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经验”也需要反省

时间:2022-07-20 10:44:28

近期参加了学校高三年级班主任座谈会,大家畅所欲言,很多中年班主任谈到了他们的管理经验。真的听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学习,但有些“老道经验”我觉得不妥。

“严对小错,宽对大错”

这是一位中年老师的发言,指的是对待学生所犯错误,小错误要严肃对待,大错误则要宽容。该老师认为,对待学生迟到早退、玩手机、自习课看课外书等细节一定要严肃处理,否则就会从小而大,学生会养成不良习惯,不良性格,影响学生终身发展;而对待学生的“大错误”,诸如“早恋”“偷窃”,即使发现,找证据确认就是件大难事,而一旦确认,处理更是个大难事。没法开除,无法处理,这个学生还可能终生恨你。碰到这样的事情,就是知道也要假装不知道。所以,他的班会课,讲小事的时候多,讲大事的时候少。

他的这些想法,听起来都是至理名言,切中时弊,他说的都是毫无保留的“真经”。不愧是“中年教师”,少的是青年人的浮躁,多的是中年人的“老道”。

对他的这种思想,“严对小错”,我基本赞同,但对于“宽对大错”,我却是百分百反对。这不是面对“现实”的有益的“妥协”,这更不是面对现实讲“智慧”的表现。

首先,应看到他对“大错”概念界定的不妥。早恋是中学生常见的问题,怎能称为“大错”?更重要的是他对待这些问题的态度。发现早恋,就是要想办法解决,怎么能睁只眼闭只眼,假装不知道呢?

而对于“偷盗”这样真正的大错,更不可听之任之。如果教师假装不知道,往轻了说,是纵容,往重了说,简直就是同案犯!

学生既然犯的是“大错”,就更需要及时矫正,需要老师、家长、学校对其施以全方位的特殊教育。我们要在教育的过程中为学生的将来考虑,维护他们的自尊,从思想上教育,要从情感上感化,从亲情上给予特殊的关注,必要时还要借助心理干预。我们更要有一定的惩罚措施,要想方法并坚持住直到孩子改变……

纠偏教育是教育的重要方面,学生犯了错误,一定要让他们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作为教师,要把责任心放到第一位,要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目标,要把培养学生终生受益的良好品格当成日常习惯!绝不可省懒事,应付事,逃避事。绝不能漠视问题学生,回避学生问题。严对小错,更要严对大错!

“放下身段,把自己当成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

这也是一位中年老师的经验,中心思想是班主任要走进学生中间,把自己当成其中的一份子,用学生的生活方式与学生相处。和学生一起快乐,一起悲伤的老师,才能成为学生爱戴的老师。

诚然,这个观点的实质我很认同,道理很清楚,用学生的思想想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世界,就能更理解学生,体谅学生,就能宽容学生,避免工作中的简单粗暴。整天黑着脸,学生估计见到就会“不寒而栗”,躲着走还来不及,还会和你说实话?

但我觉得做一个了解学生,让学生信服的班主任,为什么一定要让自己成为学生的一份子呢?20多岁的老师这样做,似乎还好;但提出这条经验是40多岁的老师,这么大岁数的老师还这样做?学生怎么看?会不会认为老师在“卖萌”?进而对老师产生反感,甚至开始怀疑老师的能力!是否还会有部分学生认为老师在作秀呢?你的行为被学生当成“假的”,能换来学生的真心吗?

因为老师不是学生,年龄段在那明摆着,见识水平在那明摆着,生活阅历在那明摆着。老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纠正学生错误,只有你的“一言一行”都高于学生,才能成为学生的“标杆”。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老师想要赢得学生的信赖,靠严谨治学,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征服学生;靠尊重学生,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更靠用“心”关爱学生,而不是把自己当成学生!

“轮流值日,每位学生都参与管理班级”

交流这条经验的班主任是位中年班主任,而且对此很是自豪,还和魏书生老师的类似方法做了比较。魏书生是在班级设立大量班干部,不仅因事设立班干部,还因人设立班干部,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我们这位班主任考虑到高三学生学习紧张的特殊情况,采取的是更有高效的承包管理法。每天一位值日班长,打扫卫生、维持纪律、收发作业等等班级事务全由值日班长一人负责。这样,全班48人,一位同学值日一天后,有47天可以专心学习。既做到了事事有人管,又避免了浪费许多人的时间,所以效果比魏书生的要好。

效果很好?我真的很怀疑!班级有众多的事务,其他的先不说,就打扫卫生这一件事,是一个人能应付了的吗?一人值日一天,什么都要干,这么多活,怎么能干完?有责任心的会被累死,没责任心的就会“偷工减料”。值日能有“当天”效果?

每人一天,就是应付差事,过完就算,当的是一天的和尚,就撞一天的钟,你要是想到明天的事,似乎就是多余。值日能有“明天”效果?

不同学生的管理水平是不一样的,不同学生的责任心是不一样的,值日能有“持续”效果?只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很多工作班主任亲自去干,班主任代替学生去干……

会后,我走近了这位老师的班级,果然和我想象的相差不大。作为班主任的她,每天从早到晚,只要是她的空余时间,就在忙着班级事务,她其实就是一个不在教室听课的班长。她在教室,学生们一个样,只要她走出教室门一步,教室就是另一个样。学生都知道这样做的弊端,但看到老师很喜欢,而且被老师的精神打动,谁也不愿意和她说班里的问题,于是她也就自以为是地认为她这样做很合理,找到了一个很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这就是她的成功经验。

这次班主任座谈会,让我看到了许多班主任的理念问题,而且这种问题还主要存在于中年老师身上,真是不可思议!有这些“经验”的中年班主任,让人觉得可怕,但这样的中年班主任,全校、全国又会有多少呢?

所谓经验,要经得起推敲,要经得起检验。形成经验,要不断反思;使用经验,更要符合实际。班主任工作任重道远,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就要多学习,多总结,做中学,学中做,不要盲目相信经验,更不可盲目模仿经验。

作者单位:安徽省利辛高级中学

上一篇:信息时代要谨言慎行 下一篇:图书馆云存储数据安全性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