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基选择有方

时间:2022-07-21 05:16:10

在股市低迷、回升乏力时,风险较低、收益相对稳定的债基再次受到青睐,成为抵御市场风险的避风港。 而当年在老基金普亏、新基金发行举步维艰的背景下,工银瑞信双利债基首发超过140亿元,成为年内首只规模超百亿的新基金和国内基金史上规模最大的债基,更说明了这一点。

3大理由买债基

对于资产配置中暂时没有债基的投资者,在目前市场格局下,不妨看看以下几个理由是否能说服你把债基放入资产篮子。

收益稳定

在资本市场比较疲软的年份,相对于风险程度较高的偏股型基金,债基一般都会取得较好的业绩。2010年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证,债基成为基金大家族中耀眼的一员,有媒体将其称为全年整体最赚钱的一个群体。截至2010年12月31日,参与排名的107只债基全部实现正收益,收益超过10%的有22只,最高的1只收益率达16.32%,平均涨幅超过7.28%,大大超过混合型基金的4.61%和股票型基金的0.78%。即使在上半年上证指数下跌超过900点、幅度达26.82%且股基几乎全军覆没的情况下,债基依然取得了正收益。参加业绩平均的40只一级债基,平均收益率2.47%,33只二级债基平均收益率0.39%。

抗跌抗涨值得肯定

一般情况下,由于债基主要投资于债券,且主要追求当期较为固定的收入,风险较小,收益比较稳定。2003~2010年,除2004年收益率为负外,其他年度均实现了正收益,年平均6.40%。不但取得了较好的回报,且能有效地抵御通胀,应对负利率。

家庭资产配置的需要

对于老百姓来说,赚钱是比较困难的,在震荡市中更是如此。要取得良好的投资收益,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建立资产配置组合,将可投资资产分配于高、中和低风险皮重中,以分散风险,稳定收益。长期看,资产配置占投资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高达90%以上,在不确定性较大的市场中,债基更是资产配置中不可或缺的品种。但在许多基金组合中,大都只有高风险的股票型基金,而中低风险和低风险的债券型和货币型基金却难觅踪影。在资本市场发生大幅调整时只能眼睁睁看着基金市值下跌而没有任何缓冲的余地。

精打细算选债基

目前国内债基有140只左右,具体特点和风格不同,有的甚至相差很多。笔者认为,除了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外,以下几点应该充分考虑到。

选择好的基金公司

应主要考虑公司的基本情况、过往业绩及整体服务水平等方面。从近几年基金市场的情况看,旗下债基表现较好的基金公司大致可以分为3类:一是老牌的综合实力较强的基金公司,如富国,该公司旗下的富国优化A和富国优化C基金2010年分别以14.68%和14.11%位居债基的第三、四名。二是银行系基金公司,如工银瑞信基金等,该公司旗下的工银强债A和B以及工银信用添利A和B都表现不错。三是阶段性表现较好的基金公司,因为许多基金公司的经营业绩不很稳定,市场表现各领一两年,期间经常会有一些基金公司成为当年的黑马,有的公司虽然整体业绩不是很好,但在某一类基金上却表现优异,如2010年宝盈基金公司的整体业绩并不靠前,但其宝盈强债C却占据了债基的第一位,全年总回报16.32%。长盛积极配置债基则以15.57%位居第二,如果能够抓住黑马,无疑将取得不菲的收益。

考虑具体种类和风格

债基主要投资于公司债、企业债、金融债及国债等债券类金融工具,从利率、信用等角度深入研究和优化组合,努力获取可持续的超出市场平均水平的稳定收益。债基也会根据股票一级市场资金供求关系,适当参与新股发行及增发新股申购等较低风险品种。

基金成立时按照投资范围可将债基分为纯债基金、一级和二级债基,也可以分为纯债型和偏债型。纯债基金是指只投资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的基金。一级债基是指除投资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以外,还参与一级市场新股投资。二级债基除投资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以外,还可适当参与二级市场股票买卖及一级市场新股投资。除上述不同外,不同基金之间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不同,如工银瑞信信用添利基金是国内首只以公司债、企业债等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债基,债券类资产(含可债)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的80%,股票等权益类证券的比例不超过20%,现金或者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政府债券不低于5%。显然这只基金的风险比主要投资于国债、金融债等品种的风险要大,但其预期收益也相应扩大。

以上3类基金中,二级债基的风险最高,预期收益也最高,纯债基金预期收益最低,但风险也最低。在股市较好时,偏债型基金会加大股票投资比例,在控制风险的条件下分享股票市场带来的机会,而在股市低迷时,偏债基金则会对二级市场的股票投资进行限制。一般规定只参与一级市场新股申购,降低投资风险,消除对其股票投资部分的担忧。纯债基金和一级债基更适合追求稳定收益的保守型投资者,而二级债基则为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更为进取的选择。当前资本市场虽然仍处于震荡行情中,但震荡上升的可能性大,在目前环境下,选择偏债型基金也许是明智的选择。

关注费用差别

债基还有一种以收费为依据的分类,如有的基金仅分为A、B类或者A、C类,而有的基金则分为A、B、C类。对于仅分为A、B类或者A、C类的债基,一般A类有申购费,B或者C类没有申购费,但会有销售服务费或者赎回费,具体基金也会有所不同。而对于分为A、B、C类的债基,一般A类代表前端收费,B类代表后端收费,而C类是没有申购费,即无论前端还是后端,都没有手续费,但会收取销售服务费。认(申)购费和赎回费用是在基金买卖行为实际发生时收取的,而销售服务费则是按照基金的资产净值按日计提。

债基的A、B、C分类,差别在于投资期限,应根据预计持有基金的时间来选择不同收费模式。对于持有时间较短者,可选择分为A、B分类中的B类或者A、C分类中的C类。B、C类只收取按日计提的销售服务费,一般没有申购费和赎回费,有的基金虽然也收取赎回费,但一般持有较短的时间以上,就可免收。如工银信用添利B,持有30天以上,赎回费即可免收。选择A类,由于其认(申)购费是按照购买金额收取的,购买金额越小,收费越高,而赎回费率则是按照持有时间不同而不同,持有时间越短,费率越高,需缴纳较高的认(申)购费和赎回费率。对于打算长期持有者,则应该选择A、B分类或者A、C分类中的A类和A、B、C分类中的A、B类,它们不收取销售服务费,前端认(申)购费一次性收取,后端认(申)购费和赎回费根据持有时间不同而不同。持有时间越长,费率越低,达到一定年限后,则降为零。不过前后端收费模式的费率通常会有不同,后端收费费率要高于前端。绝大部分债基的认(申)购费率会因为购买金额的不同而不同,购买金额越小,费率越高。

上一篇:读懂阳光私募合同 下一篇:保本基金优势更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