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梅花鹿的养殖技术

时间:2022-07-21 08:17:30

南方梅花鹿的养殖技术

中图分类号:S8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08)06-0032-03

梅花鹿在动物分类上是属于脊索动物门(Chokdate)、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哺乳纲(Mammalia)、真兽亚纲(Eu-theria)、偶蹄目(Artiodactyla)、反刍亚目(Rumminantia)、鹿科(Cervidae)的动物。鹿茸具有补精髓、壮肾阳、健筋骨的保健功效。《中药辞海》中对鹿茸的描述是鹿茸性温,味甘咸,归肝、肾二经。现代研究表明,鹿茸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如增强体力,改善造血功能,促进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另外。鹿胎、鹿心、鹿血、鹿鞭、鹿尾、鹿筋、花盘等都可用作中药材或保健品原料:鹿肉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带有野味性质,深受人们喜爱;鹿皮是良好的皮革工业原料。数千年来,鹿一直被人类猎取和驯养,如今野生种群数量已降到濒临灭绝的边缘。为保存物种,国家已将梅花鹿和马鹿等分别列为一类和二类保护动物,并相继建立了一批有一定规模的国有鹿场,成立了科研院所,从事鹿业科学研究,培养鹿业人才。梅花鹿是经济价值很高的食草动物,食性广泛,能采食多种植物,且适应性强,容易饲养。梅花鹿养殖是我国北方地区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门路之一,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无霜期长,梅花鹿青粗饲料来源丰富,采收方便,饲料成本低,有着比北方地区更优越的饲料条件,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驯养,在我国南方地区引进并成功地驯养了高生产性能的梅花鹿,下面就谈谈笔者对南方梅花鹿养殖技术的一点看法和建议。

1、鹿饲养管理的一般原则

1.1青粗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

鹿属草食性反刍动物,应以饲喂青粗饲料为主,根据不同季节和生长阶段,将营养不足的部分用精饲料补充。实践证明,鹿的食性很广,能采食乔灌木枝叶及多种植物,也能采食各种农副产品及青贮饲料。对于这样广阔的饲料来源,应该充分加以利用,有条件的地方尽量采取放牧、青刈等形式来满足其对营养物质的需要。而在枯草期或生茸旺期可用精饲料加以补充。这样既能广泛利用粗饲料,又能科学地满足其营养需要。配合饲料时应以当地的青绿饲料和粗饲料为主。尽量利用本地价格低、数量多、来源广、供应稳定的各种饲料。这样,既符合鹿的消化生理特点,又能利用植物性粗饲料,从而达到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1.2合理搭配饲料,力求多样化,保证营养的全价性

人工驯养的鹿类,还具有一定的野性,给饲养试验带来不少困难,国内外尚未拟定出鹿的饲养标准。但近些年来,国内很多鹿场摸索出一些鹿主要成分的需要情况,可供养鹿实践参考使用。因此,为了提高鹿的生产性能,应依据本场鹿的种类、年龄、性别、生物学的不同时期和饲料来源、种类、贮备量、质量、鹿的管理条件等,科学合理地搭配饲料,以满足茸鹿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做到饲料多样化,保证日粮的全价性,提高机体对营养物的利用效率,是提高鹿茸产量的必备条件。同时,饲料的多样化和全价性,能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增强鹿的食欲,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提高饲料利用效率。

1.3坚持饲喂的规律性

鹿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其采食、饮水、反刍、休息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也要遵循这一规律。每日定时、定量、有顺序地投喂饲料,使鹿建立稳固的条件反射,有规律地分泌消化液,促进饲料的消化吸收。目前鹿场多实行每昼夜饲喂3次,自由饮水终日不断的饲喂方式。先投精料,吃完后再投粗饲料。鹿在饲养过程中,严格遵守饲喂的时间、顺序和次数,就会给鹿形成良好的进食规律,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生产力。

1.4保持饲料品质、饲料量及饲料种类的相对稳定

养鹿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不仅表现在公鹿生茸和母鹿繁殖,而且也表现在营养需要和消化机能上。季节不同,鹿所采食的饲料种类也不同。因此,饲养中要随季节变更饲料。鹿对采食的饲料具有一种习惯性,瘤胃中的微生物对采食的饲料也有一定的选择性和适应性,当饲料组成发生骤变时,不仅会降低鹿的采食量和消化率,还会影响瘤胃中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繁殖,进而使鹿的消化机能紊乱和营养失调,因此,饲料的增、减、变换应有一个相适应的渐进过程。这里必须强调的是精料量的增加一定要逐渐进行,谨防加料过急,引起消化障碍,导致在以后的很长时间里吃不进精料。在增加饲料时最好每4~5d加料1次,每次加50~100g。减料可以适当加大幅度。

1.5充分供应饮水

水对饲料的消化吸收,机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和代谢,整个机体生理调节均有重要作用。鹿在采食后,饮水量大而且次数多,因此,每日应供给鹿足够的清清的饮水。夏季高温时要加大供水量,冬季以饮温水为宜。要注意水质清洁卫生,经常刷洗和消毒水槽,以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1.6合理布局与分群管理

应根据鹿场规模与圈舍条件、鹿的性别与年龄等进行科学合理布局和分群。一般在生产区内公鹿舍占上风向,母鹿舍占下风向,幼鹿居中,避免配种期母鹿气味刺激生产群公鹿而引起顶斗和伤亡。

根据鹿的种类、性别、年龄、健康状况、采食速度等进行合理的分群,避免混养时强欺弱、大欺小、健欺残的现象,使不同的鹿只均得到正常的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发挥和有利于病弱鹿只体况的恢复。一般成年公鹿群25-30只,成年母鹿群20-25只,育成鹿群30-35只,幼鹿群35-40只,每群各占一个圈舍。

1.7保持安静和加强鹿的驯化

人工驯养的鹿,无论生活习性,还是生理机能上都多少保留着野生动物的特点,遇到较大的刺激就会惊慌、莽撞,甚至越墙逃窜,常造成鹿只伤亡。因此,日常养鹿工作中,要保持舍内安静,饲养员进出圈舍动作要轻、稳,更不要大声喧哗,尽量避免不良因素的侵袭。

鹿的驯化可减小鹿的野性,降低其对环境刺激的敏感性,对人产生信任感,通过建立条件反射,使鹿听从指挥,从而实现对鹿群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根据驯化的目的和要求不同,鹿的驯化可分为基础驯化和放牧驯化。基础驯化的目的是为了便了对鹿的管理和生产,使鹿群小怕人,对外界刺激不惊慌、不炸群、能听懂一定的口令,建立起正常的条件反射,能与饲养员建立“信任”关系,便于饲养员对它进行饲养管理。放牧驯化是在基础驯化成熟的基础上,使鹿群建立更复杂而稳定的条件反射,要求鹿群在野外能听从放牧员的指挥,不逃离鹿群,并能自动归场。

2、梅花鹿不同生理阶段的饲养管理

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气候环境和北方地区有较大的差别,梅花鹿在不同生理阶段的饲养管理也不尽相同。

2.1公鹿的饲养管理

饲养公鹿是为了不断提高鹿群健康水平,生产优质高产的鹿茸,培育出旺盛、品质优良的种公鹿,繁殖优良 后代。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保证公鹿有良好的繁殖体况和种用价值,延长生产年限。

公鹿的饲养管理要根据鹿茸生长期、配种期、冬季恢复期这3个不同的时期来进行。在我国南方地区,鹿茸生长期为2月下旬至8月中旬,配种期为8月下旬至12月上旬,冬季恢复期为12月中旬至翌年2月中旬。

2.1.1鹿茸生长期的饲养管理 鹿茸是养鹿的主要产品,因此这个时期的饲养管理直接影响着鹿茸产量和质量。这一时期为公鹿角盘脱落和长茸时期。此期代谢旺盛,体重增加,鹿茸的生长速度快,必须供给充足的营养。在长茸期间,饲料中交替添加钴胺素和畜用生长素,可提高鹿茸产量。每次要定时定量饲喂。合理搭配饲料,力求饲料多样化。日粮的参考配方如下:精料2.0-3.0kg,料2.0-3.0kg,青粗料3.0-4.0kg,石粉或骨粉30g,食盐25g。精料中豆饼占45%-50%,玉米占30%-40%,麸皮占10%。实践证明,精料的蛋白质水平以23%为宜,按8%的比例添加鱼粉能显著提高茸产量,饲喂应先喂精料后喂、青粗料,每天喂3-4次并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每天对鹿舍、运动场、饲槽、饮水池等进行清扫,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在炎热的季节,应增设浴池或淋浴设施,以防暑降温。还应注意捕杀蚊虫和苍蝇。此期可根据体质情况分群饲养,一般以20-30头左右为一群。并做好生产记录(包括角盘脱落日期、鹿茸生长情况等)。在确保鹿茸产量和质量的前提下,把握好收茸时间。

2.1.2配种期的饲养管理 这一时期种公鹿旺盛,食欲显著下降,能量消耗大,故需选用适口性好、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饲料和幼嫩青饲料等。饲料要少而精,配合应尽量多样化,每天定时饲喂3次。口喂精料1.2-1.6kg,料1.0-1.5kg,青粗料2.0-3.0kg。精料由豆饼、鱼粉、麸皮(有条件的加鸡蛋、奶粉)组成,并配给一定量的骨粉或磷酸氢钙,以使种公鹿产生优良的和保持旺盛的配种力。也可同时喂给催情料,如大葱、胡萝卜、大麦芽等。为促进性细胞的充分发育,要让种公鹿有充分的运动和充足的光照。此外,要特别注意种公鹿群的安全问题,最好配备专人看管。①细心观察,制止激烈顶斗。可在锯头茬茸时,注射CA增茸素。以达到增产再生茸和让种公鹿安静的双重目的。②控制饮水。为避免种公鹿在争斗后突然大量饮水影响健康,可在水槽中设置障碍物,使饮水速度减慢。

2.1.3冬季恢复期的饲养管理 入冬后为休整复壮期。配种后公鹿体质瘦弱,外界气温又低,饲养管理的重点是增膘复壮,以利于换毛和长茸。饲料应给予富含淀粉、矿物质和蛋白质的饲料,加大玉米、稻谷、豆类饲料的比例。参考日粮组成如下:日喂精料1.2-1.5kg,料1.0-1.5kg,青粗料2.0-3.0kg,骨粉25g,食盐25g。增加饲料或更改配方要逐渐过渡,切忌骤增猛减或突然改变。精料每天投喂3次,并在夜间补饲一次粗料,以促进公鹿的反刍。白天青料可自由采食,冬季最好饮温水。鹿舍要防寒、保暖。老弱病鹿应单独饲养,及时查找病鹿病因并对症治疗。清除圈内积雪,鹿床上铺上垫草。

2.2母鹿的饲养管理

根据母鹿在不同时期的生理变化及营养需要等特点,可将母鹿的饲养时期划分为配种期、妊娠期、哺乳期3个阶段,9月中旬至11月中旬为配种期,11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妊娠期,5月中旬至9月上旬为产仔哺乳期。

2.2.1配种期的饲养管理 母鹿的配种是获得养鹿效益的关键。一般9月中旬至11月中旬为配种期,这一时期要喂给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类等营养丰富的饲料,以保证母鹿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提高受胎率。配种前应调整母鹿,清除不育、年龄过大、有恶癖、疾病等无饲养价值的母鹿,重新组织繁殖群,母鹿膘情保持中等。每天每头喂精料1.0-1.5kg,粗料2.55-3.50kg。精料组成:豆饼35%、玉米面50%、麸皮15%、食盐25g、骨粉30g,并适量补给大麦芽、胡萝卜、大葱等有催情促孕作用的饲料。对配种母鹿应分群管理,专人看管,一个期2-3次。多采用自然方式,其方法有单公配群母法(1:25-30)、群公配群母法(1:3-5)和单公配单母法3种。实践证明,单公配群母法效果最好。

2.2.2妊娠期的饲养管理 母鹿配种后进入怀孕期,在这期间,母鹿的食欲好,采食量大。这是因为在怀孕期间除母体摄取所需的营养物质自身消耗外,还需供应胎儿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要,必须加强饲养管理,才能使胎儿正常发育并获得产后较好的泌乳能力。在怀孕前、中期多供给青饲料,后期多供给体积小、优质、适口性较好的精饲料,不得饲喂发霉变质饲料。每天每头喂精料1kg左右,粗料2.25-3.35kg。公母鹿分开饲养,不要惊吓或强行驱赶母鹿,要防病防流产。孕期为240d左右。此期还应加强运动,每天不低于2h。保持圈舍清洁干燥。

2.2.3哺乳期的饲养管理 从5月中旬分娩至9月上旬为哺乳期,历时3个多月。为保证母鹿能分泌品质优良的乳汁来哺育仔鹿,饲料中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D和矿物质磷、钙等。精料每天喂3次,约1.2-1.5kg。其中豆饼占40%-50%、玉米面45%-50%、麸皮10%-15%,并加入鱼粉40-70g,盐25g,骨粉15-20g。青粗饲料可让其自由采食,同时保证充足的饮水。做好圈舍的清洁消毒工作,注意观察母鹿分娩,发现难产,及时助产。发现母鹿恶癖如咬仔、扒仔、弃仔、咬尾和舔肛等情况要及时处理。

2.3幼鹿的饲养管理

2.3.1哺乳期 只有对仔鹿科学饲养,才能提高鹿群质量,保证全活全壮。母鹿进入预产期后,应有专人值班守护接产,防止母鹿吞食胎盘,也有利于仔鹿的存活。仔鹿产下后,应将仔鹿身上的黏液擦干,或让母鹿舔干,让其尽快吃上初乳,然后编剪耳号。可自然哺乳,也可以人工哺乳。也有将仔鹿集中饲养,定时放回母鹿群喂乳的,可酌情选用。人工哺乳也必须让仔鹿吃到初乳,可采用母鹿初乳或牛初乳,也可人工用鲜牛奶、鲜鸡蛋、鱼肝油、食盐、葡萄糖调配成初乳。人工哺乳的乳汁要煮沸消毒,喂时要定时定量。人工哺乳仔鹿有的吮尿,防治方法;一是将吮尿仔鹿单养;二是给仔鹿穿上“裤衩”。为防止仔鹿拉稀,可在乳汁中加入适量的抗菌药物。随着仔鹿日龄的增大,食量要增加,30日龄后要喂鲜嫩饲料,并逐步补喂精料和粗料。要在母鹿舍内设立护仔栏、补饲槽,及早补饲,使其消化器官尽早得到锻炼。精料可用煮熟的豆类、花生、玉米面和麸皮,青料可用嫩树叶、嫩草、菜叶、鲜豆秆叶等。要注意及时撤走剩食,以防止剩食变质引发仔鹿肠炎,保证充足清洁的饮水。到仔鹿体重达25kg时即可断乳。

2.3.2离乳期 至8月底9月初,仔鹿断奶后的头几天,饲料应逐渐更换,不要突然改变。仔鹿在断奶前后容易感染痢疾,应加强预防,以提高仔鹿成活率。

仔鹿断乳后2-3d内可能会呜叫不安,影响采食,要注意多投喂一些仔鹿喜欢的饲料。可采用如下配方:煮熟的黄豆和玉米各O.1-0.2kg,麸皮0.2kg,食盐和贝壳粉各10g。分3-4次投喂,每日增加O.05kg,加至0.65-0.75kg时即可。青料选用青嫩的树叶或青草,让其自由采食。为减少仔鹿紧张情绪可将母鹿拨出,让仔鹿留在原圈舍;或在仔鹿群中放几只温顺的母鹿,起稳群作用。此期饲养员要多接触仔鹿,饲喂时应呼唤仔鹿,以达到人鹿亲和目的,便于驯化和放养。

2.3.3育成期 仔鹿在出生后第2年至第3年为育成期,这时幼鹿的生长发育较快,饲料要营养丰富,搭配恰当,这样才能培育体质健壮、生产力高、耐粗饲的茸鹿。粗饲料可以是玉米秸类、树叶类、干草类、青贮类和块根类。每日每头喂精料0.75-1.50kg,自由采食粗料。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放牧,让其采食大量的营养物质,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力,更有利于促进其生长发育及驯化,为延长利用年限打下良好的基础。放牧期间要按公母鹿分群管理,防止早配,以提高鹿品质。

3、梅花鹿的卫生防疫

3.1饮水卫生

梅花鹿饮用的井水或泉水,要有专人加以管理和保护,防止水源污染。饮水槽要用0.1%-0.3%的高锰酸钾清洗,每周1次。在冬季时要有加温设施,水温不得低于8℃。

3.2饲料卫生

饲料在运输保管和加工过程中,不得污染和变质。不得从疫区购入饲料,对可疑饲料要进行检验,合格了才可以使用:不得饲喂冰冻、发霉、变质或被污染的饲料;严格防止其他畜禽进入饲料仓库或饲料存贮场地。

3.3饲养管理卫生

鹿舍的饲养用具,每栋要固定专用,各栋之间不得互相串换。更不能外借,用后放回固定位置,并经常保持清洁卫生,盛料桶每次饲喂后必须清洗。饲料室用具及地面要经常保持清洁,经常用O.1%-0.3%的高锰酸钾溶液刷洗消毒。鹿舍门口应设有消毒槽。来参观人员必须经紫外线灯照射消毒。鞋底用来苏儿或其他消毒液消毒后才可以进去,且不可以接触鹿群。鹿舍及运动场地应经常保持清洁,圈舍每日清扫一次,每月用10%-20%的石灰乳或其他消毒液消毒一次,粪便及垃圾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在距离养鹿区50m以上的下风头堆放。保定圈要经常消毒,锯茸用锯每次用后都要用75%的酒精擦拭消毒。饲养人员要有专门的休息室,室内每周用3%-5%的来苏儿溶液消毒一次,更衣室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对调入、调出的鹿只要进行严格的卫生检疫,确认无疫病后方可调运。新调入的鹿只必须隔离观察15d,确认没有疫病才可混群饲养。另外,每年要对全群鹿只进行定期检疫,同时注射相关的疫苗。如:鹿魏氏梭菌疫苗、卡介苗、鹿狂犬病疫苗等。鹿只运输工具(车辆、鹿笼箱及草垫等),在用前要彻底消毒。

梅花鹿由野生到驯化人工圈养,对卫生要求比较严格,鹿场必须遵循“防重于治,以防为主”的原则。

上一篇:无所不能的环保先锋 下一篇:猪瘟(HC)发生的特点、原因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