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的熟料筒袋栽培技术

时间:2022-07-21 03:05:21

平菇的熟料筒袋栽培技术

【摘要】食用菌的生长发育是由其遗传性所决定的,但又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二者形成特定的生态体系,只有了解、掌握其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才能在实际栽培过程中采取各种措施来满足平菇在不同阶段对各种因素的要求,确保取得高产、稳产和优质的产品,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介绍了平菇筒袋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平菇生长发育所需条件、菌种制备、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出菇与采收等内容。

【关键词】平菇栽培技术

平菇的塑料筒袋栽指培养料经过高温灭菌的一种栽培方式。这种栽培方法简单、成功率高,很适合在平菇生产中推广应用。

一、平菇的塑料筒袋栽的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菌种准备确定栽培季节培养料的选择、处理拌料、扎口灭菌冷却接种发菌出菇管理采购转潮管理后期管理。

1.菌种的制备

选择适合的优良品种标准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菌种的种性,如品质、产量、抗逆性、温型等;二是菌种的纯度;三是菌种的适应性。要选用种性好、抗逆性强、纯度高、无虫无杂菌以及适合在稻草上生长的、具有较强的分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能力的菌株,如高邮955、秋丰500等优良菌株。

2.确定栽培季节

根据评估品种特性和当地的气候情况来确定,秋栽时间为:8~12月,春栽时间为:2~4月。

3.培养料的选择、处理

代料栽培平菇的原料很多,有棉籽壳、玉米芯、锯不屑、稻草、麦草等。其中以棉籽壳为最好,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不管选择何种原料,要求培养料必须新鲜、干燥、无霉变。

常用配方有:

①棉籽壳98%、糖1%、石膏粉1%

②棉籽壳85 %、麸皮12%、糖1%、过磷酸钙1%石膏粉1%

③稻草74%、麸皮或米糠24%、过磷酸钙1%、石膏粉1%

④稻草74%、麸皮或米糠24%、过磷酸钙1%、石膏粉1%

杂木屑使用前必须过筛,稻草使用前必须粉碎,玉米芯要粉碎成花生米大小的颗粒。

4.拌料

4.1 按比例称取培养料。

4.2将主料和不溶于水的辅料搅拌均匀。

4.3将可容物质配置成水溶液,逐步加入,混匀。

4.4 根据培养料物质的形状,调节到合适的含水量。 原则:“三高三低”(基质颗粒、天气、拌料场)。

4.5 调pH值:使pH值在7~7.5。偏碱:以柠檬酸调节。偏酸:以石灰粉调节。以喷雾的方式加入,边喷边翻拌。

5.装料、扎口

料拌好后,要迅速分装。用23cm×55cm的聚丙烯塑料筒装料,边装边压实,待培养料装好,用手压平料面,再用打孔棒在料中心打孔。袋的两端可用颈圈加棉塞封口或用绳反折扎好。料袋要求两头紧中间松,沿袋壁紧内壁松。

6.灭菌

料装好后,应及时灭菌,防止基质酸变。灭菌前摆放,袋与袋留有1cm左右间距,层与层之间呈“井”字形分布。

高压蒸汽灭菌,在1.5kg/cm2压力下,灭菌1~2h,温度约为128℃。常温灭菌,灭菌开始时要用猛火,在4个小时内将使灭菌仓内温度达到100℃,再保持8~12小时。

7.冷却

灭菌结束后,取出料袋置于接种室冷却。搬出时应轻拿轻放,防止刺破袋子。

8.接种

待料温降至30℃左右,超净工作台彻底灭菌后,准备接种。消毒、解口袋、两头接种、封口连续进行。一般15大袋/袋栽培种。

9.发菌

平菇栽培成败的关键在于发菌期的管理,发菌期管理重点在于水分管理。一要科学管理水分。发菌时的水分管理原则是要保水,使水分不易失掉,而不是失掉后重新补水。要保证拌料时60%的水分能长久维持,这样菌丝才能发得好。发菌时补水还易造成污染,所以应尽量避免。床栽保水的办法:用塑料薄膜,防止水分蒸发。二要压料发菌。因稻草质地疏松,常规法稻草栽培平菇播种初期难发菌或不发菌,而一旦菌丝吃料后稻草纤维素被分解,疏松的菌床就会下陷,致使料内水分溢出,菌丝难以继续生长。因此,要夺取高产必须压料发菌。其做法是:室内栽培,播种后覆盖薄膜,膜上放木板再压重物;室外栽培,在膜上放些稻草,草上再加泥土。这样既可保温保湿,又可使草料结实,有利发菌。现蕾前,去掉压料物,拱膜出菇。而且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0~25℃,空气湿度70%以下,前期以保温为主,后期要每天通风换气1~2次。单排叠放,每排5~6层,排与排之间相距50cm左右。另外,每隔7~10天应翻堆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5d左右,就可以长满料袋。

10.后期喷施营养液

稻草与棉子壳相比,所含营养略差。因此后期要喷施营养液,以复壮菌丝,更好地分解吸收稻草基质中的有机物。具体做法是:采收第2批菇后可选喷下列营养液:在100kg水中,加尿素100g、磷酸二氢钾100g和白糖1kg,每l00kg草料喷此液4~6kg;在100kg水中,加蔗糖2kg和尿素200g,每100kg草料喷此液3~4kg;在100kg水中,加三元复合肥1kg和白糖1kg,每100kg草料喷此液3~4kg。通过后期喷施营养液,一般可增产15~20%。

11.加强病虫防治

木霉菌是栽培平菇危害最严重的病原菌之一,成为制约平菇生产发展的重要障碍。一旦发病,轻者严重减产,重者绝收。因此,应采取措施,加强木霉菌防治。要搞好菇房和四周的清洁卫生,旧菇房要进行彻底的消毒,先用10%的浓石灰水或波尔多液涂刷墙、房顶及床架,再用甲醛10mL/m3加高锰酸钾8g/m3熏蒸,最后用敌敌畏进行熏蒸,杀死蚊蝇虫卵,减少传播途径。药剂防治:培养料上面发生少量木霉时,应先用刀挖去,然后撒上生石灰粉或喷洒5~10%的浓石灰水,这样几天后杂菌可被杀死,底部培养料中的平菇菌丝体可继续生长。用70%的甲基托布津或50%的多菌灵1 000倍液,在出菇前间隔3~5d喷雾14次,也能收到一定的防治效果。

12.出菇管理

出菇场地要求洁净,通风良好,有保温设施,取水排水方便。使用前应进行消毒杀虫处理,并在通风口安装纱窗,入口地面撒石灰。

1.2.1温度:子实体的分化,低于20℃的温度和尽量大的温差。原基形成以后,温度控制在20~25℃左右。

1.2.2湿度: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左右。子实体成形期以前,以空气喷雾加湿为主,少量多次,地面不干燥;成形期后,可直接向菇体喷水。

1.2.3光照:需要一定的散射光。

1.2.4通风换气:加强通风,通风量由小到大。

二、出菇

从子实体分化到菇体形成分4个时期:桑椹期,培养基表面分化出成堆的米粒状菇蕾,形似桑椹;珊瑚期,桑椹期后2~3d,粒状菌蕾渐渐伸长,呈棒状菌柄,形似珊瑚;成形期为珊瑚状菌柄渐渐加粗,并在顶部形成菌盖,菌盖向一侧扩展,盖下可见到菌褶结构;成熟期为菌盖边缘由内卷渐趋平展,子实体发育成熟。

三、采收

一般在菇体八分熟时,即菌盖已经展开但边缘稍向内卷,且未释放孢子,即可采收。(如果采收过迟,不仅影响第一潮菇产量和品质,第二潮菇转潮慢,产量低,品质差。)采收时用刀从基部将菇体割下。

平菇的商品等级,我国的平菇出口多以盐渍菇为主,外贸部门有一定的分级标准,根据菌盖的直径、颜色、菌柄长度,菌肉厚薄等指标,将其分为三级:

1级:菌盖直径1~5cm,菇色自然,菌盖肉厚,菇体破碎率小于5%,无杂质霉变。

2级:菌盖直径5~10cm,菌色自然,菌盖肉厚,菌体破碎率小于5%,无杂质霉变。

3级:菌盖直径大于10cm,菌体破碎率小于5%,无杂质霉变。

四、转潮管理

平菇栽培可采收5~6潮菇.每采完一潮菇,可用小刀等利器去除残留的根部和死菇,以及表面形成的菌膜。停止喷水三天,使菌丝恢复并积累养分。3~4天后喷水,保温保湿,准备出第二潮。

五、后期管理

出2~3潮菇后,水分、营养大量消耗,ph值因新陈代谢大量下降。管理方法:浸水、喷营养液、注水、菌墙覆土等方法。

六、注意事项

平菇非常规栽培管理技术的运用是在正常管理的基础上,经过了多年的实践总结和特殊经验,绝不是突发奇想,更不是一夜之间信手拈来的管理捷径。需要指出的是,平菇的栽培过程中,都必须踏踏实实的认真掌握好每一个细节,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反复研究。否则,违背科学规律而盲目改革,哪怕是对某一细小环节的疏忽,都可能会造成巨大损失。

参考文献:

[1]张新玲.平菇塑料袋立体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09(9):43-44 .

[2]刘丽娜.平菇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2003(10):15-16.

[3]蒋东花.食用菌实验课件.浙师大生化学院 ,2009.

[4]李正飞.种平菇喷水有学问.食用菌, 2005,(03).

[5]吕作舟.食用菌栽培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6]陈士瑜.食用菌栽培新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

[7]曹京立.夏季平菇栽培技术要领[J].河北农业,2006(9):17.

上一篇:板田大蒜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保护地黄瓜霜霉病综合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