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呼吁的呼吁

时间:2022-07-21 11:52:33

只要你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近几年来,各式各样的呼吁在新闻媒体上越来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如学生家长呼吁解决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消费者呼吁严厉打击不法商家欺蒙顾客的行为;基层单位呼吁制止一些部门的乱收费等。

许多新闻媒体不只是把这些此起彼伏的群众呼声作为报道的主打项目,开辟了相关的栏目承载,还对公众呼声较高的热点问题,派记者进行专题调查,予以后续报道。新闻媒体的报道与民众的呼声遥相呼应,成为当今社会生活万众瞩目的一大景观。

如果你有兴趣,再稍加研究,又会发现公众呼声很高的一些问题,涉及的范围虽包罗万象,但大都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又往往是积重难返的问题。而呼吁的主体则大都是无职无权的平民百姓或是非职能部门的一些群众组织,且大都是自发的。

呼吁,在以往就有。不过在当今,它已成为一种趋众的时尚,这却是十分可喜的。它反映了民众维权意识的觉醒,参与意识的增强和我国民主自由空气的浓厚。大家无所顾忌,敢于把心中不平的事诉诸舆论,一吐为快。而作为为民“代言”的舆论工具又及时地为民众搭建平台,这无疑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这些年为什么一些呼吁一浪接着一浪,声声不止呢?这折射出目前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不少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而一些职能部门又解决不力。作为人微言轻的平民百姓求助无门,在无可奈何下只能从呼吁上去寻求出路。

由于群众的呼吁日益增多,而引起重视继而圆满解决的又大都滞后,两者间严重脱节,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例如有的地方社会治安状况不太乐观,缺乏安全感;电信部门资费居高不下,难以承受;教育系统巧立名目乱收费等等。这些问题涉及到千家万户,年年民众都在大声疾呼,但有关职能部门充耳不闻,无动于衷。于是不少人心灰意冷,打起了退堂鼓,感到呼吁只不过是过了嘴瘾,出出闷气,但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凡此而三,想说也不想再说了。

呼吁真的无用吗?事实的回答是:非也!不说过去,就说最近有两件事就可以佐证:一是电视上的虚假购物广告,长期以来泛滥成灾,大众深恶痛绝,呼声不断,终于“感动”了有关职能部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发文要求从8月1日起暂停播出介绍药品、医疗器械、丰胸、减肥、增高产品的电视购物节目。“禁播令”颁布后,仍有12家省级卫视违规狂播,监管部门又出重拳,电视屏幕终于清净了许多,人们至少可以暂时不受那些骗人广告的聒噪了。

再一件事是关于垄断行业从业人员的工资奇高,与普通工作人员悬殊太大,严重的贫富不均引起公众的愤愤不平。历年来呼声再三,但无人理睬,我行我素,今年对此问题又群起而攻之,人们借助报纸、电视、网络声势空前。某些垄断单位扛不住了,开始悄悄降低工资。虽然幅度还不大,透明度也较差,离到位还有较大距离。但毕竟呼吁有了成果,“高薪”松动了!

这两起典型事情的解决应归功于呼吁。起始只是民众的怨声鼎沸,随着一些媒体顺从民心、尊重民意,敢于为民请命进行舆论监督,民众与新闻媒体联手形成了合力,终于使老大难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上面举了两则个例,其实,类似这样的事还可以举出很多。这充分说明,只要我们持之以恒,齐心协力,呼吁还是管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眼下的呼吁不是多了,而是还不够,还应加大声势和力度。

呼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权利,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呼吁向社会申述请求帮助或主持公道,并要求有关职能部门关注什么,解决什么。呼吁一旦形成声势,就能引发公众“一呼百应”的共鸣效应,形成坚不可摧的一股力量。它可以形成千钧的无形压力,使一些单位、职能部门如坐针毡,难以我行我素!

听取来自民众的呼吁是职能部门的义务,解决民众呼吁中提出的问题更是他们的职责。如果我们的职能部门思想解放一点,主动给民众创造条件,让大家畅所欲言,对民众呼吁的问题“对号入座”一件件认真地去解决,使民众呼吁的“言”和职能部门的“行”来个同步,那么我们的社会就多了几分和谐,人民大众也就减少了麻烦和困惑,有鉴于此,笔者不惜笔墨,在此大声地为“呼吁”再来一个呼吁!

上一篇:醋意十足的美容疗法 下一篇:“餐桌上痛失800亿元”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