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方言的AA式名词重叠式

时间:2022-07-22 02:23:59

[摘要]自贡方言存在大量名词重叠式,主要有两字组式(AA式及其儿化式)、三字组式(ABB式、AAB式)、四字组式(AABB式、ABCC式、ABAB式、“AA儿B”式等)三种。本文重点分析最常见的AA式及其儿化式,首先归纳其构成形式,然后探析其构词作用。

[关键词]自贡方言 AA式 重叠式 名词重叠式

[中图分类号]H1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058-01

自贡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自贡方言属北方方言的西南官话仁寿――富顺片区。重叠是汉语的一种重要构词手段,实质就是在语流中将音节、语素或词重复排列,从而改变其语法或语义功能。普通话中除少数亲属称谓词外,名词重叠式很少,而自贡方言却大量存在,主要有两字组式(AA式及其儿化形式)、三字组式(ABB式、AAB式)、四字组式(AABB式、ABCC式、ABAB式、“AA儿B”式、“AA老老”式等)三种。本文将重点分析自贡方言中最常见的AA式名词重叠式及其儿化式,先归纳其构成形式,再探析其构词作用。

一、自贡方言AA式名词重叠式的构成形式

自贡方言的AA式名词重叠式大多可儿化(除“憨憨”“三三”等少量词语),因而本文将AA式名词重叠式的儿化形式也看作AA式。按其构成语素A的性质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A是名词或名词性语素。该形式最为常见,大多可儿化。可细分为:1.A是名词性语素,A不能单独使用。(1)无子尾式,AA=AA儿。如:凼凼儿、坎坎儿。(2)有子尾式,AA=A子=AA儿。如:盒盒儿、坝坝儿。2.A是名词,A可单独使用。(1)有子尾式,此类词数量不多,AA=A子=AA儿。如:缸缸儿、洞洞儿。(2)有儿尾式,此类词数量较少,AA=A儿=AA儿。如:狗狗儿、桶桶儿。(3)无子尾式,也无儿尾式,此类词数量较多,AA=AA儿。如:草草儿、坡坡儿。(4)有子尾式,也有儿尾式,AA=A子=A儿=AA儿,笔者只发现四例:刀刀儿、虫虫儿、板板儿、苗苗儿。

(二)A是动词或动词性语素。此形式较常见,大多可儿化。如:盖盖儿、锤锤儿、筛筛儿、抽抽儿、刷刷儿。

(三)A是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语素。此形式较常见,部分可儿化。如:瞎瞎、憨憨、乖乖、弯弯儿、香香儿、皱皱儿。

(四)A是副词。此形式少见,大多可儿化。如:偏偏儿、单单儿、光光。

(五)A是量词。此形式不太常见,大多可儿化,部分可构成“A子”子尾式(如:折子、条子)。如:堆堆儿、折折儿、把把儿、本本儿、口口儿、坨坨儿。

(六)A是数词。此形式极少见,笔者只发现了两例:三三、九九儿。

(七)A是方位词。此形式较少见,一般不儿化。如:边边、底底、里里。

此外,需注意两种特殊情况:1.称呼语中的名词重叠式。与普通话说法比较,相同的有“爷爷、哥哥”等;略有不同的有“(阿姨)、娘娘(奶奶)、家家(外婆)、祖祖(第三代长辈的通称)”等;自贡话特有的有“嬷嬷(外孙或三代以下晚辈的通称)、天天(三代以上祖辈的通称)、三三(排行第三的孩子)、幺幺(排行最小的孩子)”等。2.儿童用语中的名词重叠式。这类词多用于小孩儿口语或大人与小孩儿的交流中,多是关于小孩儿的身体、衣着、食物、用具等方面的词语,在自贡方言中大量存在。如:“车车、碗碗、菜菜”等。

二、自贡方言AA式名词重叠式的构词作用

(一)使不成词语素成词。一些不成词语素通过重叠成为可独立使用的名词。重叠后的意义和原来的语素义基本一致,大多有特征上的相似性和关联性。如:须――须须儿、凼――凼凼儿、坳――坳坳儿。

(二)区别意义。重叠后的意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与重叠前的意义一般仍有特征上的相似性和关联性。1.表小称。指事物的体积或容量微小,与普通话中的名词重叠式用法相同,不过自贡方言中的此类词的数量更多。如:妈妈的脚上起了几个泡泡儿。2.表极至义。重叠后含有“最、极”的意思。如:他摔到那个山洞的底底去了。3.表许多义。重叠后含有数量多的意思。如:莲藕一掰开就可以看到丝丝儿。4.表比喻义。重叠后具有比喻意义,这类词数量很多。如:你硬是清不到点点,那个地方你也敢去。5.表昵称。重叠后使用显得更亲切,多含亲昵、喜爱色彩。如:你的手手儿好漂亮哟。6.表轻蔑、厌恶义。重叠后使用,含有轻蔑、厌恶的感彩。如:那几个抢劫犯全是些渣渣。7.表逐指。重叠后具有逐指意义,表示“每一”。如:要过年了,家家都在买年货。8.表遍称。重叠后使用表遍称,可用于泛指。如:去买点水水来解哈渴。9.表借称。重叠后使用具有借代意义,代指某类人或事物。如:要安个家,盆盆碗碗少不了。10.意义毫无关系。重叠前后意义发生巨变,彼此毫无关系。如:你咋子穿个夹夹儿就到处跑哟,太不文明了。

(三)改变词性,改变语法功能。1.改变词性。一些原本不是名词的语素重叠后成为名词,其意义大多变为相关的名物义。如:妈妈的裤子被压起了几个皱皱儿。2.改变语法功能。重叠后受词性和词义变化的影响,在句中充当的成分、位置和语法功能发生改变。如:小明把那些不要的东西全扔到了一个推推儿里面。(由谓语变成宾语)

(四)单纯凑足音节,双音化的手段。单纯为了凑足音节,是双音化的手段和体现,重叠前后的意思无变化。如:“桶桶(儿)、坡坡(儿)、虫虫(儿)”等。

【参考文献】

[1]谭治琪.陇东方言名词重叠式的构形、语法和语义特征[J].语言应用研究,2009(7).

[2]殷润林.自贡方言语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

[3]任永辉.咸阳方言名词的重叠式[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6(3).

上一篇:基于LanStar的局域网教学进程控制分析 下一篇:关于人类学中田野工作的几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