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资源管理

时间:2022-07-21 12:55:20

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资源管理

摘 要:审计管理是指审计主体为了履行审计职能和实现审计目标,依照国家的有关法规和科学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对审计资源,审计质量和审计成果等方面的管理。从社会审计对市场的反映具有高度的敏感性等三个方面论述了社会审计资源的管理问题,从制定长期计划,运筹好资源的运用期间等八个方面论述了内部审计资源的管理问题。

关键词:资源管理;社会审计资源;内部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8—0086—02

与国家审计一样,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是否能取得资源取决于社会对它们的需求,取得资源的多少取决于它们发挥作用的大小。对于社会审计而言,它要参加国家整体资源的分配;对于内部审计而言,它直接参与单位内部资源分配,通过单位间接参与国家整体资源的分配。

一、社会审计资源的管理

1.社会审计对市场的反映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这是第一个特点。社会审计组织不是借助国家行政权力而形成的,由于它是依法注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服务行业,因此只有在市场对其产品有需求时才会产生,并且其数量也将随市场对其需求量的变动而变化和调整。由于社会审计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市场运转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又由于社会审计对市场需求的反映具有高度敏感性,因此,社会审计的资源配置主要是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自发调节。市场对社会审计需求大时,会自然吸引一部分资源流入该领域;当市场对社会审计需求减少时,资源会自然流出该领域。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中外合资合作企业财务报表审计的需求,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得以恢复。后来由于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的增加,会计师事务所数量得以快速增加。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并开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特别是股份制企业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对社会审计的需求,资源进一步向社会审计倾斜。可以预计,在未来几年中,社会审计还将继续吸引资源的流入,直到社会上对社会审计的供需达到相对平衡状态。

2.社会审计领域具有高度竞争性,这是第二个特点。社会审计的供需受市场自发调节,在供需达到基本平衡,或供大于需时,社会审计领域会出现激烈的竞争局面。对于每个会计师事务所而言,要在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唯一的抉择就是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资源,提高其使用效益,利用在市场经济中一切可以利用的合法资源,提高自身服务质量和竞争能力,使自己成为强者、胜者、优者。与国家审计相比,社会审计在竞争中节约使用资源并提高资源使用效益主要通过三种方法:首先是选用先进合理的审计方法。从国外社会审计发展过程看,各个会计师事务所都逐步采用并不断完善了财务报表审计的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向风险导向和分析性测试方向发展。这种取证模式强调内部控制分析、风险环境分析和分析性测试方法,运用这些方法,在控制审计风险的同时,可以大大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从而节约审计资源。其次是开拓业务种类,扩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范围,在使用等量资源的情况下,尽可能发挥事务所的潜力,提高资源使用效益。许多国家的会计师事务所开始广泛开展管理咨询业务,以其作为增加收入、增强事务所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目前,有许多事务所的管理咨询业务已占全部业务的20%~50%,成为影响事务所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管理咨询业务因竞争而得到发展,但是它的发展也大大提高了事务所的资源利用效率和使用效益。第三是规范审计作业,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为此,社会审计要建立完善的审计准则体系和质量控制标准,对事务所的行政及业务工作实施全面的控制。

3.社会审计领域的风险性是第三个特点。社会审计主要以其证明职能在经济领域中发挥作用,社会审计的结果要被众多的利益相关人所利用,而且其审计结果的真实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利益相关人的经济决策。审计结果的误导有可能导致利益相关人决策失误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由此引发对审计师的法律诉讼。从理论上说,审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社会实际上是将社会审计作为防范信息风险的手段,即通过审计来增加财务报表的可信性价值。同时,通过审计师来获得由于决策失误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防范审计风险的根本方法应该是建立完善的审计准则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严格按审计准则和质量控制标准执业,将由于自身原因造成的败诉和由此产生的经济赔偿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此外,在审计程序与方法的选择上,应采用有利于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的做法,通过改进审计程序和方法来降低审计风险。当然,事务所也可以采取分散风险的方法来处理风险损失问题,一是提存风险准备,将某一时点可能发生的风险损失分散在若干期间;二是投保,将风险损失向保险公司转移。应该说,防范风险占用一定的资源对事务所来说还是必要的,这部分资源比将其投作他用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内部审计资源的管理

从企业组织结构上看,现代企业已不是单一行政指挥系统结构,而是行政指挥系统、决策系统、监督系统三位一体的结构。监督系统专业独立化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一大特征。专业化的独立监督系统为什么要存在,其原因在于,企业组织规模越来越大;地理上的分布越来越分散化;企业的经营越来越多样化;企业的管理越来越多级化;企业的控制越来越制度化。使最高管理者越来越感觉到需要有一套专职的专业化监督系统来保证管理决策的贯彻执行。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拨出一部分资源来支持监督系统,相应地,企业监督系统也必须用好这部分资源,使其发挥出企业将它投入其他部门所达不到的独特作用。内部审计资源配置的最大特点是效益性原则。内部审计资源流动性强,拨付方式灵活。资源利用不好,使用效益不高,随时都有可能流入其他部门或改作他用。因此,内部审计部门应尽可能地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在提高资源使用效益方面,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时也有许多独到之处。

1.制订长期计划,运筹好资源的运用期间。内部审计如果制订了长期计划,同样也能克服短期资源不足的缺陷,保证在一定期间内全面完成必须的审计任务。同时,长期计划制订合理也有利于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内部争取新的资源。

上一篇:产品生命周期理念下的环境成本控制研究 下一篇:商誉及其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