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玉出昆岗

时间:2022-07-20 05:08:49

高原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三月的格尔木蓝天如洗,清爽怡人。漫步在昆仑路上,两边一个个“玉”字不自觉地映入眼帘,细细数来, 昆仑路中段不过1000米的距离竟有41家玉店,它们多以斋、轩、屋、馆、行、阁、堂称呼, 昆仑路真的可以称为格尔木的“美玉一条街”了。

玉,在《说文解字》中被称为石之美者,自古被称为吉祥、辟邪之物。看到“玉”字,就会让人想到温润、纯净、高洁这些美好的字眼,它象征着典雅华贵,安乐幸福,传说若被主人长久佩带,就能和主人心心相印,还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同时它也总是和缘分纠缠在一起,《红楼梦》里,宝玉和黛玉在荣国府相遇,宝玉一句“妹妹可有玉?”,黛玉一时愣住,从此开始了一段情缘。在《诗经・卫风》中这样的诗句: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简单的解释就是:你给我一个木瓜,我回你一枚我身上佩带的玉,这是年轻男女之间的互相赠答,所谓的琼琚就是小伙子身上的佩玉,而琼、瑶、琰、珏、瑜、琅、瑛、琮、琚,这些《诗经》中出现的字原来都是玉的美丽的名字。而在格尔木市辖区昆仑山南麓的道教发源地玉虚峰一带盛产美丽的昆仑玉,所以在昆仑路上有如此密集的玉店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经过一家名为“碧玉堂”的玉店时,我不禁被墙上影印的一段《玉说》吸引,在征得主人的同意后,我将《玉说》抄下来,现将其中的片段摘录如下:

玉说

世有君子,而后有美玉,君子爱玉,出于自爱。

玉倍受宠,源自君子,其因循君子之道而受君子之爱。

世人因君子而尊美玉之位,君子与美玉互通其道。

玉之美在于神,以明君子之志;在乎于德,以尚君子之德;

在乎于形,以彰君子之行;

在乎于趣,以享君子之乐;

在乎于度,以体君子之度。

君子识玉,感由心生。以心参玉,识玉之美,通玉之心,

玉之道,以抚君子之心也。

问起主人这篇《玉说》的出处及作者,主人笑言还真不清楚,只是从一位新疆做玉的朋友那里看到的,当时觉得好就转为己用。不过,作者是谁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文中所传达的君子如玉的意韵。在《礼记》中曾记载: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在这里,君子的品德比为玉,君子爱玉,必以心参玉,这心有沉淀的宁静,有宽容的美好,如此,才可以与玉相通,我想爱玉之人有如此的心境,才是真的懂玉吧。

出于对昆仑玉的好奇,我翻阅了有关昆仑文化的书籍,在昆仑文化中,关于昆仑山的传说与神话占了很大一部分,其中西王母与穆天子瑶池相会的故事千古流传。西王母是与太元玉女的女儿,统领着青藏高原,穆天子即周穆王,是西周的第五代君王,因为仰慕西王母的威名与芳姿,越千山万水,渡黄河,翻日月山,直奔昆仑山,与西王母在瑶池相会,西王母在华宴上为周穆王献上昆仑特产“澄清琬琰之膏以为酒”,这是一种以上等白玉酿成的饮料,叫玉膏或玉英,喝了能让人长寿。屈原曾歌颂这种饮料,在《九章》中写道:“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同时,西王母还以昆仑山中的美玉数万件及大量玉器送给穆王,来表达中原汉族与西部民族之间的真挚友谊。在史书中也有记载:“昆仑山有玉瓜,光明洞彻而温,须以玉井之水洗之,便软而可食。”玉瓜的奇妙不在它的坚硬通透,润泽光鲜,奇在其温,不似一般玉之清冷,遇水而软,极为有趣。可见,在几千年前,昆仑的玉因其质地和品性已成为代表昆仑的特产,只是一直以来“养在深闺人未识”,盛名未能远扬,今天,因为一个时代的契机,让人们能够揭开它神秘而美丽的面纱,这大概是昆仑玉的机缘,也是爱玉人的幸事吧。

上一篇:全力做好奥运档案的监管和服务工作 下一篇:容易疏漏的抗震救灾档案的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