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蔬菜迷迭香扦插栽培技术

时间:2022-07-21 07:36:03

芳香蔬菜迷迭香扦插栽培技术

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L.)又名九里香,有“玛利亚的玫瑰”、“海水之珠”之称,原产于地中海沿岸,我国在东晋时引入栽培。株型分匍匐型和直立型2种。叶革质对生、无柄,线形似松针状,叶面深绿色,叶背银白色、有细茸毛,叶缘稍向内反卷。全株具有芳香气味,春夏季开花,总状花序,花色有白、红、蓝、粉、淡紫色,着生于植株顶部或叶腋间。种子卵圆形、黑褐色,千粒质量约1.1 g,发芽率很低。匍匐型迷迭香株高30~60 cm,硬质茎,分枝扭曲及涡旋状,横向生长可达1 m左右。叶片偏小,一年可开花4~5次,以4~5月最多。直立型迷迭香株高达2 m,茎成熟后木质化,叶片狭长针状,分细叶和阔叶种,开花较少,且细叶种几乎不开花。经济栽培以直立型为主。

1 生长特性

迷迭香喜温耐旱,但不耐涝;喜日照充足,但不耐低温,有一定的耐盐碱能力,在光照充足、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环境条件下生长良好。迷迭香在-2℃以下不能成活,5℃时开始萌动,10℃时生长缓慢,20℃左右生长旺盛,30℃时进入半休眠期。

2 栽培要点

2.1 繁殖

迷迭香全年均可扦插繁殖。选择健壮的枝条,剪成8~12 cm的茎段,每一段有4道以上的节,每节至少留2个芽,上端留1~2片全叶,其余均抹去,下端则剪成马耳形。插条用清水浸泡5~10 min后再用高锰酸钾消毒灭菌,然后用生根粉液浸枝促其快速生根。迷迭香扦插苗成活率多在90%以上,即使在气候炎热的夏季,成活率也可达到50%以上。

迭迭香也可采用组织培养繁殖和播种繁殖,其中播种繁殖生产中较少采用。组织培养繁殖以叶片作外植体培养,用蔗糖含量较高的培养基培养,愈伤组织形成效果较好。播种繁殖的,播种期为4~6月或9~11月,以9~10月最佳。

2.2 定植

当扦插苗长至6~8片真叶时即可选择雨天、阴天或早、晚光照不强时移栽定植。种植地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pH值6.5~7.5,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定植株行距40 cm×40 cm,每667 m2种植

4 000~4 300株。移栽后及时浇足定根水,浇水时苗若有倾倒则要及时扶正。缓苗后主茎长至15 cm时可摘心促使其发侧枝。第一年由于植株生长量小,株行距较宽,因此可与花生、大豆等作物进行套种。

2.3 田间管理

当迷迭香高度在30 cm以下时,植株生长易受杂草影响,应人工除草或提前施用除草剂。除草后应施少量复合肥,且用土覆盖,每次收割后再追肥1次。肥料应以氮、磷肥为主,一般每667 m2可施尿素15 kg、迷迭香专用肥25 kg或普通过磷酸钙25 kg。迷迭香常见虫害有白粉虱和蚜虫,可采用1.5%阿维菌素3 000倍液和5%吡虫啉2 500倍液喷施防治。偶发的病害为茎腐病、灰霉病和白粉病。茎腐病可用50%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1.25~2.00 mL/L 药液喷洒;灰霉病可用50%腐霉利1 500倍液或5%多菌灵烟熏剂防治;白粉病用20%三唑酮乳油2 000倍液防治。有机栽培则应采用物理防治、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尽量不使用化学药剂。

2.4 采收

当迷迭香新梢停止生长,叶片变厚呈深绿色,株高达80 cm以上时即可采收。迷迭香1次栽植,可连续采收2~3年,采收主要以花和枝叶为主,可用剪刀或手直接折取。采收时必须戴手套和穿长袖服装,以避免伤口流出的汁液变成黏胶附着。采收次数可视植株生长情况而定,一般每年可采收3~4次,每次667 m2产量250~350 kg。收获后若不立即食用,应及时烘干,避免香气散失。

上一篇:新三板普通个人投资者能否投资新三板?怎么开户... 下一篇: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系统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