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小学生数学计算错误”之痛

时间:2022-07-21 04:50:55

问诊“小学生数学计算错误”之痛

计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技能之一。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新课标中要求小学生在计算方面达到“熟练”、“正确”、“会”三个层次,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简便”。

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常有的想象,虽然我们天天强调、次次叮咛,但很多时候学生照错不误,成为众多数学老师头疼的问题。根据我的调查研究,学生常出现的计算错误大多有这样几个原因造成:一是重视不够,没有力求准确的欲望。二是口算能力差。三是算理不清,因而不能正确计算。我们常说学生“粗心”,其实“粗心”大多是由学生感知、注意、思维、记忆、情感等因素造成的,如感知不正确、短时记忆出错等等。

针对以上不同的情况,我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训练与纠正错误。

(一)从内因做起——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将计算教学与生动活泼的数学情境、形象直观的现实生活、生动有趣的故事、巧妙设计的练习有机结合起来,计算教学才能体现其旺盛的生命力。因此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愿做、乐做。

1.利用教材中情境图激发计算兴趣。在新教材中所有的计算课教学都是在情境的创设中提出数学问题,进而建立运算的模型,然后进行计算教学。例如学习加法的起始课时,教材提供了“三个小朋友各做了一只纸鹤,一只蓝色的、两只红色的”的情境图,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理解“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用加法”。学生在叙述时都能分别找到信息提供的两个条件,从而提出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这样,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学习并理解加法的含义,不仅懂得了在怎样的情况下用加法计算,还懂得了加法算式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2.联系生活实际产生计算兴趣。教材中的情境,有的为学生所熟悉,有的则是学生所陌生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使计算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其间不乏数学问题。教师要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去挖掘、去利用,使之成为计算教学的有效载体,成为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乐土。

3.借助故事唤起计算兴趣。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例如在教学《比例的应用》一节内容时,可以给同学们讲这样一个故事:中秋节江西巡抚派人向乾隆皇帝送来贡品——芋头,共3筐,每筐都装大小均匀的芋头180个。乾隆皇帝很高兴,决定把其中的一筐赏赐给文武大臣和后宫主管并要求按人均分配。军机大臣和珅马上讨好,忙出班跪倒:“启奏陛下,臣认为此一筐芋头共180个,先分别赐予文武大臣90个、后宫主管90个,然后再自行分配。”还没等和珅说完,宰相刘墉出班跪倒:“启奏万岁,刚才和大人所说不妥。这在朝的文官武将现有56位分90个芋头每人不足两个,而后宫主管34人分90个芋头每人不足三个,这怎么能符合皇上的按人均分配的要求呢?”皇上听后点点头,“刘爱卿说的有理,那依卿之见如何分好?”此时学生定会被故事内容所吸引,然后让学生替刘墉说出方法。这样把数学知识寓于故事之中,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得愉快,练得有劲,整堂课教学效果非常好。

4.巧设练习延续计算兴趣。课堂练习的设计除注意从实效出发对练习的层次、方式等做科学安排外,还要利用小学生的好奇爱动、争强好胜的心理,适时适地地添加一些新颖活动。诸如小竞赛、小游戏、小实验、抢答、开火车、闯关等等,使学生的情绪情感始终处于蓬勃状态,自尊心、自信心得到满足。计算教学不要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而要把它和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等结合起来,避免计算的单一性、枯燥性。让多样化的练习吸引学生的主动参与,变以前的“要我练”为现在的“我喜欢练”,把练习过程变成小竞赛——挑战同学,挑战自己;把练习变成技巧的探索——我发现,我总结,我成功,我快乐。同时,注意评价和奖励机制形式的多样性,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评价和鼓励,以使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激发计算的兴趣。

的确,“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将计算教学与生动活泼的数学情境有机结合起来,计算教学才能体现其旺盛的生命力。

(二)从外显抓起——好习惯是错误的天敌

生活实践证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坚忍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那么小学生要培养哪些习惯呢?做题计算中出现的错误大多数是粗心大意、马虎、字迹潦草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因此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在计算训练时要求学生一定做到“一看(即认真对数)、二想(即认真审题)、三算(即认真书写、计算)、四查(即认真检查验算)”。从低年级起就应对学生严格要求,使他们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进而通过严格的训练达到培养运算能力的目的。

上一篇:在古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下一篇:小学音乐课堂交互式教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