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式三分仓空气预热器密封系统安装调整技术

时间:2022-07-20 05:04:10

回转式三分仓空气预热器密封系统安装调整技术

摘要:优良的安装方案是安装工程缩短工期和确保安装质量的前提条件,可以从前期准备、设备特点、安装流程、附属工种的配合、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优化。希望通过文章中的分析,和所有的安装工作者共勉。

关键词:工艺原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空气预热器是利用锅炉尾部的烟气热量加热空气的设备。回转式三分仓空气预热器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简化锅炉尾部受热面布置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大容量锅炉。由于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是一种转动机构,在空预器的的转动部分和固定部分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间隙。同时流经预热器的空气(正压)与烟气(负压)之间有压差,空气就会通过这些间隙漏到烟气流中,造成较大的漏风,漏风严重时会影响锅炉的出力。

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内部一次风压比二次风和烟气侧的风压均高很多,加上转子与外壳之间存在间隙,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一次风向二次风侧和烟气侧的直接泄漏以及二次风向烟气侧的漏风。密封漏风是空气预热器漏风的主要部分,其中,径向漏风约占总漏风量的60%~70%。密封系统是根据空气预热器转子受热变形面设计的,能控制并减少漏风从而减少能量的损失,它包括径向密封、轴向密封、旁路密封及中心筒密封。在施工时如果密封装置间隙过小,则机械在热态情况下容易发生卡涩现象,造成驱动电机过流、密封件摩擦损坏等故障发生;如间隙过大,则漏风量大,导致整体热效率降低。在施工中通过合理地控制径向密封、轴向密封、旁路密封的间隙来达到降低预热器的漏风率,同时还可以利用扇形板的调节来控制间隙,进一步减小预热器的漏风率。

2.工艺原理

对轴向密封、旁路密封以及冷端径向密封均采用在冷态下预留合适的间隙,使转子在热态变形后获得合理的密封间隙。对于热端径向密封,则通过的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使得密封间隙始终维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冷端扇形板固定在下梁上,轴向密封装置固定在壳体上,均能在冷态下通过调节机构,调整与径向密封片及轴向密封片的间隙。热端扇形板内侧支承在中心密封筒上,而中心密封筒悬挂在导向轴承的外圈上,能随主轴的热膨胀而升降,因而一旦热端扇形板内侧与径向密封片的间隙在冷态下调整好,在热态运行时这一间隙就不会发生改变,热端扇形板外侧由控制系统中的“执行机构”承吊,并能在“执行机构”的驱动下,作上下位移,以适应于转子蘑菇变形。转子蘑菇状变形的信号由安装在热端扇形板侧面的“传感器”取得,“传感器”可以随时测量它与“转子法兰”的距离,并输入到“控制系统”中,当输入信号偏离预先调整好的给定值,“控制系统”就启动“执行机构”,提升或降低热端扇形板,使热端扇形板外侧与“转子法兰”的距离始终维持在设定值范围内。

3.施工要点

3.1转子法兰面加工

转子法兰面分为冷端和热端两个部分,一般由多块厂家弯制的角钢组成,现场焊接拼装。为控制漏风,必须将角钢的两个面进行加精工,保证法兰面在径向和轴向两个方向的圆度和平整度。法兰面上部加工时,将加工的刀架固定在预热器壳体上,刀面放在法兰面上方,转动预热器转子,将切削刀面慢慢向下放,因为法兰面刚开始焊接时不平整,下刀时不要太多,以免造成刀口损坏。切削过程中可以视法兰面的切削平整度情况逐步慢慢往下进刀,直至整个法兰面都被切削到,无明显的凹陷,这时,上表面加工完毕。侧面和冷端的下表面切削方式同上表面相同。

3.2径向密封安装

1)先松开热端和冷端夹持旁路密封件的螺栓,调整扇形板,调整好后重新上好螺栓,将旁路密封件靠紧扇形板端部后再退出1~2mm.。

2)确认中心密封筒与中心筒的同轴度与间隙;确认下轴固定套与中心筒底板的同轴度与间隙。

3)径向密封片必须在转子法兰平面加工好后才能安装。安装前必须先安装热端及冷端中心筒密封圈。将径向密封检验标尺临时安装在热端和冷端,并调整标尺的位置,使得:

a.冷端内侧距离中心筒底板95mm±1.5mm

b.冷端外侧距离T 型钢最低点31mm±1.5mm

c.热端内侧距离中心筒顶板82mm±1.5mm

d.热端外侧距离转子法兰的加工面4mm±0.5mm

4)任选两块相邻的径向隔板,装上两条径向密封片,使得每条径向密封片都与上节安装的径向密封检验标尺靠齐(成一直线)。利用这两条径向密封片调整所有上部扇形板,使得三块扇形板的机械加工面与径向密封片间的距离为 0~1mm。扇形板内侧的密封间隙可通过调整吊杆组件的调节螺母来达到。扇形板外侧的间隙可通过转动控制系统中的执行机构手柄予以实现。如果扇形板外侧的两边不平衡,可以通过调节松紧螺套来实现。

5)安装热端和冷端径向密封,并将热端与冷端径向密封片与密封标尺之间距离调到厂家图纸所要求的尺寸。通过调整外侧调节装置来调整下部扇形板与冷端径向密封片的距离,使之满足的要求。盘动转子,逐处调整各条密封片,各处间隙值达到图纸要求后,拧紧螺栓。调整并密封焊接热端及冷端固定密封装置中的密封板等钢板,必须保证扇形板可以自由进行调节,不得有卡煞现象。安装后各处间隙要达到如下要求:

a.同一旋转平面上,允许偏差±1mm;

b.以同一基准安装所有密封角钢和密封弧板,焊后变化在±2mm;

c.安装后的密封片边缘,须在同一回转面内,允差±0.5mm;

d.现场加工后的密封面,偏差≤±0.5mm;

e.紧固径向密封片的螺栓朝向,应顺转子旋向,不能反向安装;

f.所有密封片、补隙片两侧,不应有缝隙或空洞;

g.所有螺母须拧紧。

3.3旁路密封片安装

1)根据 “T”型钢最大直径来安装热端及冷端旁路密封角钢圈,并使热端及冷端的尺寸符合如下要求:

热端尺寸为:X=45mm±1.5mm

冷端尺寸为:Y=45mm±1.5mm 。达到规定尺寸后,按图焊接旁路密封角钢圈,旁路密封片的密封尺寸符合厂家要求。

2)调整并密封焊接热端及冷端固定密封装置中的密封板等钢板,必须保证扇形板可以自由进行调节,不得有卡煞现象。围绕上轴和下轴的固定密封在向扇形板装焊固定密封板前应作必要的检查。

3)检查轴向密封装置, 必须保证该装置可以沿预热器直径方向进行自由调节,不得有卡煞现象。

4)安装热端和冷端旁路密封片,使旁路密封间隙值满足厂家要求。保持转子静止,测量每块隔板处的旁路密封间隙,分别记录旁路密封在热端和冷端的值,比较测出的值与图纸中技术要求所规定的值之间的差别,间隙值公差控制在±0.8mm。

注意:a、测量时每隔300mm测量一次,并作好记录。

b、密封间隙的允许偏差为±0.8mm,密封角钢半径允许偏差为±1.5mm。

3.4轴向密封安装

1)分别找出上、下“T”型钢径向跳动正公差最大的一点;根据实际情况取其中一个最高点为基准,在其外侧 5mm处装上轴向密封检验标尺应找正垂直;逐条安装轴向密封片,并使之贴紧轴向密封检验标尺。轴向密封装置可以沿预热器直径方向进行自由调节,不得有卡煞现象。

2)在热端和冷端将轴向密封装置中的密封片调到与上、下部扇形板角钢贴紧,同时检查矿渣棉填料,必须也与扇形板、连接板贴紧,不得有空隙。由于热端扇形板采用自动调节密封间隙的机构,所以必须保证热端密封片具有良好的弹性。

3.5所有密封部件安装完毕应作一次全面检查,保证:

a.各部分间隙符合图纸和技术文件规定的数值;

b.所有密封焊缝符合密封要求,不会泄漏;

c.要求可动的部分有符合图纸要求的间隙存在,可以按要求进行调节;

d.径向和轴向密封检验标尺必须拆去。

4.质量控制

4.1质量标准

空气预热器密封调整间隙一般遵照预热器生产厂家要求来控制。预热器密封间隙调整图见图1,600MW级发电机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密封设置值见表1

表1--600MW级发电机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密封设置值

图1—预热器密封间隙调整图

4.2质量保证措施

1)预热器旋转转向必须与设计保持一致;

2)预热器密封片安装前必须保证预热器转子的径向和轴向旋转的平稳性;

3)预热器密封安装用螺栓连接的地方,不得用电焊焊死,代替螺栓;

4)所有密封件不可随意切割,确需修割的,割后打磨修割处;

5)密封件预留间隙必须仔细测量,对照图纸要求,避免间隙预留过大或过小。

6)每道施工工序结束后,必须按照厂家技术要求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上一篇: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地下厂房岩锚梁开挖施工技术 下一篇:城市道路发展与汽车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