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雷”倒了谁

时间:2022-07-21 04:59:11

时下,“凤姐”在网上火得很,风头远盖芙蓉姐姐,其雷人的“电流”估计在万伏以上,不敢说“绝后”,“空前”是肯定的:“9岁博览群书,20岁到达顶峰,往前300年往后推300年,没有人会超过我。”“我经常看的都是人文社会的书,例如《知音》、《故事会》。”“中国人民银行、花旗银行、渣打银行、汇丰银行、交通银行、中国人寿等金融公司驻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向我表达爱意,愿意与我结婚,而本人觉得他们年老色衰,所以不愿意”

市场经济社会,价值的衡量标准几乎被“金钱”统江湖。钱多的,被羡慕,钱少的,被蔑视。传统观念中的“不要脸”现象只要加上“为了赚钱”的解释,就会被社会欣然接受,比如违法经营,比如,比如恬不知耻。“宝马女”马诺“更愿意坐在宝马车里哭”,以此为由拒绝了骑自行车的男青年,慈溪有一位“宝马新娘”,连8辆奥迪也拒绝,说“非宝马不上车!”这些中国人都能理解。

与之相比,“凤姐”似乎要有文化得多,人家起码也念过汉语言文学专业,有大专文凭。一个人,说一句雷语并不难,难的是出口就雷人。要能做到“口如惊雷”,没有点文学功底怎么行々看凤姐的诗“天还没有黑,天已经黑了。”堪与“我家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媲美,如果出自大师的笔下,一定是名句。

凤姐的“雷”,我们也能理解,为了出名嘛,出名的好处,芙蓉姐姐就是活生生的榜样,不用多说。问题是凤姐的“红”,是谁捧起来的?捧她的人又为了什么?

“凤姐”的出名不能仅归功于自己的“不要脸”。现在“不要脸”的人多,如果仅靠“不要脸”就能红,那中国的网络就“一片红”,不用打黑了。这中间媒体的炒作功不可没。某卫视的《人间》栏目首当其冲,是凤姐出名的“源头”。凤姐不要脸,电视台编导们不知道吗?当然知道,但与“要脸”相比,他们更要“收视率”。收视率上去了,广告量就上去了,个人收入也跟着上去了。播凤姐的节目比播性病广告安全多了,何乐而不播,我甚至猜测很多“雷语”出自编导的策划,而非凤姐的原创。凤姐不过是他们赚钱的工具而已。

推红凤姐的手,还有只是网络。网络有所谓的“自传播”机制,但在成“燎原”之势之前,一定有个“点火”期。“点火”的活谁干的,为什么干7还是利益推动。有专门的网络公司干这脚子活。厨师的工作是“炒菜”,他们的工作是“炒人”。“炒人”当然不白炒,据说收入相当可观。

我们呢?大骂媒体无聊、恶俗、低级的时候,是否也该反省―下,我们充当了什么角色?我们好像在娱乐凤姐,其实是被凤姐娱乐,凤姐心里可能会笑,一群弱智,名我出了,钱我赚了,你们得到啥了?我们坐在电视机前傻笑,其实是在为电视台赚钱,编导们定偷着乐一群,时间被人偷走了还帮人数钱!我们的眼球在网络上不动,其实是被网络公司左右。他们也在笑:一群奴隶,没脑子,无偿耗费自己的精力为我赚钱。

日前,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朱虹在华中师大的讲座中表示应该坚决叫停低俗电视节目,并举例说《感动中国》是高雅,小沈阳是通俗,凤姐及某些婚恋节目就是低俗。此言一出,坊间便认为凤姐离“被封杀”已不远。

对于朱虹的发言以及“封杀”消息,罗玉凤在个人微博上用两个“祝福被砸鸡蛋、祝福吃饭吃出苍蝇”来表示愤慨:“广电局要封杀我,可以他在封杀之前作为一个被他封杀的对象,他首先应该提前至少一个礼拜或者一个月通知我,第二要让我明白,我为什么会被封杀,我因为什么原因被封杀,我的问题出在哪里。第三封杀我可以,封杀我要有法律依据,必须指明它是根据什么条例,究竟有什么方面的罪状如危害社会公众安全、制造过激言论,要有法律依据才能封杀,不然就侵犯了我的正当权益。”

“封杀”还是不“封杀”是管理部门的问题。但是,作为普通电视观众和网民,在面对所谓网络热点、网络名人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多些判断与思考,不跟着瞎起哄,结局又会是什么样呢?我写这篇文字,也算起哄的一种吧,就此打住。

上一篇:冷眼观世界杯 下一篇:别跟四十岁男人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