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P―2,MMP―9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时间:2022-07-20 04:39:15

MMP―2,MMP―9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摘要:

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生物学特征是能浸润和转移到其他组织并增殖,形成新的侵袭转移瘤。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的降解是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键环节。基质金属蛋白酶是目前已知能降解细胞外基质的唯一酶类。另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还参与了原发肿瘤的形成及新生血管的生成、肿瘤细胞生长和凋亡等生理过程。本文将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生物学性质及其与恶性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系进行综述,旨在为探索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新方法提供依据。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肿瘤侵袭;肿瘤转移

【中图分类号】

R3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043-01

1 MMPs的基本简介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组能够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锌离子(Zn2+)依赖型内肽酶。在恶性肿瘤内,MMPs主要由间质细胞以无活性酶原的形式分泌。活化后MMPs可通过影响细胞内信号来介导细胞对宿主ECM的降解、控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调节细胞黏附和运动以及调控肿瘤细胞的生长,直接或间接参与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

自1964年第一个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发现以来,MMPs家族成员已增至26个,且结构上具有同源性。一般由3个基本功能调节区域组成:结构高度保守的Zn2+结合域、若干残基组成的催化区及血红素蛋白序列相似的C端片段。后两者间连接一个富含脯氨酸的铰链区,N端还有一个作为酶原激活过程中外源酶的剪切位点的前肽区。根据MMPs一级结构的特异性,可将其分为6大类:①最简单的MMPs:MMP-7及MMP-26。 ②间质胶原酶或溶解素:MMP-1、MMP-3、MMP-8、MMP-10、MMP-12、MMP-13、MMP-18和MMP-19等。③明胶酶类/IV型胶原酶:MMP-2 (明胶酶A) 和MMP-9(明胶酶B)1。 ④MMP-11:在前肽区和催化区间含有RXKR序列的插入区,可形成独特的细胞内激活机制。⑤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即MT-MMPs,在羧基端有跨膜功能区,包括MMP-14、MMP-15、MMP-16和MMP-17等。⑥新型特殊MMPs:CAMMP/MMP-23。

2 MMPs的调节

MMPs 的表达和活性的调控由多种因素协同起作用,这种精确的调控机制是ECM降解和重构的生理基础,一旦调节失控则会诱发原发肿瘤的形成和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等病理过程。因此,认识及研究MMPs的调控机理,对于以MMPs为突破口探寻癌症治疗的新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2.1 分子水平的调节/酶原合成的调控: 细胞通过基因转录合成MMPs酶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活性介质如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等是基因转录最主要的调节因素。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原癌基因的过表达及突变,可刺激MMPs启动子,而RECK基因的表达能抑制MMP-2、MMP-9及MT1-MMP的表达与活性2,这就为通过基因来调节MMPs的合成从而实现癌症的基因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在MMP-9及大多数MMPs的基因的调节序列中存在多种转录调节因子结合位点; MMP-2是典型的看家基因,因其没有转录调节因子结合位点,故其表达也很少受原癌基因影响。

2.2 MMPs的酶原活化: MMPs酶原需被激活才能对ECM产生降解作用。其激活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已知大多数成员均需通过外源性酶切断活性前肽区,使Zn2+活性中心暴露而得以激活。MMPs家族成员还可以内部之间激活,如MMP-2可激活MMP-9[3]。

2.3 TIMP对MMPs的调节作用: ECM和BM的降解由MMPs 及其抑制剂TIMPS协同参与完成。TIMPs是由6个二硫键连成的非糖蛋白小分子,是MMPs的活化和功能活性调节的主要内源性抑制剂,目前已知的TIMPs主要有4种。在肿瘤细胞中,TIMPs以MMPs前体复合物的形式与MMPs结合。TIMP的N端功能区与Zn2+活性中心形成牢固的非共价键双分子,阻断MMPs的催化效应 [4]。MMPs 与TIMPS表达水平的动态平衡关系决定了ECM和BM的降解程度,继而也影响了肿瘤的侵袭与转移。近年来已有研究者应用TIMPs治疗肿瘤。

3 MMPs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ECM主要由间质胶原蛋白、层粘连蛋白、弹性蛋白、硫肝素蛋白多糖等组成,因MMPs是目前已知的间质胶原蛋白唯一的基质降解酶,而且能降解除多糖外ECM的所有成分,故在涉及ECM降解的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肿瘤的侵袭转移、凋亡等生理活动中,MMPs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3.1 MMPs与肿瘤的侵袭、转移:

肿瘤的侵袭、转移过程:肿瘤细胞首先与ECM表面的整合素受体及非整合素受体结合进而破坏ECM和BM,穿过ECM缺损处侵入间质;瘤细胞在间质中移行并接触局部淋巴系统脉管及毛细血管,突破血管内皮及其下BM进入血流;随血流及淋巴在远端部位突破毛细管结构进入组织并在组织中存活、增殖,形成新的转移灶。

3.1.1 破坏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组织学屏障: ECM和BM为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提供微环境,并可调节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ECM和BM由基本骨架IV型胶原蛋白及其他蛋白、多糖类成分组成,并处在持续代谢和重塑的动态平衡中。所以,肿瘤必须通过多次降解ECM和BM来破坏这种动态平衡来实现侵袭和转移。不同的ECM成分由不同的MMPs降解, MMP-2和MMP-9是到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够降解IV型胶原的基质蛋白酶5。

3.1.2 调节肿瘤细胞与基质的粘附、分离: 肿瘤细胞粘附到细胞外基质上是肿瘤浸润的必要步骤,粘附太紧密则细胞不能分开和移动,粘附力太弱则移动性也弱,故肿瘤细胞转移过程的完成,必须具有合适的粘附和脱粘附的能力。细胞粘附实验结果显示,加入MMP-2抗体后,细胞对组织培养板的粘附能力明显增加,表明MMPs可影响细胞的粘附作用6。

3.1.3 激活具有潜在活性的蛋白质: 研究表明, MMP-9可使血胶原蛋白原降解为抗肿瘤的血管抑制素及类似片段,而只有活化的MMP-2才能诱导反应的进行。这表明MMP-2能活化ECM结构蛋白的潜在活性,在肿瘤细胞侵袭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7。

3.2 MMP在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 MMP-2能促进血管生成表型的转变,MMP-9能激活血管的生成,这两者是内皮细胞形成新生血管的先决条件。另外,MMP-2和MMP-9还能通过对其他细胞或血管因子的作用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

3.3 MMPs调节细胞增殖: 有实验尝试抑制转移灶的MMP-9表达,结果发现其生长减缓,这表明MMPs能产生生长启动信号8。由此可见,MMPs的活性与肿瘤细胞的增殖正相关。

3.4 MMPs与细胞凋亡: 虽然有数据显示MMP-9降低了癌细胞的凋亡,也有研究表明它可以反向调节肿瘤细胞生长9。MMPs可以通过降解层黏蛋白,使隐蔽位点暴露,产生凋亡分子前体或活化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启动肿瘤细胞凋亡。

3.5 MMPs与肿瘤免疫应答: 表面存在特异性抗原的癌细胞,能被免疫活性细胞有效地识别并攻击,另一方面,癌细胞可利用MMPs对细胞毒性T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的调节来逃避免疫监视,实现炎润。MMPs可通过激活转化生长因子β显著抑制T细胞对肿瘤的免疫应答。MMPs还可作用于趋化因子,双向调节免疫细胞白细胞的生成。

综上所述,MMPs参与ECM的降解、新血管生成、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凋亡等重要过程,在肿瘤侵袭、转移的复杂过程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这就使其抑制剂TIMP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显得举足轻重。当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合成MMPs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随着研究的深入,MMPs在肿瘤中的作用将会得到新的认识,利用MMPs的生理性质治疗癌症也将取得新突破。

参考文献

[1] FOLGUERAS A R, PENDASA M, SANCHEZ L M, et al. Matrixmetalloproteinases in cancer: from new functions to improved inhibition strategies [J]. Int J Dev Biol, 2004, 48 (5-6): 411-424

[2] Handsley MM, Edwards DR. Metalloproteinases and their inhibitors in tumor angiogenesis[J]. Int J Cancer, 2005, 115(6):849-860

[3] Myriam Pokette, Philippe Birembaut. Membrane-type metalloproteinases in tumor invasion. Int. J. Biochem. Cell Biol & Cell Biol, 1998; 30: 1195-202

[4] Tapia A, Salamonsen LA, Manuelpillai U, et al. 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promotes human first trimester extravillous trophoblast adhesion to extracellular matrix and secretion of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1 and-2[J]. Hum Reprod, 2008, 23 (8):1724-1732.

[5] PER IGNYM, BA IRATI I, HARVEY I, et al. Role of immunohistochemical overexpress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MMP-2 and MMP-11 in the prognosis of death by ovarian cancer [J]. Am J Clin Pathol, 2008, 129 (2): 226 - 231

[6] Ray JM, Stetler-Stevenson WG. The role of matrix matalloproteases and their inhibitors in tumour invasion, metastasis and angiogenesis. Eur Respir J, 1994; 7: 2062

[7] Giannelli G, Falk-Marzillier J, S chiraldi et al. Induct ion of cell migration by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 cleavage of laminin-5.Science, 1997; 277-225

[8] Kosunen A, Pirinen R, Ropponen K, et al. CD44 express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MMP-9, clinic opathological factors and survival in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J]. Oral Oncol, 2007, 43 (1): 51-59

[9] Wu E,MarlBP, Wang F, et al. Stromelysin 23 suppresses tumor cell apoptosis in a murine model [J]. J Cell Biochem, 2001, 82 (4):549-555.

上一篇:盆腔灌注疗法治疗盆腔炎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