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江苏省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理性思考

时间:2022-07-21 03:59:38

对江苏省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理性思考

摘要: “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趋势,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重点之一。目前,江苏一些高校已开展“双语教学”,但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却并不多。本文在指出江苏高校开展“双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推进“双语教学”在我省高校的顺利实施,提出了作者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 高校 双语教学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同时,中国的教育也逐步与国际接轨。英语是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也是当今信息时代各种信息的主要载体。让更多的人掌握这一工具将加速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步伐,使中国尽快走向世界。高等学校应与时俱进,大力提倡双语教学,培养能熟练说英语、写英文的专业人才,并切实采取措施鼓励和推进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是用外语(主要是英语)来讲授非外语课程,用母语来辅助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双语教学研究、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是我国推行双语教学改革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二、开设双语教学的意义

(一)双语教学的含义

一般认为“双语教学”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两种语言作为媒介,尤其是第二语言或外语作为教和学的媒介,即用非母语进行部分或全部非语言学科的教学,其实际内涵因国家、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别。“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直接的意思是“Two languages”(两种语言),是指在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同时存在,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历史背景条件下,可能或必须运用两种语言进行交流的情景。这两种语言中,通常有一种是母语或本族语,而另一种语言往往是后天习得的第二种语言或者外国语。在中国,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目前绝大部分是用英语。它要求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知识的讲解,但不绝对排除汉语,避免由于语言滞后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教师应利用非语言行为,直观、形象地提示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以降低学生在英语理解上的难度。中国不像新加坡、加拿大、印度等双语国家,语言环境并不是中外并重,所以中国的双语教学环境决定了它的目的性,属于“外语”教学范畴,而不是“第二语言”的教学范畴。

(二)“开展双语教学”的优势

(1)有利于弥合学科发展的差距。

首先,许多学科领域如金融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最前沿知识成果大多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而我国高校在这些学科的科研能力和本科教学水平,与世界一流大学有着相当的差距。而科研能力的劣势导致了语言的劣势。目前,世界一流高校普遍采用英语教学,而很少用其他语言,而且绝大多数的学术交流也以英语为主。所以,如果在中国还很落后的学科领域仍坚持母语传授,将导致学生难以跟上学科发展的最新态势,在日益频繁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中趋于边缘化。其次,和国内的一些教材相比,国外的教材不仅知识新颖、信息量大、光盘等教辅材料俱全,而且售后服务好。

(2)有利于形成阅读英文文献的习惯和能力。

21世纪是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学生不仅要学好现有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形成随时了解、吸收、借鉴各学科前沿最新动态的能力,而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阅读英文文献的习惯和能力,才能更好做到这些。“双语教学”恰好提供了培养这一能力的最佳平台,通过双语授课,在诠释专业知识的同时,带动和鼓励学生阅读英语原版教材,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阅读英文文献,日积月累地便形成了习惯和能力。

三、我省高校开展“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作为教育强省的江苏,虽高校林立,但开展“双语教学”的只有少数院校的少数学科。从目前情况看,江苏高校开展“双语教学”无论对于学院还是学生,均面临重重困难。

(一)在使用进口原版教材方面存在困惑

教育部要求高等院校推广“双语教学”应使用优秀的、先进的进口外文原版专业教材。原版外文教材的优势是它的结构体系比较合理,内容很新颖,能反映最新的科研动态,而且有很多贴近实际的有趣的案例,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使用原版外文教材进行双语教学也有一些弊端。首先,原版教材的价格很贵,动辄几百上千元,就算是影印本也要近百元。因此,在我省各普通高校图书馆,馆藏的进口原版专业教材也少得可怜。即使偶有藏书,也因数量有限而无法满足要求,或因内容过于陈旧而失去使用价值,与其相关的、反映学科前沿动态的进口参考资料更是寥寥无几,无法适应“双语教学”的客观要求。其次,原版教材一般因为结构体系的需要,往往信息量很大,上课的课时远远不够,学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整本书学完,给老师、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最后,原版教材有许多专业术语艰涩难懂,配套教材又很少,使得教学的效果不够理想。

(二)在师资方面

由于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不仅专业要精深,英语好,还要求用英语表述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词汇,充分理解和运用原版教材。目前我省高校教师的外语水平普遍偏低,具有副教授及其以上职称者,虽然专业理论水平较高,但绝大部分人的外语水平达不到国家公共英语四级。中级职称及其以下的青年教师的外语水平虽达到国家四级标准,但是其专业外语水平却普遍偏低,不能适应“双语教学”的实际需要。除重点院校和普通高校的个别专业,我省普通高校中能进行“双语教学”的教师不是很多,成为我省推广“双语教学”的最大障碍。另外,大部分有条件的高校虽开展“双语教学”,但教师的主观积极性却不高。追根溯源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开展课程“双语教学”较之于一般课程教学,师生课堂互动不理想,教师成就感差;其二,教师面临着每学期的评估,压力较大;其三,教师要准备英文讲义,花费大量的时间备课而影响到教师的科研工作。

(三)在学生方面

对学生来说,接受双语教学面临以下问题:一是语言障碍。阅读外文原版书速度慢,理解教师的外文表达也有困难。学生大都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相当弱。学生若无法按时完成阅读量,势必影响教师的授课进度。二是文化障碍。现在大多数的原版教材是以美国的经济、文化为背景,对中国的经济问题针对性不强,学生需对美国经济和文化有所了解才能很好地了解案例分析。

四、推动江苏省“双语教学”发展的对策分析

加入世贸组织的中国必将在高等教育体制方面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和世界科技革命的挑战,江苏省高校实行“双语教学”已成必然。虽然我省普通高校开展双语教学面临许多困难,但是只要我们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双语教学”推广工作定能顺利开展。

(一)循序渐进、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接受双语训练,学生刚开始势必感觉有一定的难度。故在每学期初或对于低年级学生,应采用英文板书、中文讲授为主的方法,较为浅显的内容用英文讲,重点和难点用中文讲解。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尤其是逐步适应后,再提高英语讲授的比重,最后过渡到英文教学为主。整个教学过程不拘泥于汉语、英语各自所占的比重,对于用英语解释太复杂而汉语解释简洁明了之处,则用中文讲解,案例讨论一般也采用中文的方式。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还结合使用讨论式、练习法和案例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鼓励学生用英文发言、提问,实在无法表达时,才用中文进行表述,然后由教师或是其他同学用英文作总结。此外,有选择地要求学生用英文完成部分作业,以训练其英语的书面表达能力。总之,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必须注重学生接受的实际效果,避免使双语教学流于形式。

(二)运用多媒体教案、增大课堂信息量。

双语教学由于使用两种语言教学,语言的相互转换会影响到教学的进度。尤其在实行双语教学的初期,学生对英语的接受较慢,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使用多媒体教学一方面可以节省大量的课堂板书时间,另一方面通过生动的多媒体画面可以帮助学生对英语口语的消化理解。非常形象的照片与模型,加上教师的身体语言等,学生基本上可以理解和掌握课堂的教学内容。对于难理解的专业术语、句子和内容,在多媒体中用中英文对照帮助理解。同时,实行双语教学的课程应适当增加学时数,以保证教学计划的完成。

(三)抓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授课教师英语水平。

一方面对现有教师进行再培训: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教师到外语学院进修,或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国外语言专家进行师资口语训练,提高教师英语水平和英语授课水平,并创造条件把教师送到国外培训。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双语教学人才:学校要采取特殊政策吸引国外留学人员来校任教,或邀请与学校有合作关系的国外专家学者承担部分双语教学课程,通过双向交流,提高师资水平。

(四)以特殊政策支持“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与一般课程教学相比具有一定的难度,学校应用特殊的政策支持“双语教学”,对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给予工作量计算并在奖金、津贴发放、职称评定等问题上制定相应倾斜政策。同时,学校在教学评价时,应充分考虑“双语教学”课程教学特点,其评价指标在任课教师从事“双语教学”的头一、两年可以略低其他课程评价指标,缓解任课教师的工作压力。此外,对积极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学校在重点课程或精品课程建设、教研课题立项及教学成果评审时,应向实施“双语教学”的课程倾斜,从而调动教师从事“双语教学”的积极性。

(五)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反馈学生学习状况。

目前在双语教学中只重视教师教,而忽视学生学的状况普遍存在。从教学论的观点来看,教与学是教学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教的意义依赖于学的存在,学是教的前提。因此,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评估与沟通,通过问卷调查、小型座谈会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面临的主要困难、学习的兴趣、效果和要求,以便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六)通过多种形式引进国外原版教材。

首先,应降低原版外文教材的进口关税。长期以来我国对进口商品实行的是高关税政策,同时对外国图书的进口一直实行特许专营的垄断政策。因此,国内的进口图书市场虽然并不繁荣,但利润空间却相对较大。“双语教学”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步骤,为此,国家有责任对专业教材及参考资料的进口实行关税优惠,以降低成本,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国内进口图书市场的繁荣,增加国家税收。其次,应实行进口教材“租、售”方式并行制度。由于进口教材价格昂贵,大部分学生无力负担。同学们认为原版教材的内容既新又好,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同学想购买,而有的同学想租书看。有鉴于此,学校应采取“租、售”并行的灵活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最后,应力争获得国际组织的捐赠教材。

参考文献:

[1]Olga.M.Amaral.Parents Decisions about Bilingual Program Models.Bilingual Research Journal,2001.Vol25.

[2]Abdeljalil.A.Bilingual Education:Beyond Linguistic instrumentalization.Bilingual Research Journal,1998.Vol3-4.

[3]蒋红妍,李慧民,胡长明.省属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高教探索,2007,(6).

[4]韦曙林.高校双语教学的课程定位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5]梁文艳.双语教学中使用原版教材开展教学的探索[J].高教探索,2007,(1).

[6]孙艳.高校双语教学目标与教师角色分析[J].职业时空,2006,(21).

上一篇:大学英语教学与双语教学的关系探讨 下一篇:从代数发展看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