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常态下高校精准就业服务机制的构建

时间:2022-07-22 12:05:04

论新常态下高校精准就业服务机制的构建

【摘 要】 本文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分析了“新常态”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阐述了构建高校精准就业服务机制的内涵及必要性,提出了建立健全精准就业服务机制的具体策略。要做好就业政策解读,实现就业方向精准化;完善就业工作格局,实现就业责任精准化;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就业信息精准化;借助多元化的就业服务形式,实现就业指导精准化;做好就业困难群体摸查监测,实现就业帮扶精准化。

【关键词】 新常态;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服务;机制构建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就业的宏观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虽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新常态给高校毕业生带来了很多新的机遇,但是大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薄弱、高校就业创业服务滞后、用人单位人才过度消费、产业结构改革、经济下行等现象依然存在,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教育部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建立健全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机制,建立供需精准对接服务平台,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的服务者、管理者来说,整合大学生就业服务各要素,采用新媒体技术,构建 “新常态”下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机制,提升广大学生就业、创业质量,是高校面临的新挑战。

一、“新常态”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2016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高达765万人,创历史新高。同年5月,国务院总理在人社部召开就业工作座谈会时强调,必须做好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把促进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受到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复杂、任务十分艰巨,同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新常态也引领着“就业新常态”的走向。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正面临以下几种变化:

1、“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观正在发生变化

随着就业形势和就业机制的不断变化,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职业的不稳定性大大提高,毕业生风险竞争意识在不断增强的同时,职业的流动意识也在不断的增强,主要体现在选择先就业后择业,就业过程中注重个人未来的发展,专业对口问题不再是毕业生就业的首要条件。随着企业管理模式的不断变化,双向选择的招聘模式越来越受大学生的青睐,在择业时大学生变得更加积极和主动,自我肯定的意识也在不断的增强,更加注重自身在职业上的需求,拓展自己的视野,实现自我价值。

2、大学生自我就业创业成为常态,社会对其就业竞争力要求更高

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主要靠创新驱动,而对于毕业生就业问题而言根本出路是市场。国家通过宏观调控,政策扶持,金融体制改革,推动创业向更开放、更高水平、更大众化的方向发展,鼓励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是必然趋势。同时,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创新,而科学技术的创新则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综合素质的要求,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

3、就业创业工作须与网络技术紧密结合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互联网+”技术加入到创新创业队伍,“互联网+”技术在大学生创业工作中的使用将更加普及,在政策解读、信息、指导服务和求职应聘领域会更具便捷性和实效性。例如微信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使用,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就业创业的服务工作,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接受。

二、构建高校精准就业服务机制的群

新常态下,经济形势的变化给就业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必须以“方向精准、责任精准、信息精准、指导精准和帮扶精准”为核心,建立健全高校精准就业服务机制。主张将就业方向精准化,制定精准的就业方向;将就业责任精准化,建立精准的考核制度;将信息精准化,创建完善的信息网络,打造精准的信息平台;将就业指导精准化,针对毕业生的实际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将帮扶精准化,根据就业困难同学的不同情况,精准帮扶,提高就业困难学生就业能力,从而顺利就业。

三、构建高校精准就业服务机制的必要性

1、当前经济大环境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第一,每年就业人数不断增高。从2014年开始,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的人数超过700万,2016年高达765万,创历史新高。未来几年人数仍保持在700万以上,这还不包括每年遗留下来的待就业人数。第二,由于经济下行,产业结构调整使得就业机会减少,特别是传统劳动密集型的岗位需求减少转而向技术应用型的岗位需求增加,这对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和就业地域趋同,使得竞争加剧。例如,每年本校的本科应届毕业生中70%的学生选择最终留在杭州工作,剩下的30%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留在浙江省内工作,如宁波、温州沿海发达城市,只有极少数的同学回到生源地工作。

2、就业期望与就业观念转变不够彻底

毕业生中有业不就的情况较为严重。一方面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日趋增多,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另一方面,毕业生的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择行业、选地区、挑单位、讲待遇。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总是“隔岸观望”,以为适合的工作岗位总在下一个,加大了就业工作的难度。在本校面向用人单位的一次调研中显示,60%以上的用人单位HR认为目前毕业生在就业观念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能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状况,对就业环境、薪金等提出过高的要求”、“眼高手低,工作图轻松,怕吃苦,缺乏从基层干起的决心”。

3、当前的就业工作服务体制与“新常态”下市场需求的契合度不高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市场,所以高校就业工作服务本质是要与市场需求相匹配,而现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并没有很好的做到这一点。如何让毕业生就业能力结构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是现如今高校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4、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高校就业服务工作的改革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大数据在就业工作中的应用,将有效推动就业工作的开展,提升就业服务的个性化水平,加大在就业服务中个、信息分析、预测研判等领域的深入应用。大数据时代,如何在众多繁杂的数据中提升就业数据的信息价值,提高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是我们就业工作的时代要求与挑战。

四、建立健全精准就业服务机制的具体策略

1、做好就业政策解读,实现就业方向精准化

作为高校分管就业的职能部门,要深入解读国务院、中央各部以及省、市地方各级出台的促进就业创业的文件,领会文件精神,了解最新的政策措施并梳理重点和具体要求。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高校自身发展规律的工作要求、工作计划,做到“问题导向”和“政策导向”并重,从而精准工作方向。

2、完善就业工作格局,实现就业责任精准化

学校建立了“学校―学院―学科”两级机构三级管理的就业工作模式,设立了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切实落实“一把手”工程;学院实施院系目标责任制,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与学科专业设置、专业招生计划相挂钩,调动学科教师积极性,完善学校各部门、各学院、各学科教师共同参与、通力合作的就业工作体系;通过定期走访校友企业、建立校友联谊会、向历届校友寄送就业专刊、组织开展优质校友企业专场招聘会等形式,集校友之力,丰富就业渠道。形成以学院为主导,学科为补充,校友共同参与的辐射型全员就业格局。

3、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就业信息精准化

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大力推进以微信公众号为主导的新媒体平台建设。学生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查询海量招聘信息,进行就业相关手续的办理,实现了学生“一人一号、精准推送”的全新就业指导服务形式。在举办招聘会的时候,通过微信扫码入场,学校可以精准地掌握学生参与各类招聘会的动态;也可以将招聘信息以精确到专业、班级、个人或者就业意愿地等要素进行分类推送。

4、借助多元化的就业服务形式,实现就业指导精准化

(1)打造一支专家化的指导队伍,为毕业生提供个性化的咨询。组建一支由参加过BCF培训的教师组成的个体咨询师团队,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平台进行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预约咨询,从而实现“点对点”个性化咨询。

(2)针对应届毕业生的经验缺乏,职业信息掌握有限的情况,学校通过在各学院组织开展“毕业生座谈会”;组织开展浙江省中小企业百日招聘“高管面对面”活动;邀请企业HR进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开展多次就业服务满意度调研、就业意向调研,通过“就业导航月”、“毕业嘉年华”“简历设计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比赛活动,引导毕业生科学规划,理性就业,不断完善自身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

(3)开展企业专场招聘会。学校毕业生办公室积极承担起牵线搭桥的任务,把企业特别是高层次的企业“请进来”,企业根据自身的职位要求进行招聘,从而达到企业-学生双向选择。

5、做好就业困难群体摸查监测,实现就业帮扶精准化

建立了以院系为主导的毕业生犹就业监测系统,做到一对一帮扶,个性化指导,重点培训,优先推荐。通过分类指导、技能培训、心理咨询等方式开展就业帮扶工作,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个性化的帮扶计划,优先推荐在各类就业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困难毕业生群体;积极组织经济困难生、少数民族等毕业生参加各类招聘会及企业实训、实习,尽可能提供就业岗位信息,提供必要就业资金,做好特殊群体就业帮扶工作。

在新疆籍少数民族集中的几个学院,学院也更加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第一,对新疆籍学生展开一对一的就业咨询和指导;第二,为每位新疆生配对内地学生,从专业课程及就业能力等多方面展开结对辅导;第三,完善导师制,关心学生就业进展,利用导师资源为学生拓宽就业平台;新疆籍的少数民族毕业生因各种原因在毕业时还是处在待就业状态的,学校在学生毕业后持续关注其就业问题并给予帮扶。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要求建立健全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机制[N].中国教育报,2016-04-02.

[2] 麦可思研究院.2016 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3] 荆德刚.新常态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与任务[J].中国高教研究,2015.12.37-40.

[4] 王美丽.大数据时代高校精准就业服务工作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6.6.84-88.

[5] 汪立夏,苏红,赵敏.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工作思考与建议[J].教育与职业,2016.7.66-68.

[6] 何星舟.高校创业教育的问题与改革探索[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85-88.

[7] 陈学军,彭江兵.论“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建构[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24.34-38.

【作者简介】

张 洋(1988-)男,安徽芜湖人,硕士,浙江工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干事,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发展教育.

孙艳燕(1982-)女,浙江杭州人,硕士,浙江工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

上一篇:花城看花,回到中国人的精神原点 下一篇:历史上宁绍平原地区的开发和环境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