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时间:2022-07-21 07:31:31

转型期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摘要]加强科研管理工作创新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经之路。笔者对当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创新性的改革方法。希望高职院校的管理者认识到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创新管理,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打造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转型时期;高职院校;科研管理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7-0041-02

科学研究活动最根本的目标是不断生产出推动社会发展的新知识。创新是科学进步的首要因素,科学研究活动的过程及根本目标决定了对科研管理的创新要求,科研管理者的创新意识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在基础研究方面,以服务国家需要为宗旨,为理论结合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应用研究方面,鼓励科研工作者积极进行科研成果转化,树立产学研一体化的科研发展观,使科研在服务经济建设中实现其自身价值。通过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及奖励机制,为科研工作者创造一种宽容失败、鼓励不断探索的创新环境,使科研工作者摆脱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等不健康的科研心态,通过宣传与建立交流平台,帮助科研工作者树立潜心科研、执着追求真理的科研精神。

1辽宁高校科技创新的现状

辽宁省现有普通高等学校112所,在全国排名第8位;拥有国家“211工程”院校4所,“985工程”院校2所。全省普通高校中共有两院院士18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入选者10人;“长江学者”5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9人。2011年全省高校从事R&D活动人员29995人,在全国排名第7位;R&D经费32.6亿元,排名全国第8位;其中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分别占24.1%和63.0%,分别比2006年提高了8.5个和6.0个百分点,政府资金和企业资金分别占43.6%和50.3%。2011年获得国家科技专项1662项;获得专利授权775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357项,占全省当年专利授权和发明授权的比例为6.4%和17.9%;2006年到2012年共获得国家科技奖励76项,占全省获奖总数的59%。发表科技论文50117篇,其中国外发表9667篇,在全国分别居第7位和第9位。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和沈阳工业大学曾入围“十一五”期间CPCI―S和EI收录科技论文中国前50名的高等学校。辽宁省现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7个、二级学科30个。工学为辽宁省各类重点学科的主体,总体实力较强,重点优势学科主要集中于力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冶金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临床医学等学科。辽宁省目前拥有部级大学科技园5家(全国目前有86家大学科技园),居北京、上海、江苏之后,排名全国第4位。

2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体制分析

2.1科研立项管理

科研立项过程中,在科研课题的选择上,应避免又大又空,要从本机构的优势和实力出发,选择既具国际前沿又有国情特色、对国家和百姓切实有用、具一定经济效益前景的选题。在科研项目立项评审上,可对课题研究引进招投标竞争机制,保证科学决策。在评估机构人员的构成上,应避免某一领域或部门出身的专家过于集中的现象,可考虑聘请社会上独立的知名人士和政府官员共同参与;评估标准的设计应充分考虑相关领域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体现国家战略目标和社会需求,使科研项目的发展方向保持一定的连贯性和可行性。

2.2课题运行管理

建立现代科研机构体制,需实施以课题为核心的科研组织方式,和以课题制为基础的科研管理方式。课题制以课题为中心,突破了单位、专业的制约,可以对优势资源进行最大限度地集成,有利于实现重点突破;课题制以人才为中心,把过去的“只见项目不见人”变成了以人为本。课题负责人可以跨单位、跨部门、甚至跨国界,不拘一格择优聘用课题组成员,有利于人才流动机制的建立。国外研究人员70%是流动的,从而保持了很好的科研活力。课题制在管理上,要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有利于信息快速传递,避免重复,从而推动科技计划更好地实施。

2.3科研成果管理

科研机构应注重对科研成果进行鉴定、推广使用、奖励及转让、申请专利等进行管理。避免“重立项,轻结题”的现象,可考虑在政府及研究机构内部建立研究成果转化部门。另外,科研机构与工业企业相互援助,建立伙伴关系;工业企业的代表广泛参与研究机构的决策和研究活动,使得科研活动更能反映工业企业发展的需求。另外,科研保密工作是国家保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涉及国家安全、新材料、新技术、有重要经济价值或国防价值的科研成果,要严格进行保密管理。

2.4科研及经费管理

在用人制度方面,全面建立和推行聘用制度,建立科研人员绩效考核体系,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引入竞争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和推行聘用制度,搞活工资分配制度,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用人机制。在人事制度方面,建立符合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和不同岗位特点的人事制度,实行岗位分类和人才流动管理。对专业技术岗位,坚持按照岗位要求择优聘用,逐步实现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与岗位聘用的统一。当前我国科研单位在科研经费管理上存在着制度不科学、认识不正确等问题,制约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常见的问题有:项目执行过程中,科研管理部门、项目课题组与财务部门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和协作,导致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严重脱节,不能通过经费管理来控制项目进程;经费预算与实际支出不符;结题不结账等。

3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体制创新策略

3.1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整合各类省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减少条块分割和多头管理;优化科技计划项目经费资助结构,逐步提高偿还性资助、风险补偿、贷款贴息、后补助以及股权融资等方式的比重,积极引导金融资本、创业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实施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增强政府投入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扩散和放大财政资金功能,充分调动社会科技投资者的积极性,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和具有内在活力与动力的支持科技发展的良性投入机制。

3.2 建设科技创新工作考评机制

要将科技创新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评价和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加大科技考核指标权重,对科技创新工作绩效考核成绩优秀的地区和部门,省委、省政府给予通报表彰和奖励,进一步健全完善科技创新统计指标体系及各项统计制度;同时,要将技术转移成效和创办科技型企业纳入高等学校及校长业绩的评价体系,实行主要领导完成目标评价、领导班子完成目标评价和教职员工评价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3.3 完善高校专业设置

适当调整高校专业设置,使高校知识创新与智力产出能够有效满足辽宁省重点产业发展的需要,为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制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产业培养数量众多的科技人才;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使培养的人才能为产业所用。继续实施自然科学基金计划和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计划,培养和支持优秀中青年科技拔尖人才。

3.4 搞活人才交流合作机制

坚决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突破传统的户籍管理、国籍管理以及身份管理等政策难点,建立科技人才“户口不迁、关系不转、智力流动、来去自由”,“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科技人才流动制度,实现科技人才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优化组合;允许科技人员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兼职兼薪,支持企业培养和吸纳科技人才。最大限度地激发辽宁省各类人才特别是高校和科研机构高水平人才的创造力;鼓励高等学校教师、科研人员携带科技成果或者有效专利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或者以个人股份进入科技型企业;积极争取国外、省外科技人才以兼职、短期服务、承担委托项目、合作研究、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辽宁老工业基地建设,提高辽宁省的科技实力。

4 结 论

综上所述,受到办学条件的影响,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创新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加强科研管理工作创新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经之路。笔者对当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创新性的改革方法。希望高职院校的管理者认识到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创新管理,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打造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蔡玉云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浅谈[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1).

[2]谭亚伟浅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1(26).

[3]王官禄,张学英,韩宇骞地方高校科研经费项目管理与会计核算系统对接研究[J].中国市场,2013(29).

[4]张莉关于高校横向科研项目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市场,2012(2).

上一篇:漂亮兵器 6期 下一篇:对高校咖啡厅功能定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