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时间:2022-07-22 01:22:27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要:历史文化遗产是古人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它证明了古展的文明进程和代表了整个时代的精华。中国的皮影从创始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原于西北地区,自清朝传入黑龙江后,成为黑龙江的一种民间艺术。龙江皮影又以自身的艺术特点体现出自己特有的特色;成为民间艺术宝库中最宝贵的明珠。

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 龙江皮影 明珠

近年来,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全国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潮。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有着自己的特色,他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痕迹。中国的皮影艺术更是如此博大精深。特别是龙江皮影将引领皮影戏从传统的民间艺术上创新,独具特色。在过去中吸取创新,诞生了“荧光皮影”、“机器人操作皮影”让我们对未来的皮影事业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我坚信在全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潮中龙江皮影皮、全中国皮影将得到最灿烂的发展。

一:龙江皮影的历史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皮影戏是拥有着两千多年文化历史,标志着中华民族民间艺术的伟大成就是历史的祭奠。 “皮影戏, 虽最早诞生于西汉但发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陕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皮影戏自清朝传入黑龙江后,成为黑龙江的一种民间艺术。通过对老艺术家于九闻先生等人的采访得知黑龙江皮影始源于双城;地处松花江口中游为栗米所迁的渤海之辖区。居住在那的满族旗人,管皮影叫“照条儿“;相信这应该是最早龙江皮影的称呼。直到上个世纪初河北皮影的传入;使得两地文化交融发展。龙江皮影才由最初的“照条儿”,改称为“皮影戏”。1115年女真族完颜阿骨打攻打到白城(现今的阿城)迁都上京府史;定国号为金。当时双城居于上京宁会管辖,是满族人的居住地。直到明万历年间,河北的滦洲皮影发展迅速,传到了辽宁一带;这对当时双城皮影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当时黑龙江的双城、阿城、肇东、太平川、乌拉布(拉林)、已经都有了皮影戏;称为“流口影”但当时的艺术水平不是很高;直到1850年,有几个河北来的皮影艺人来到双城;其中有一个叫张振口和冯兆祥的在双城的正白五屯落户。开始用影倦唱戏,形成了双城西派影。还有郭武生、王大嗓等艺术家没有用影倦称“流口影”,活动于双城东府一带。由于受到多方面文化的交流;双城皮影进步很快。艺术水平也不断的提高。为龙江皮影如今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后双城皮影的发展主要分成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850-1919年,第一阶段的皮影戏除了博老中堂留下的八旗皮影戏外,还有带领河北滦洲皮影传入的张振口和冯兆祥,这些老艺术家是双城最早的一代皮影艺人。第二阶段是1919-1948年;这以期间的双城皮影得到很大的发展。除了皮影艺人到处传唱外、一些农民也会简单的哼唱、有钱人家的孩子还专门去学习皮影艺术。其中最著名的是三清(王连青、王品青、王尚青)三广(郑广成、郑广福、郑广和)和温家三父子(温得发、温玉成、温长淮)。由此可见当时双城皮影的繁荣与鼎盛。这可以称为双城皮影的一个黄金时期。1948年之后,皮影戏的发展更加全面发展并且传往黑龙江省各地。使其蓬勃发展至今;龙江皮影已经有很长的一段历史了!从过去的“照条儿”到皮影戏、再到于九闻老艺术家发明的“荧光皮影”和“机器人控制皮影”!龙江皮影的历史已经形成一颗绚丽的宝石,镶嵌在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中。也正是民间艺术那犹如浩瀚星河,成为艺术创作极为丰富的资源宝库。皮影是中国动画最早的表现形式,包藏了中国人造型的智慧、编故事的智慧。如果把这种智慧应用到现实的生活当中,我们现代的动画艺术是会有着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然而现在民间艺术面临着失传的可能,很多民间皮影艺术的老艺人都找不到接班人;在国家强烈倡导保护文化遗产的大的前提下,民间艺术也即将称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

二:龙江皮影戏的创新和发展

这样的岌岌可危的皮影艺术正在需要我们的挽救和重视。近年来皮影戏主要是以湖南、河北、唐山、黑龙江为主要发展。而湖南的皮影主要以动物戏为主、而河北主要以演唱为主,年代久远、唐山则是以独具特色的唱腔见长、然而黑龙江皮影它不仅传承了老一代皮影的特点,又能够与现代相结合。同时还深受满族旗人皮影的影响,所以故又有人认为满族旗人皮影是龙江皮影的始祖。黑龙江皮影以独特的唱腔造型为今人民所喜爱,在聚集其他皮影的特点之后还敢于开拓创新。从最开始的荧屏后从出来,发明了与现代科技动画相结合的“荧光皮影”。荧光皮影是于九闻老艺术家在2002年广州皮影木偶金狮奖比赛上开拓创新的参赛作品;成为当时参赛作品的一大亮点。在2003年于老艺术又带领学生远赴加拿大比赛;开创了“机器人操控的皮影”这在历史上也是一个突破点;使皮影艺术从人的操控过度到现代化的机器人操控;为龙江皮影史、乃至中国皮影皮影史又增添了绚丽的一笔。

综上所诉,龙江皮影的未来与发展。它传承了最开始的皮影艺术,也在最开始的皮影艺术上开拓创新。黑龙江各大高校即将把皮影戏引入课堂和各地区剧团和剧院,同时还有众多皮影爱好者和皮影老艺人齐力开办皮影艺术工作室。我相信龙江皮影;乃至全中国的皮影将会有一个星光灿烂的未来。

三:结语

综上所诉,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民间艺术皮影戏,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缺少的一颗精巧的明珠。我们有理由相信皮影戏,以龙江皮影为开拓者,将为中国动画业注入生生不息的奇幻想象力,提供富有弹性的起跳平台。这也是一种延续一种保护,更是历史的进程,是对民间美术的一种宣扬。皮影戏的发展与传承也是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保护和对中国未来的动画发展奠定一块有利的基石。也正是通过这种保护才能使皮影戏真正留传下来、真正的被我们保护延续、真正的被我们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真正的被我们把这股“新鲜”的民间血液注入到现代的动画当中、使我们的现代动画可以推上一个历史的高峰,可以拥有一番新的成就。

上一篇:德国的宗教节日及风俗Ⅱ 下一篇:如何切实做好幼儿园园本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