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一世旧奢华

时间:2022-07-21 04:24:07

有人热衷于收藏是为了财富的保值,有人只是因为纯粹对收藏物的欣赏和酷爱,不在乎其价值多少,秦一本的收藏就属于后者,在他的收藏中,你可以看见一个完整的大上海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品位与奢华……

房间错落有致地摆放着酒吧柜、雕花大餐台、红木贵妃榻、落地无线电,以及旗袍妆扮的美女月份牌。办公桌上打字机旁边的茶杯还冒着热气,门口的衣架上挂着呢子阔边帽,空气中回荡着爵士乐,那旋转在留声机中的黑胶唱片所特有的吱呀声,给人一种微醉的感觉,恍如时光倒流……这里不是张爱玲的小说,也不是电影片场,而是秦一本位于浦东康桥东路的办公室。

秦一本出生于上海,10岁左右赴港创业,后移民澳大利亚,兜了一个圈,漂泊辗转若干年,又回到了上海。而他对于故土的怀旧情结,一下子在老家具的收藏上找到了喷发点。

在他的收藏中,既有红木质地的贵妃榻,也有家常的饼干桶。一架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老式进口留声机,现在国外也许还能找得到,算是平常之物,可他收藏的这架为什么与众不同呢?秦一本会很认真地把上面“上海先施百货独家”的标志指给你看,历史的厚重感和独特感,就此跃然而出。

流金岁月,永不落幕的时尚

在秦一本的记忆中,老上海殷实人家的场景是这样的:天井一排落地彩色玻璃格子窗下面,是一个可以让人湮没的大沙发,屋里席将台正中上方,是罩着乔其纱灯罩的落地灯,淡黄柔和灯光下,穿着各色印花泡泡纱的女香们正在打麻将,空气中氤氲着栀子花和咖啡的香气,落地无线电里传出白光最新的音乐……这是个连细节都很详尽的梦,存在于许多老上海的记忆中,真实又朦胧,即便与故土远隔千里,即使回家的路颠簸漫长,许多人仍在执着地追求这个梦。

秦一本的父亲秦泰来,出生宁波巨富之家,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摄影家,曾红遍老上海滩时尚沙龙。秦一本出生时,父亲已经南下香港,上海家中的状况大不如前,名贵家具及电器――变卖,使他过早地体味到了世态炎凉。秦一本10岁时到香港,住在当时有“小上海”之称的香港北角。就如电影《花样年华》里看到的那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汇集了不少南下的“上海人家”,这些离开故土的上海人即使身在异乡,仍骄傲地自成一圈,刻意保留着老上海的生活方式。虽然秦一本没有亲眼见过老上海的昔日繁华,但从父亲那里,从那个自成一派的圈子里,一个和昔日繁华紧密相连的“家”的概念已经深深埋下,这个概念来自童年生活的浸染和熏陶,随着岁月的流逝越来越清晰。

20世纪80年代秦一本全家移民澳大利亚,生活虽然清闲,但客居他乡的秦一本却备感孤独。20世纪90年代他重回到了故乡上海,眼见处处高楼,他不失时机地创建了绿太阳建筑五金有限公司。回到阔别40年的上海,亲切、温馨、陌生,种种况味一道袭来。

秦一本迷恋上海老家具,源于一系列偶然的事件。

秦一本有次走过上海的一家旧书市场,在一批上世纪30年代的日摄影杂志中,竟发现父亲过去的摄影作品,他连忙买下了这本杂志,另有一次,在上海虹桥路的老家具市场,他发现一台“北极牌”美国制造的老式冰箱,这台冰箱与他小时家里的那台一模一样,当时是只有富裕人家方能买得起的电器;还有一次,在一个古玩市场,意外发现一双西洋老式花瓶,与他小时候打碎的那只一样。那是父亲十分喜爱的花瓶,一度放在家中书房。秦一本马上买下了这双花瓶,将之小心供放在父亲遗像前……

秦一本的收藏生涯从此开始。

摩登生活,品味现代人生

除了留声机、落地无线电、餐桌、沙发这些体积大的家具或电器,秦一本还收藏有不少小玩意,比如当年上海太太们用的梳妆镜及花篮牌法国香粉,各式各样的美女月份牌……这些东西所属年份不及通常意义上的古董久远,但因为它们所属时代的瞩目和独特,便具有另外一种风韵。只有处于其中时,才能感觉到那种精致外表下面,不露声色地散发着的悠远且含蓄的气质。

秦一本的收藏是为了怀旧,寻找他儿时的一个“家”。在他的恋旧情结中,并没有厚古薄今的意思,他是用现代的眼光去分析老上海的风情。在现实生活中,他还是坚持“新胜过旧”:高保真音像肯定好过黑胶木唱片,长袍大褂当然比不上阿玛尼穿上去舒服。他本人,从打扮到举止,丝毫没有上海老克勒的气息,完全是一位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商人。在他眼里,追求财富决不是生活的最大乐趣,财富本身也并不完全意味着高品质、快乐的生活。无论老上海过去有多么典雅精致,也只为少数人所拥有,而新时代繁华多彩的生活,普通市民也能享受得到,这就是新胜于旧的最大原因。

商界人土中流行的诸如高尔夫球、豪宅、名车等,秦一本都不感兴趣,因为炫耀财富和工作狂的角色与他无干。除了“上海绿太阳建筑五金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身份,他更喜欢名片上“老上海西式家具收藏家”的称谓――双休日在古旧货市场走动一下,有空到自己在上海南路上开的家具收藏店看看,与同道中人交流一下,慢慢品味生活的乐趣,才是生活的一大乐事。

上一篇:海归“土人”俞孔坚 下一篇:儒雅精英 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