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是如何爆红网络的?

时间:2022-07-20 09:30:49

“小伙伴”是如何爆红网络的?

近来,“小伙伴”非常火爆。俗话说,人红是非多,如今“词”红也会招来众多议论。有人因为其“身世”涉嫌不雅不让进入“十大流行语”,有人则因为流行语榜上无名而为其鸣不平。“小伙伴”到底怎么了?

“小伙伴”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但时下流行的“小伙伴”却并非如此简单,它不同于我们熟悉的这个“小伙伴”。它源于网络流行语“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这句话出自一个叫作“苏隐衡”的网友2011年11月14日发表在新浪微博上的一篇小学生作文。这篇作文用校园友情、国共大战、屈原以及万岁等毫无联系的奇葩情节描述了端午节的由来。该同学的逆天想象,使得作文中的一句话“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演变成了网络用语。但是当时影响力还很小,并没有广泛传播。

这句话真正被网民熟知并风传,是因为它出现于2013年6月21日第7期的《暴走大事件》。在这一期,主持人王尼玛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 :2013年6月7日晚,浙江义乌韩先生的妻子因为跟韩先生吵架想不开,趁丈夫熟睡时把其“小弟弟”剪掉并丢到马桶里冲走了。王尼玛用夸张的语调说:“韩先生痛醒后都惊呆了,自己的小伙伴不见了……”这则新闻播报了一两分钟,王尼玛一直用“小伙伴”来代指“小弟弟”。紧接其后,王尼玛在播报其他新闻如“农民自称电死外星人”时,频频使用“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来表达自己的惊讶或讽刺。由于《暴走大事件》在网上极受追捧,“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迅速在网上传播开来。

“小伙伴”引爆网络后,又迅速从虚拟空间来到了现实世界。人们往往喜欢在话语中加上一句“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来表示自己的震惊或讽刺。例如2013年第11期的《课堂内外(初中版)》有《花样校规,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一文,是对《金清中学男女同学交往过密判定细则》这一奇葩校规的吐槽。

然而有时候“小伙伴们”并非真的存在,主要还是“我”惊呆了。“小伙伴们”只是一种陪衬与强调,它的作用是把说话人的情感充分地发挥出来。例如2013年第9期的《科学FANS》有《王二的小时代》一文,其中说:“前几天,哥们给我讲了一个事,当时,‘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根据文意,惊呆的只是“我”,没有“小伙伴”在场。

后来人们干脆让“小伙伴”脱离原意而自立门户,表达新义。2013年12月3日《民营经济报》的一个新闻标题是《几个民企小伙伴的“最美村庄”家园梦》,此处的“小伙伴”是合伙人的意思。诸如此类,各式各样的“小伙伴”频频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

上一篇:聪明人,变猩猩 下一篇:想到好奇心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