、公允,进而提高我国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力,助力我国增强大宗商品定价话语权。

上一篇:微软:移动浪潮下一个牺牲者? 下一篇:美联储要缩表,中国央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