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腐食品的采购风险分析

时间:2022-07-21 09:07:36

易腐食品的采购风险分析

摘 要:在采购的过程中,风险是无法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一定手段和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和规避采购的风险。本文主要从易腐食品采购风险的定义、特性、风险的内容来说明。在采购风险防范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控制采购风险有不同的类型。

关键词:易腐食品;采购;风险分析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一、易腐食品采购风险的定义

采购风险通常是指采购过程可能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包括人为风险、经济风险和自然风险。易腐食品的采购同样也具备一般商品采购的风险。比如,易腐食品的供应产能下降导致供应不及时;采购时易腐食品的生产和流通预测不准导致采购的易腐食品难以满足生产要求;国外的易腐食品价格波动的影响,采购人员的能力和职业道德的缺失等等。这些情况都会加大采购的风险。

参考采购风险的定义,我们可以把易腐食品采购风险定义为:它是指企业或者个人在一定的条件下从易腐食品供应地获取易腐产品或服务作为企业或个人的生产、生活资料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人为与非人为的风险。生产企业采购侧重于为维持企业正常运转而寻求从外部输入资源的过程;而易腐食品消费环节采购侧重于消费者的对品质的追求。

二、易腐食品采购的特性

易腐食品的采购主体一般主要是政府、企业单位、连锁超市、餐饮酒店、食品生产企业。对于政府和事业单位主要是要解决员工福利或是饭食,一般采购后会马上消费掉,较少的储存;而生产企业单位主要是为了资金周转和商品的销售,进来的原料一般要经过处理或是储存后,才能投入使用中。易腐食品储存的过程时间比较长,很容易发生损失和变质。

由于易腐食品本身具有易腐性、易损性和量大分散性的特点,使得采购易腐食品具更大的风险性。主要表现在易腐食品质量差别比较大,原产地和种植情况不容易有详细的了解,这些使得采购人员很难辨认易腐食品真正的品质。易腐性使得易腐食品采购应该在短时间完成,采购后应该在储存、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做好保管工作。

易腐食品物流的特点是:易腐食品物流量大;易腐食品物流的运作具有相对独立性;易腐食品物流点多面广; 加工增值是易腐食品物流的重要内容。而对于大宗易腐食品的采购来说,则是具有采购量大、季节性强、损耗率高、集中性强等特点。

在供应链模式下,大宗易腐食品采购相比较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风险低、技术性强、伸缩性、统一集中性以及规模性大,并且采用面向用户采购和直接对接的采购方式,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采购方式能够降低产品的采购成本,保证产品的质量。易腐食品收购商和农户都可以作为连锁经营企业的大宗易腐食品供应商。供应链模式下的连锁经营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将成为协同与合作的伙伴关系,围绕企业采购相关的领域,与供应商建立双赢关系,强调共同分享信息,特别是通过农户和企业的直接合作和协调,对于建立相互信任关系,降低交易和管理成本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采购风险的具体来源与内容

(一)从企业采购风险来源角度划分

从企业采购风险来源角度进行划分,采购风险可分为内因型风险和外因型风险两大类。具体如下:

1.内因型风险

内因型风险是指由采购主体自身因素和采购管理内部因素所引起的风险。内因型风险主要包括计划风险、存量风险、验收风险和责任风险。

计划风险。首先,为制定采购计划所进行的调查预测存在偏离实际情况的可能性。其次,采购主管的计划管理技术和方法不太科学。

库存风险。一般的以易腐食品作为原料的企业,原料的需要量都是很大的,这就使得很难确定实际的需要量究竟是多少。易腐食品采购量过少不能及时满足生产的需要,造成缺货损失而引发的风险,易腐食品采购过多,会造成易腐食品的积压,导致易腐食品丧失其使用功效,使企业蒙受几乎是全部的损失。

验收风险。①在数量上缺斤少两,这是由于验收人员责任心不强或计量器具不准确;②在质量上鱼目混珠,以次充好,用于加工制造过程中,则会引发产品质量风险;③在产品品种规格上常常隐瞒产地,不合规定的产地和等级要求。

责任风险。在制订计划、选择供应商、洽谈价格、合同签订、验收入库等环节中,存在许多责任风险。

2.外因型风险

外因型风险源于外部环境因素,这种风险主要来源于供应商和采购主体自身难以避免的风险因素。外因型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意外风险。易腐食品采购过程中,由自然灾害如暴风暴雨、洪水等和意外事故如火灾等因素造成的风险就是意外风险。

价格风险。物资采购中价格风险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供应商操纵投标环境,在投标前串通一气,抬高价格,使采购者蒙受损失;二是当采购者认为价格合理情况下,批量采购,但不久该种物资可能出现跌价而引起采购风险。

合同欺诈风险。以虚假的合同主体身份与他人订立合同,以仿造、假造、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为合同担保。现在有人利用网络诈骗,在网上易腐食品相关信息等到,你把款项(一般是部分)、担保财产给付以后,卖主会不翼而飞。

质量风险。在产品品种规格上常常隐瞒产地,不合规定的产地和等级要求。从而给采购方的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并给用户造成经济损失以及人身健康损害的可能性。

技术进步风险。技术进步风险在易腐食品采购中主要体现在:某种原材料采购后因技术进步而发生变换,导致原有原材料弃之不用或是有更便宜的替代品而贬值。

(二)从采购交易过程中的风险来看

从采购交易过程中的风险来看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风险:

1.政治风险:对于地区的易腐食品采购,由于地区的社会环境和政府政策等导致的拒付货款等造成了企业的采购合同或是交易的终止。对于国内的易腐食品采购,主要是政府临时政策的变动,一些地方政府或部门的违规行为,导致了交易期的延长和终止都会加大企业采购易腐食品的成本。国外的情况主要是受出口国家的政局、外汇和商业政策等方面的影响。

2.绿色壁垒风险:主要是农药超标、来自动物疫情等地区、生产过程有污染、设置贸易壁垒等导致的封关、拒收货物、拒付货款等。这里的易腐食品尤其易受农药和流行病疫区的影响往往导致采购风险。

3.商业与法律风险:进口商破产或诈骗。其中包括了法律风险。法律风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国内法律是否完备,执法不公正,合同相对人失信、违约、欺诈,等;二是企业自身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规则和条款认识不够;三是对国外的法律法规条款和法律环境认识不足。易腐食品采购有很多企业很少考虑法律因素,由企业自身原因引起的风险比例较高。

4.外汇风险:信用证诈骗,或利用信用证上的一些软条款来拒付。由于现在为了方便、节省费用、取得竞争优势、扩大进口,没有考虑国际外汇市场的变动导致企业的结算方式更加有利于商品买主。

5.采购信息不对称。只有掌握足够的信息才能在采购活动中多办事少花钱,但由于易腐食品采购的人员有些是外行或者面临的信息量比较大,对信息的掌控能力不高,导致采购风险的产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商品产地信息掌握不准确。易腐食品采购大部分集中在少数地方,我国地域广,品种和品质多而杂。在组织采购时,采购人员往往摸不清最基本的信息情况,这就会受制于供应商和有限的产地。二是对市场的需求信息不准确。农产品市场信息复杂多变,对易腐食品生产者有较高的要求,由于他们对市场信息不够了解,必然会导致生产供需不匹配,加之对销售末端消费信息的不了解,很容易影响到易腐食品采购人员对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品种的采购。

四、小结

由以上可以看出,易腐食品的采购有其独特的规律,在考虑商品性质不同的同时也要考虑不同的交易模式和不同企业所面临的商业环境。能够正确地认识到采购风险的来源与产生原因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地分析并采取一定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王兵, 徐小斌, 郑洪帖. 基于供应链的采购管理[J]. 商业研究, 2002(5).

[2] 林朝朋, 谢如鹤, 许晓春, 潘国玉. 供应链模式下连锁经营企业大宗农产品采购优化研究[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8(3).

[3] 金锡万. 企业采购存量风险的控制策略[J].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1).

(本文审稿 李耀宗)

上一篇:小议新旧《医院会计制度》中固定资产核算的变... 下一篇:中国能源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分析与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