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企业筹资活动风险过程中的内部控制

时间:2022-07-21 09:49:32

解析企业筹资活动风险过程中的内部控制

摘要:筹资风险,指的是企业因借入资金而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筹资风险。现代企业主要筹资方式的一种是负债筹资,这种筹资方式也是企业普遍采用的。有负债就会有相关筹资风险,因此,防范因负债而引起的风险是每个企业都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一般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实现财务管理目标。企业为了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进行筹资,必然会增加按期还本付息的筹资负担,由于企业资金利润率和借本文从内控角度分析了筹资风险的成因,并从优化资金结构、合理调度资金等方面提出了防范企业筹资风险的若干措施。

关键词:企业;筹资风险;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2

一、引言

筹资风险的内涵筹资风险一般指与企业筹资相关的风险,一般是指由于资金供需问题、宏观经济环境等变化因素的,企业借入资金筹集给财务运行带来的不确定性。它有负债筹资造成企业持有者减少收益的可能以及负债筹资可能造成企业资金匮乏甚至破产的风险两层含义。按照不同的筹资风险成因,负债筹资风险可以分为收支性筹资风险和现金性筹资风险。现金性筹资风险指因为流入现金、短缺现金的结构期间与债务的期限结构不相匹配而导致的一种支付风险。其根源产生在于企业不当的理财方式,使现金执行不力或预算安排不妥造成支付危机。此外,在不合理安资本结构排、搭配不好债务期限结构时也会引发企业在某段时间的偿债高峰风险。收支性筹资风险指企业在支高于收的情况下形成到期无力偿还本息债务的风险,这种风险具有整体性。

二、筹资风险的含义企业筹资风险的含义

企业筹资风险也就是一种筹资风险,是资金的借进的企业带来不确定性给财务成果。大多数企业资金的筹集就是为了使生产规模扩大,让经济效益得到提高,从而使财务管理得以实现目标。企业进行筹资为了取得的经济效益更多,筹资因为要按期还本付息,所以负担必然会增加。由于都各种因素都具有不确定性,比如企业借款利息率和资金利润率,从而会造成借款利息率低于或高于企业资金利润率。

如果企业有正确的决策,具备有效的管理,就可以让其经营目标实现。但立足于市场经济的基点,也随着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日益激烈的竞争在企业之间的鼓动,都能够成为失误决策的原因。失当的管理措施,使得资金的筹集使用具有不确定性的效益,由此筹资风险便产生了。

三、基于内控角度的企业筹资风险成因分析

1.负债筹资风险的内因

筹资方式目前不能够正确地选择,我国企业主要采用有发行股票、商业信用、融资租赁、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等筹资方式。筹资方式的不同在时间的差异各自的优点与弊端也不同,如果不恰当地选择,企业的额外费用就会增加,企业应得的利益就会减少,企业资金的周转也会受到影响,逐步形成了财务风险。

2.不合理的资金结构:

不合理的资金结构,企业过高负债率的资金结构,不但使企业的偿债能力受到影响,还会改变自有资金收益率或每股收益的变动程度。相对来言,负债率资产更能够大概体现与资金结构相关的筹资风险。它不仅是一种理财不当造成的支付风险,更主要是由于企业经营不当造成的净产量总量减少所致。出现收支性筹资风险不仅将使债权人的权益受到威胁,而且将使企业所有者面临更大的风险和压力。因此它又是一种终极风险,其风险的进一步延伸会导致企业破产。

四、基于内控角度的企业筹资风险的规避

1.企业内部预计问题

企业资金运转是一种筹资活动,也是整个企业经营活动的基础,因此需要充分估计筹资成本潜在风险,才可以让筹资操作实行。 资金筹集来源主要有如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借入资金;如发行股票、留存收益和增资等所有者投入资金的两大类,因此根据企业的特点进行适合的筹资渠道选择,是企业考虑的首要问题。

所有者投入资金的风险即股东方回收投资的风险。作为股东方主要有两种投资目的:收益性投资和战略性投资。前者对内部报酬率和投资回收期都有较高的要求提出。因此企业必须要从这两点的预期实现水平上考虑融资,;后者作为股东方战略的需要和整体规划布局,能够忍受企业较长的投资回收期和前期的亏损,但其投资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2.借入资金的风险

借入资金包括长期借款、发行债券、短期借款等,主要表现为产生以下几点风险的因素。 企业借入资金利息率与投资利润率的风险不确定性。由于企业不确定借入资金利息率与投资利润率,当企业的借入资金利息率低于投资利润率时,企业财务杠杆的作用会使使用借入资金收益。但是当企业的借入资金利息率高于投资利润率时,借入资金的使用会对企业造成亏损,会因严重的资不抵债而破产。

筹集资金时,企业增加利率会使企业的资金增加成本,企业经营成本的负担越发增多,因此企业所面对的筹资风险较大。自有资金与借入资金的比例,以及长短期借款的比例等是负债结构。如果借款利息率高于投资利润率,企业越多负债,企业就越少权益资本收益率,甚至在严重时出现亏损。

3.第企业经营活动预期的实现情况

企业的借款需要投资活动或经营活动形成的现金去偿还净流入,因而如果经营活动达不到预期或者失败,将在遇到偿还本金和利息上的困难,甚至会因资不抵债破产。此外由于日元、欧元等有较频的汇率波动,属于波幅较大类币种,因此选择贷款币种时,一方面考虑外币本身的贷款利率,同时应尽量避免日元和欧元的贷款,以此规避外币的风险。所以还有借款币种差异的风险,主要风险是汇率,汇率风险主要指的是企业经营货币收入不匹配与外债偿还债务货币的支出币种,在未清偿外债债务前,由于汇率浮涨而产生增减偿债成本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升值支出货币或贬值收入货币导致借用外债单位的增加偿债成本。

五、基于内控角度的企业筹资风险的控制和调整

1.企业首先应该树立风险意识

面临各种风险企业在经营中都是难以避免的,因此从业人员和管理企业的人都必须树立防范风险和发现风险的意识。在日常工作中要保持明确且科学的警觉性来预测、防范风险,并应对风险采取有效的措施,尽量降低给企业带来风险造成的损失。

2.建立风险管控制额度

企业由自身情况出发,来制定控制筹资风险管的额度,在其中对岗位划分职责和筹资额度要作出具体规定。制度建设中主要应该考虑企业战略和规划目标以及筹资的方式,和是否一致于公司的战略目标等因素。

3.利用财务分析对企业筹资风险进行管理

流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负债和流动资产的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为其计算公式。这项指标是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反映,越大的流动比率阐述了企业有越强的短期偿债能力,但是如果过大,说明企业没有充分利用资金,这就是第一点,流动比率。 指资产和债务、净资产之间的关系是负债比率,他体现了企业偿还债务能力,包括产权比例、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等,这是第三点,负债比率。

第一,加强管理现金流动。首先要对收付款项加强管理,应收账款周转期尽量缩短,对于各项应付款项提前做好资金使用计划,保证付款资金的及时性,同时尽量减少贷款额度,延迟贷款日期;同时要充分考虑利息支付账户的充足性,以此保证公司银行的信用度;对于到期贷款,提前做好还款计划等等。在付款过程中还可适当辅以其他金融工具,因此降低公司的资金成本。

第二,利用财务杠杆系数衡量财务风险的大小。适度利用财务杠杆系数会给企业带来财务杠杆利益,但是如果举债过多,会增加财务风险。因此应密切关注财务风险的大小,利用财务杠杆系数对其进行衡量,并进行有效控制贷款应用项目后续跟踪管理。对于项目贷款,要对其项目进行定期的后续评价,一旦其经营形势或有充分证据证明其已经严重偏离项目的预期或将超过企业可以承受的压力,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如确实无法阻止项目经营的进一步恶化,应即刻终止该项目,以此避免给股东方或企业造成进一步的损失。

结语

企业正常经营行为的一类是筹资活动,它充分地调动了企业的内控管理作用。能够使筹资活动中的风险有效地降低,快速稳步促进企业发展。本文介绍了企业筹资活动的存在的风险和概念,筹资风险的成因从内控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调节企业筹资活动利用内控管理方式的有效措施。财务存在风险因素对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影响重大。它给企业在盈利时,既可以带来财务杠杆的正面效应,使一定百分比利润提高的情况下,股东的权益提高得到更大程度,从而实现股东最大化利益的现代企业目标。与此一致,它也可以当企业下降利润时,因存在固定支出而带来的财务压力更大给企业,从而提升企业的破产风险和财务风险。总的来说,对一个企业来说,存在财务杠杆是一把“双刃剑”悬在头顶。财务杠杆如何使用并控制好,使财务杠杆降到消极效应最低,以最大的限度取得这个财务问题锁定喊声的积极效应。

参考文献:

[1]任秀梅,王国增.创造价值现金短缺型企业筹资内部控制关键点研究[J].会计之友,2009,02.

[2]张明瑜.企业筹资活动的内部会计控制问题[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05.

[3]许海燕.论企业筹资方式与筹资风险 浅谈内部审计风险及防范机制[J].甘肃农业, 2006.01.

[4]常志平,蒋馥;风险投资者持股比例对风险企业IPO的影响[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3.02.

[5]邵标.浅析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规避[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9辑)――第十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9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

上一篇: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信息化运用分析 下一篇:浅谈房地产企业项目竣工内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