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诊断

时间:2022-07-21 12:58:32

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诊断

【摘 要】冷却系的功用是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发动机的冷却系有风冷和水冷之分。以空气为冷却介质的冷却系称为风冷系;以冷却液为冷却介质的冷却系称为水冷系。冷却系统的工作过程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冷却液从发动机中较热的表面吸收热量。第二阶段:冷却液流经散热器或热交换器时把热量散发到大气或海(河)水中。在整个冷却系统中,冷却介质是冷却液,主要零部件有节温器、水泵、水泵皮带、散热器、散热风扇、水温感应器、蓄液罐、采暖装置。

【关键词】冷却系 故障 分析

冷却液在冷却系统的循环路线,冷却液在水泵中增压后,经分水管进入发动机的机体水套。冷却液从水套壁周围流过并从水套壁吸热而升温;然后向上流入汽缸盖水套,从气缸盖水套壁吸热之后经节温器及散热器进水管流入散热器;在散热器中,冷却液向流过散热器周围的空气散热而降温,最后冷却液经散热器出水管返回水泵,如此往脱环。如图1所示。

1 常见的冷却系的故障诊断分析

常见的冷却系的故障诊断分析,如表1所示。

2 冷却液充足但发动机过热的故障诊断

2.1 故障现象

(1)发动机冷却液充足,但行驶过程中发动机无力,冷却液温度超过规定值;(2)推土机行驶中发动机温度正常,但一停车冷却液立即沸腾。

2.2 故障原因

发动机过热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百叶窗开度不足;(2)风扇传动带打滑;(3)散热器出水胶管老化吸瘪或内壁脱落层堵塞;(4)冷却风扇装反、扇叶角度变小或新换的风扇规格不符合要求;(5)电动风扇不转或转速过低,硅油风扇离合器损坏;(6)节温器失效;(7)水套内水垢过多,或水管堵塞,分水不畅;(8)散热器芯管堵塞或散热片倾倒过多;(9)水泵损坏;(10)气缸垫烧穿使相连两缸串通,或缸体、缸盖出现裂缝,使高温高压的气体进入冷却系统;(11)点火时间过迟;(12)混合气稀或过浓;(13)燃烧室积碳过多;(14)车辆长时间大负荷工作。

2.3 故障诊断

(1)检查百叶窗的开度是否充足。(2)若百叶窗开度充足,则应检查风扇转速是否太低。(3)风扇转速正常,则应检查风扇的排风量。(4)若风量充足,用手触试散热器和发动机的温度。若散热器的温度低,而发动机温度低,说明冷却液循环不良。(5)逐渐提高发送机的转速,观察散热器出水管是否被吸瘪。(6)散热器出水管良好,则应拆下散热器的进水管,提高发动机转速,冷却液排除有力。(7)若散热器进水管冷却液排出有力,则应检查散热器各部温度是否均匀。如果散热器冷热极不均匀,则应检查散热器芯管是否堵塞。(8)若以上检查正常,发动机温度过高的同时,其动力明显下降,则应检查点火时间是否准确;混合气是否过浓或过稀;进排气门间隙是否过大;燃烧室积碳是否过多等。(9)对于长期为清洗水垢的发动机,应检查水套内水垢是否过多。(10)若发动机及冷却液温度正常,而冷却液温度指示冷却液温度过高,则应检查冷却液温度表、传感器及控制电路是否正常。

3 冷却液不足、发动机过热的故障诊断

(1)故障现象:发动机冷却系统冷却液变少,或在运行中冷却液消耗异常,使发动机过热。

(2)故障原因:1)冷却系统水套或散热器积垢太多或堵塞;2)散热器盖的进、排气阀失效;3)寒冷季节,停车时冷却未放净导致结冰;4)散热器漏水;5)水泵水封密封不良;6)冷却系统其他部位漏水;7)汽缸垫烧蚀;8)进气道破裂漏水。

(3)故障诊断:1)检查冷却系统冷却液的容量。若冷却液液位正常,则应考虑冷却系统内的水垢是否过多。2)冷却液液位过低,应检查冷却系统是否有漏水的部位。3)加足冷却液,起动发动机,观察散热器盖的密封状况。4)若冷却系统外部无漏水部位,应检查冷却系有无内部漏水部位。5)拆下风扇传动带,使水泵停止运转,起动发动机并以低速运转,在散热器加注口处观察是否有气泡出现;检查排气管处发动机尾气是否呈水气壮;检查发动机是否有工作不良的气缸;拆下工作不良缸的喷油器,检查喷油器电极处是否有水珠。若上述现象存在,则应检查发动机的气缸垫是否损坏、水道与气缸间是否相通。6)拔出油尺,检查是否有水,同时检查冷却液中是否有油珠出现。若机油中渗入水分,冷却中有油珠出现,则应检查气缸垫是否损坏。7)在寒冷季节,应注意检查散热器、冷却系统水套是否结冰。

4 结语

发动机冷却系统就是使发动机得到适度的冷却,从而保持发动机在最适合的范围温度内工作。但当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故障有时也给发动机带来了很大的维修麻烦,所以快速判断故障原因及处理故障变得尤为重要,发动机内部的冷却系统就如同人类的血管,如果不好好维护就会受到威胁。本文介绍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常见故障与排除方法,更好的为将来冷却系统快速处理提供重要保证。

上一篇:MFC多媒体视频播放器 下一篇:浅谈智慧交通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应用及监理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