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烟波,我为爱而读书

时间:2022-07-20 06:42:57

学海烟波,我为爱而读书

记得我在一篇文章里写过这么一段话:在追梦的年龄里,不是遇到多么博学智慧的老师,乃是遇到懂你而你又心慕的老师,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把你领进知识的殿堂,甘心一生俯首做领路人,才是最幸福的。回首中学时代,感谢我遇到了这样的几位老师,他们伴我度过了最美的季节,留下了串串温暖人心的故事,让我在以后的人生之旅中不断回望,就像聆听潘美辰的《写不完的爱》这首老歌,回望中,一颗心更加静谧和从容。

和初中语文老师相处的细节时常萦绕心间。记得她教古诗的方式是诵读,第一次给我们朗诵马致远的那首《天净沙・秋思》时,把羁旅的沧寒、岁月的颠簸,演绎得苍凉绵渺,一下子把我的心揪住。回家后我反复练习,以至于一个邻居问我的母亲:你家什么时候买了电视机,每天都开那么大声。想想上世纪80年代末的乡村,人们正经历着朝齑暮盐的贫困,我竟成了现代化的“电器”,这是多么自豪的事。从此我喜欢上了她:喜欢她的声音,她的宽边眼镜,微笑时稍稍歪斜的嘴唇,甚至包括嘴唇边的一颗黑痣。而且它们都成了我模仿的对象。情窦初开的我,还会想:那一抹深情,会落入谁的眸子、谁的梦呢?我理所当然地以为,她的男朋友是会写诗歌的,最起码应该是文科的。时至今日,我依然喜欢沧桑的诗句,在生活中喜欢诵读古诗,在教学中带着学生忘情地朗读。我不能不说这种习惯的胚芽萌发于她的浇灌。

初二的春天,桃花盛开的时节,她带我们到淮河岸边野炊。我激动得半夜睡不着觉,不敢惊动母亲,摸着黑把家里的锅碗瓢盆装了一塑料袋,天不亮就跑到她的宿舍外等,等得鞋子都被露水濡湿了。那天玩得真够尽兴,同学帮我还拍下了几张中学阶段最满意的照片。时至今日,关于野炊的那些回忆,我带着温馨,早把它变成铅字,发表,让其成为习作史上的荣耀。还有,初一初二时的每一场大雪,她都带我们到淮河大坝上跑步,而其他的班级则沉浸在自习的题海里。但这种教学方式,在应试教育里,尤其在小城市里会时常遭到质疑,家长和领导就感到局促不安了。于是听说领导找她谈话,谈了多次。也许这正如阿莱克桑德雷的诗句:“所有的火都带有激情。光芒却是孤独的。”多年前,我也困惑,早晨不在教室读书,出去玩,这怎么行?可过了而立之年,我越来越钦慕这种教学方式,教学中也在探索,看来少年时代的影响是一生的。

我的作文是被她看中的,一次我写的《我的母亲》,被她拿到两个班范读。在我对母亲的辛劳的抚慰中,她那美丽的女中音,就像夏日的溪水潺潺,轻轻流淌,滋润着我的心,也满足着我的虚荣心。这篇作文取材于现实,我大哥结婚了,母亲操劳了几天,四周静寂下来后,她一个人在灯光下温馨地笑,我抓住了这一瞬间为文。因为写的是真人真事,感情非常深切,我想,这也是她把它作为例文的缘故吧。可惜,我文中的大哥,后来不幸中年遇难,现在回忆这篇作文,像被旧时月色朗照,圆了一帘幽梦。她还把她写的下水作文拿来给我们欣赏,结尾的时候说:“张娟同学写的,比我的好。”这句话给我的鼓励很大,以至于每周,我都小心地渴盼着那一节作文课。

当我沉溺于作文的天地,沉溺于对她的依恋中时,她走了,当时的我不知道为什么。长大之后,教了多年书才感受到:她多次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家长就惴惴不安――既担心出事又觉得耽误学生学习时间,而这都给学校带来很大的压力。不论别人怎么议论,我只记得她教我的那几年,我的语文成绩一直是前几名。我相信她是在用心诠释着教育的真谛,她把我们中学的枯燥生活变得五彩缤纷。她的离去,或许验证着波斯诗人哈菲兹的名句:“我们与伪善者水火不相容。”现在回想,我觉得我的中学时代,结识她是我最大的幸运,我甚至不解:校长们为什么眼光不能明亮,为什么要剥夺学生的幸福时光。结合现下的教育,前一阵子我们班主任也准备带学生去校外赏花,却被领导打电话制止,学校担不起出意外的责任。教育需要情怀,但教育却徘徊在两难的边缘。

从此我失去了这么一个在我成长路上,让我留恋深爱着的好老师。她消失于茫茫的人海。和她再通电话,是我接到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时。我向她报喜,诉说着以后的打算,比如我要像她那样还去考博。她立刻收敛了接到我电话时热情,冷静地说:“读博,比读研难得多,我那时就忙得焦头烂额。” 分别18年,我原想从她那里获得一个微笑的鼓励、一个信念的支撑,内心当然还潜藏着一份炫耀:“您看,很多同学都放弃了,我还坚持着。”然而,对待学术,她的语言里没有诗意,没有散文,完全是理性。这和课堂、生活中的她又完全不一样。课堂上,她的语言如壶口瀑布,激情豪迈;生活中,她婉转多情,微妙幽邃。可是,对待学术,她从来都是理智、沉静的。这种理性,更坚定了我守望梦想的决心,板凳要坐十年冷,我的老师能坚持的,我自然要追随。

如果说,语文老师带给我的是中学时代的浪漫、多情、理性,那他,则带给我的是希冀,是爱护,是默默关注。记得前年的中考,石榴花又开。在监考教师的名单簿上,一个熟悉的名字把我的心忽地撞击了一下。

不错,是他。虽然此时的我早已过了而立之年,距离初中生活也已经20多年,我的先生又极有教养,日子过得温润丰盈,可是,记忆的花开,哪一蕊里没有流年的痴呆,那满树耀眼红的石榴花,哪一朵里不饱含嫣红的怀念。

初一那一年,他刚大学毕业来带我们,朝气蓬勃,眼神明亮,笑意经常挂在脸上。我一直在印象里坚持,那一抹经久不退的笑意,是因为他看到了我。那三年,每一次的大考、小考,期中考、期末考,我的英语成绩总是第一,别人都以为我很勤奋。没有人知道,每个黎明醒来,我最盼望的课就是英语。学紫色这个单词的时候,他用诗歌的语言说:紫色是最幽深的蓝,紫色是最成熟的艳,紫色更是最远离喧嚣的静。他的话像风过高枝,把春的旋律弹醒,久久蛰伏在我心底的文学情愫像春潮一样泛滥开来。当然,那里面也有爱慕之心,就像每一朵花都会开,只要气候合宜。从此我爱上了紫色,以至到数年后无意中翻阅当年的照片,发现自己穿的大都是紫色的衣服,就连发丝里的飘带也是一抹紫。他的办公室在教室的隔壁,我每次走过那里时,总是不自觉地紧张,心怦怦地跳,但又有点期待他眼角的余光能扫到我,再妄想一下自己在老师眼中有多重要啊。即使在上课间,我也难得抬头看他,我怕眼神交织在一块的不知所措。当学到魏巍的《我的老师》那一课时,对“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这句话,没有一个人能有我的体会那么深刻,那是隔着长长岁月的无奈,那是远远望着的牵挂。

初二开学,连着中秋,我从家里的石榴树上摘了两个最大的最艳的石榴,悄悄地放在了他的办公桌上。然后静静地等,等上课的时候他能够像其他的老师收到礼物那样赞赏:“石榴非常好吃,哪个同学有心了,谢谢你啦。”然而,他什么也没说,甚至连个神秘的微笑都没有。一抹淡淡的失望,就像窗外的夜色漫溢着。

第一次月考后,我的成绩一如既往地好。他叫上了我和几个成绩好的同学来到他的教工宿舍。他的宿舍窗前不知哪个季节谁栽的石榴树,已经两人多高了,老根里丛生萌蘖,蓬勃一片,枝梢并蒂簇伸到他的窗台,上面还挂着白色的石榴。他的窗台上,两个红色的大石榴,榴膜轻明,榴子鲜艳,四瓣分开像迎接着贵宾。他笑容可掬:“为了奖励你们,我请你们吃带着喜庆味多情的石榴,希望你们能花开千红,最终都能考上理想的高中。”他把“多情”两字加上重重的分量,说完,在分石榴的时候,他给了我一个赞许的眼神。多年后,我明白了,老师是懂我的,不说破,或许,有一种师恩叫作我尊重你的爱。多情的石榴,多情的话语,虽然我家里从不缺石榴,但是我觉得那次我真正尝到了石榴的甜。

我上初三时,他结婚了,在我走进中考考场的时候,他窗前的石榴树“蕊珠如火一时开”,开得好旺盛。当我领到重点高中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他的女儿出世了。当我大学毕业,他研究生也毕业了,成为当地教育界精英。他结婚,生子,他的成就,让我更加敬重他,而我也在静静享受着因爱而努力带给自己的成功的喜悦。

日子清清淡淡地走了很多年,我每走的一步路,摔倒了,继续跑,同学告诉我他都知道,但是他最终都不说什么。就像这次久别重逢,他并不对着我说什么,转身却向其他同事很关切地问起我的近况:她,还是那么优秀吗?当得到确定的答复,他的脸上洋溢笑容。而同事告诉我这些事情后,我只想更加努力地向着他说的“优秀”前进。

我以为,所有的中学时代都是多情的、脆弱的、柔软的、美丽的,并不是非要有忧伤和遗憾,还有超越和升华。再一次重逢,我好想告诉他:石榴花开,我仰慕过您。可是,我最终没有告诉他,因为世界上有一种情愫,不需要轰轰烈烈,不需要肝肠寸断,甚至不需要点破,叫护,叫作默默关注,叫作他只要你满树花开,叫作我知道您也一直在路上。

后来,我把这段真实的故事变成文字,取名《榴花开处又逢君》,发表在《淮河早报》《中华日报》等报刊上。

中学时代,在青春的大门打开的一刹那,惊慌迷茫、心事重重是常有的,但心存美好,载梦而行,会越走越自信。真的要感谢这些持灯领路人,套用莎士比亚的一句话,“卑贱和劣行在爱或情看来都不算数,都可以被转化成美满和庄严”。

安静地回想中学时代的故事,享受着老师们的激励带给我的动力与收获,心怀敬意:师恩浩荡。原来,爱着或被爱,我们大家一直都在追求的路上,这就是人生,这就是成长。

听“生”说感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慢慢品读“她”的中学时代,颇多感触。

叹:当时只道是寻常,谁的青春不迷茫?原来,沉稳安静的她,在追梦的年龄,也似我们这般,或喜或悲,或愁或怅。前路的微茫,浅紫的情思,在她的笔下娓娓道来,毫不掩饰,我们觉得近,觉得亲,伸手就能摸到她的痴想。而这种小情思、小忧伤,谁人没有过?

晨风掠走光阴,留下幽幽的苔痕。在浅浅淡淡的生活之韵里,那颗饱含着对师长的仰慕之心,慢慢沉淀成文字,收割着执着带来的充实和成就,她绽开了幸福的笑。

我,尤其羡慕,那个激昂的年代,阳光漫洒在心灵的田野上,热情如火的野炊、诵读、晨跑……这样独特的旧时月色,无论何时都会受到学生的欢迎,甚至让人嫉妒。

而今,我们的自由似乎被束缚,但又何其幸,“她”以特殊的方式为我们也带来了罅隙中的阳光。我们也在雪天里漫步,晨雾中奔跑,而且物质上远比当年的她富有。所以现在,珍惜时光,向着他们的成就,迈开脚步,劈开荒凉。

韶华时光,我心向阳。

[安徽省凤台县第四中学初二(20)班 乔梦婷]

一位输送给您激情和兴趣,一位赋予了您浪漫和动力。

青春期里的膜拜,并不是一文不值的轻率。谁的青春不迷茫?记忆里最珍贵的莫过于少女脸庞那一抹羞涩的嫣红。少女懵懂的情愫,让您沉醉,她的一颦一笑,他的一举一动,让您沉迷于这些学科。而爱的动力,督促着您积极向上,冲刺着命运的不甘落后。结果,您超越了从前,终于化蝶,成为我们优秀的师长。

读您,我们懂您。爱您,您是我们今生最美的相遇。

[安徽省凤台县第四中学初二(20)班 陈若雪]

她,一直是我们膜拜的对象,一位优秀的老师,一位痴迷文学的作家。原来,她的心底还有着这么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我原来以为那是小说,也只有小说能如此地坦然道来。她的落落大方,着实让我吃惊、敬佩。

少年时代,我们不免会热血当头,陷入一次次的虚妄,但正是这些磨炼了我们的心志。

成长的路上,我认为这些美好的情愫,可以留在心底化为念想。

[安徽省凤台县第四中学初二(20)班 孙 涛]

一位优雅而孤独的语文老师,一位激情而善解人意的英语老师,你们有朋友之间的理解和默契,有师生之间的交融和期望。我好羡慕。

多年之后,我也会像你一样,带着眷眷、拳拳的深情回忆,不过那要留给未来。

现在的我,要握住每一秒时光,拼搏,向上,向着你们的优秀前进。

[安徽省凤台县第四中学初二(16)班 王 韧]

青春,令人寻味,就像花儿在枝头绽放,美得让蝶流连。但花儿知道,再美的生命也有渐衰的容颜;同样,再美的青春也终会消逝。但重温旧事,记忆又会重现一季的花繁叶茂。

从她的叙事中,我知道了:原来,每一个故事,都和青春有关,每一句话,都包含着欲言又止。那些孕育着美好的初相见,是留在记忆里的最美的橄榄绿。

如果,时光会苍老,会老到霉绿斑驳,那么就让回忆平静安详,就让会意在我的心幕上舒展成一排文字:幸运的你遇到了良师益友,幸运的我遇到了你!

[安徽省凤台县第四中学初二(16)班 赵 婕]

上一篇:我们要向古人学习什么? 下一篇:大数据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