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新闻 第7期

时间:2022-07-20 04:05:35

设计新闻 第7期

行业要闻

第23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在意大利都灵召开

国际建协(UIA)第23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于2008年6月29日至7月3日在意大利都灵举行。本届大会的主题为“演变中的建筑”,包括中国建筑师在内的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的近万名建筑学人及建筑师出席了这一盛会。本次大会以多种形式讨论了建筑专业与建筑传播主题下的各种问题。

我国自1955年加入国际建协以来,中国建筑学会以及中国的建筑设计机构始终积极参与国际建协的各项活动。老一辈的杨廷宝、梁思成、华揽洪等多位著名建筑专家、学者都曾为促进中国建协与国际建协的交流做出过卓越贡献。近几届大会中,中国建筑学会以及国内多家主要建筑传媒几乎都组织大规模团组参会。1999年北京还有幸成为国际建协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的东道主,那次大会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通过了吴良镛院士起草的《北京宣言》。2008年的第23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因恰逢国际建协成立60周年而更具特别得意义。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云南省设计院、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建西南院等国内主要设计机构十分珍惜这一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纷纷派代表团参加了此次大会,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还在会场设立了自己的展位。

建筑是一种社会交流的渠道,同时建筑本身亦是一种文化交流的载体。通过此次出访,中国建筑界在国际建筑舞台宣传了中国建筑设计的理念,展示了中国的现代建筑,建筑界同行们不仅学习到国外建筑设计机构的先进理念以及国外建筑传媒成功的经营运作方式还通过参加此次盛会为中国建筑设计及建筑传媒搭建起一个与世界建筑界相互交流的平台,为促进双方的交流做出了自己应有的一份贡献。

奥运工程进展(十四)

6月28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市委副书记、市长、北京奥组委执行主席郭金龙等市委、市政府领导参加了国家体育场落成典礼仪式。 北京市副市长、市“2008”工程指挥部指挥陈刚在落成典礼上致辞,并向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爱庆同志交付竣工验收合格证书。仪式上,市领导还为国家体育场参建单位颁发纪念证书。刘淇书记、郭金龙市长为国家体育场落成纪念柱揭幕。

国家体育场(“鸟巢”)系第29届夏季奥运会主体育场,位于奥林匹克公园内,占地21.4ha,建筑面积25.8万m2,南北长333m,东西宽298m,高68m,赛时坐席9.1万个。国家体育场由北京市政府和中信联合体投资,中瑞设计联合体设计,北京城建集团总承包,中信国华公司等参建,中咨公司监理。2003年12月开工,2008年6月建成。在此举行奥运会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及足球决赛。

国家体育场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钢结构体育建筑之。外部为4.2万t的钢结构并于2006年9月17日成功卸载。屋顶维护结构为钢结构上覆盖双层膜结构,即固定于钢结构上弦之间的透明的上层ETFE膜,和固定于钢结构下弦之下及内环侧壁的半透明的下层PTFE声学吊顶。膜结构总面积约为10万m2。

国家体育场空间结构呈双曲线马鞍型,建筑和结构浑然体,独特、美观,充分体现了自然和谐之美。国家体育场场有着世界先进的节能设计和环保措施,包括良好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雨水洪水的全面回收、可再生地热能源的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应用等,诸多先进的绿色环保举措使国家体育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型“绿色建筑”。

出席国家体育场落成典礼仪式的还有北京市和奥组委领导吉林、李士祥、刘敬民、陈刚、赵文芝、杨树安、黎晓宏以及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

世博规划方案展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展出

“走进世博会――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规划方案展”于2008年7月18日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展出,展览将历时2年,至2010年4月30日结束。

由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联合主办的“走进世博会――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规划方案展”分序厅、上海世博会场址规划设计方案。上海世博会场址规划、“城市的畅想”综合演示厅、上海世博会与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展区、世博雕塑规划展区、各国自建场馆及互动展区板块,以精彩翔实的展示内容,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配以虚拟综合演示和1:800比例的模型,让游客从中回顾申博精彩过程、体验世博。

为充分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展览重点显示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场址规划和综合配套建设。世博会场址规划设计方案回顾区陈列了当年8个申博方案图样、10个场址规划设计方案,展示了场址规划的演变过程。同时,以世博会场址规划大模型为主,配以世博综合交通规划查询互动展台、中国馆等四大永久性场馆模型,让观众走进世博。

漫游在“世博历史”与“城市的畅想”展区,则可以重温历届经典世博盛会以及世博带给世界的辉煌成就。在世博会与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展区,可以领略到世博城市实践区设计方案。而在各国自建场馆,汇集了荷兰、法国、英国等自行创意设计的风格迥异的国家馆方案,呈现出集先进科技、文化理念为一体的文化交融。

展览采取滚动形式,在两年中不断补充世博建设新规划、新成就,让市民共同见证世博园区的建设进程。

宽窄巷子修复竣工

在第三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守望家园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修复竣工并对公众开放”仪式隆重举行。四川省、成都市等有关部门领导出席了仪式,5万多游客冒雨来到了这一片记载着老成都印象的地方开始了对历史文化的品位之旅。

宽窄巷子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

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规划控制面积为479亩,核心保护区109亩核心保护区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组成,是三条平行排列的城市老式街道。其间大多数是四合院群落是成都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于20世纪80年代列入《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改造一新的宽窄巷子由45个清末民初不同风格的四合院落组成,院落以一层为主,局部二层,院落面积从100多m2到1000多m2不等改造后的宽巷子是“闲生活”

区,窄巷子是。慢生活区,井巷子是“新生活”区。

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修复工程由北京清华安地建筑设计顾问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设计。

《中国古代体育诗歌选》首发式暨北京2008“人文奥运・文化北京”研讨会在东四奥林匹克社区举行

2008年6月20日,在距离奥运会开幕还有49天的时候,在第三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刚刚过去,在第六届“北京2008”奥林匹克文化即将到来之际,《中国古代体育诗歌选》在北京与读者见面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马国馨、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长汤更生、天津出版总社社长马元春、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赵熊、著名诗人雷抒雁、天津人民出版社社长刘晓津、体育大学出版社社长杨再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中国代表处裴红叶、天津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刘锦泉、原天津古籍出版社社长杨锤贤、中国体育文史委员会秘书长崔乐泉、天津大学出版社副社长韩振平、中国书法研究所第一任副所长王世征、清华大学书法教授朱猷德、北海公园园长刘伯郎、东城区东四街道工委书记袁燕生、淄博路意砖雕艺术研究院院长路今铧、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殷力欣、《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金磊等来自国内文化界、体育界、建筑界的有关专家到会祝贺,与十多家新闻媒体共同参加了《中国古代体育诗歌选》首发式暨北京2008“人文奥运文化北京”研讨会。

在世界古代体育的发展进程中,以华夏民族为主体的中国古代体育占有重要地位,历史慷慨地给予中华民族发展体育的阳光和土壤,使其在体系构成、文化内涵等方面,都卓然屹立于世界体育文化之林。然而尽管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浩如烟海,系统而全面的体育专著却甚少,有关体育诗歌的专著尚难见到。

《中国古代体育诗歌选》由淄博路意砖雕艺术研究院路今铧校长与《建筑创作》杂志社金磊主编共同策划,编研历时三年,集中国百余位文化界人士的心血,最终由《建筑创作》杂志社承编、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的出版创意源于2003年《建筑创作》杂志主编金磊作为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成员为政府提交的题为《人文奥运的工程化实现》的建议书,该文针对北京“人文奥运”建设中仅重视少拆古建多保留民居等保护有形文化的局限性,探索了包括挖掘古代体育文化等无形文化保护和再创作等内容的可能性。文章引起一定反响。“人文奥运”建设不仅仅包括工程,还包括文化产品。本书经过三载精心策划,成为体现北京“人文奥运”建设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产品。

《中国古代体育诗歌选》汇集了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吟咏体育或与体育有关的诗歌450余首集结在一起,是首部以体育为主线的诗歌专集。该书通过对浩瀚如烟的历史典籍中的诗歌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考证、分析、注释和分类。为了读者更好地阅读、理解、欣赏中国古代体育,配有80多幅表现体育场景的画卷,并20余种古代体育的史料。不但在十余类古代体育运动项目中附有相关小史,并且对每一项目都增加了名家书法,插图及印章,使诗书画印四位一体,诗歌艺术与书画艺术完美结合,成为该书的一大特点。为配合国际化出版,实现中英文双语对照解读。本书的出版,得到古籍、诗歌、语言、体育、外语等各学科专家和业内外人士的大力支持。

正如论坛主持人金磊主编所言:“这本书的出版,不仅填补了我国古代体育诗歌研究的空白,及时地挖掘整理了中国的古代体育诗歌,保护和发扬了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是北京‘人文奥运’宣传上不可多得的整理挖掘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优秀著作。如果说古代奥林匹亚对世界体育做出贡献,那么,《中国古代体育诗歌选》则以广博的内容展示了中国古代的可以与奥林匹亚相媲美的重要体育内涵。特别是在2008北京奥运会到来之际,此书作为北京‘人文奥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展示了中国的古代文明 更是中国文化界对奥林匹克文化做出的一次重要贡献。因此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中国古代体育诗歌选》首发式上还向国内外重要奥运人士赠送本书,达到传播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目的。通过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中方官员转送至潘基文秘书长,通过奥组委官员送至国际奥组委主席罗格先生及前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先生,同时还赠送中国体育博物馆、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并由中国图书馆学会向全国的图书馆推荐。本书将寄送坐落于洛桑的奥林匹克博物馆。首发式会场所在地东四社区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奥林匹克社区,丰富的体育文化活动令人目不暇接,感慨万千会议在此召开,意寓将奥林匹克体育精神和文化从基层传播开始。

文化遗产日“建筑师与20世纪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京举行

2008年6月14日是第三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今年的遗产日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5・12汶川大地震给我国文化遗产造成了相当惨重损失根据建筑历史理论研究所目前不完全的统计:四川全省不可移动文物中,2处世界遗产、83处国保单位(占126处的66%)、174处省保单位(占578处的30%)、803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占3035处的26%)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其中一些重要遗产甚至达到了全部跨塌的程度,惨不忍睹。

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主办“建筑师与20世纪文化遗产保护论坛”,6月13日在北京举行。跨越了遗产界和设计界2个领域的本次论坛旨在进一步呼吁社会各界保护20世纪文化遗产,尤其是加深广大建筑师对20世纪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理解,促进保护工作全面发展。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名誉总建筑师傅熹年院士、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马国謦院士、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顾问总规划师王景慧、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张复合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张松教授应邀出席并发言。

“20世纪文化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当今世界文化遗产重要保护研究的对象,在上世纪末它的保护工作开始受到了许多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重视。“20世纪文化遗产”特指诞生于1900-1999年间,能够反映20世纪百年的变迁和多元文化的文化遗产,因其具有种类繁多、保存完整、延续性强、贴近生活、丰富的内涵和感召力等特性,目前已成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存在人们身边的年代并不久远的文化遗产,长期以来它的历史意义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因而得不到很好的研究保护。与

会的专家学者围绕着20世纪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与探索、特点、认定与保护,对20世纪遗产中国近代建筑的认识、北京近代建筑史研究的情况、建筑师的遗产观等7个议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在发言中指出,继承和保护前人的创造是每一代人肩负的神圣使命。从古到今,文化的发展演变形成一条完整的链条,如果在当生断裂将会损害后代子孙继承文化遗产的权利。虽然20世纪文化遗产与我们相距只有百年,与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历史遗产无法相比,但是由于其艺术多元性、技术先进性、人文共融性,使它们的价值更贴近时代,所以20世纪文化遗产这个文化记忆的摇篮现代人类必须予以充分关注。同时,对20世纪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能够使人类社会发展的记录更加完整,使社会教育功能更加完善,使城市文化特色更加鲜明。

因为“20世纪遗产”可以说100%属于建筑物和构筑物、包括城市规划作品,它不是考古遗址,不是旧石器文化,也不是与当代人时隔千百年的历史建筑。因此,对20世纪遗产的保护,建筑师有义务、也有责任。这项工作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物保护领域,它更需要全社会、特别是建筑师和规划师的参与。

建筑师通常是破旧立新的革新派,然而,对于20世纪遗产的保护,建筑师的角色变得更为多重复杂,因为刚刚过去的这个世纪的文化遗产更多地涉及建筑物而不是遗址,更多地就出自于前辈建筑师甚至就是自己的手。如果自己的作品在拆与不拆之间饱受争议,建筑师是革新派还是保守派呢?中国的现代建筑很多寿命不到30年,是社会时尚更新得太快?还是自己的设计有先天不足?是生活节奏太快还是设计经不起仔细推敲?还是大众有眼无珠把好东西当成了垃圾?对于旧建筑的拆除,是拍手称快还是扼腕叹息?建筑师,被推向了被审视的地位。应该说,在刚刚逝去的20世纪的遗产保护运动中,建筑师更应该是奋不顾身投身其中的保护者,而不再是旁观的看客,因为在20世纪文化遗产中,很多正是出自此辈建筑师自己的手。

陈同滨所长希望通过这次论坛,引起当代建筑师对“20世纪世界文化遗产”的关注,从现在开始考虑,我们中国建筑师如何从人类文明与文化的角度,来创造中国21世纪的文化遗产,填补我国建筑师在当代国际文化遗产领域的形象缺失,在此值得提醒的是,建筑创作要关注遗产品类,关注作品的文化含量和社会价值,而不是建筑的艺术与技术!

论坛结束时发生动人一幕,天津大学徐苏斌、青木信夫教授向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当场直陈,作为中国近现代工业遗产重要内容的天津大沽造船厂正处境危急,面临被拆毁的境地,单霁翔局长立刻决定调查此事件,广大的建筑师纷纷在大沽造船厂保护倡议书上签字积极声援两位学者,希望纠正规划部门因为草率和调查考虑不周而产生的错误决定。

世界因设计而改变

2008年6月11日-13日,“上海国际设计周”如期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

本次设计周云集了国内外各大设计单位以及数十家专业媒体。本杂志社应邀给予媒体支持。

本次设计周分为三部分及“中国国际水疗、桑拿与泳池设备及其建造技术展览会”、“上海国际园林景观及城市建设展览会”和“中国(上海)零售业博览会”。

“五合国际”、“CCDI集团公司”、“美国斯道沃STOA建筑规划(中国)有限公司”、“斯凯奥斯普建筑设计咨询公司”等都带去了自己代表性的和创新性的作品。

我们《建筑创作》杂志社不但带去了刚刚投入使用的首都机场T3行站楼还带去了即将与我们见面的规划后的前门大街。(即2008年第二期和2007年第十二期)这两期杂志受到了与会代表的青睐,不少外国友人也前来求阅。

设计周组委会不忘灾区同胞,11日晚在证丽笙酒店还举行了题为“我们要为孩子建震不倒的家园”的赈灾活动。

灵感点亮生活,设计改变世界。让设计的灵感如泉涌一般,希望设计师们给我们设计出更美好的世界。

“遗产日后谈遗产”论坛在中国文物报报社举办

2008年6月25日,《中国文物报》举办“遗产日后谈遗产”文博考古主题论坛,邀请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马自树、国家文物局文保司副司长柴晓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项目官员杜晓帆、《建筑创作》杂志社特聘研究员殷力欣、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研究员乔晓光等嘉宾,从回顾三个遗产日活动以来的文物保护成果入手,思考未来遗产保护的发展动向,旨在将文化保护活动常态化。

经过三个文化遗产日的宣传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殷力欣先生代表《建筑创作》杂志社做了《关于“田野新考察报告”及其他》的报告,陈述了《建筑创作》杂志社近三年来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成果。作为建筑设计部门的媒体机构,在主要关心新建筑潮流及其学术动态的同时,从2006年起,即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发起之时,与原中国文物研究所文物信息中心、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合资组成一个自发性质的“建筑文化考察组”,开展了继77年前中国营造学社之后对中国古代建筑遗存的新一轮的田野考察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对重点文物单位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调查、测绘和研究。近3年来,已完成的工作有:

京张铁路沿线、平汉铁路沿线、大运河沿线、河北承德、河北易县――涞源――邢台――涉县、河南安阳――巩县、豫北地区、山东曲阜――潍坊、山西大同――应县――灵丘、天津蓟县――辽宁义县――兴城、内蒙赤峰等地做了11次田野调查,目前在《建筑创作》杂志发表考察报告8篇,结集出版《田野新考察报告》第一、二卷。在这些工作中,涉及到古代木结构、砖石结构等建筑遗产,古代农业商业遗产、也涉及到近现代工业遗产,考察组如实了解到了文化遗产在这半个世纪的保存现状,并向公众提出了保护和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其中京大运河沿线考察直接促成了2007年文化遗产日在扬州举行,天津蓟县――辽宁义县――兴城的考察也促成2008年7月在义县召开辽代木构建筑研讨会,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在大范围调查的基础上考察组借助历史资料和最新的测绘图、照片等,整理、增编、出版了已故建筑历史学家陈明达先生遗著古代经典建筑丛书――《蓟县独乐寺》(该书已荣获首届中国建筑图书奖),组织编写了古代经典建筑丛书――《义县奉国寺》专著(已出版):《涞源阁院寺》、《大同善化寺》等古代经典建筑丛书的编写工作也在积极筹划中。

经过这仅两年的工作,结合目前的新建筑趋势,文化考察组认为:中国的建筑师不是不想有一个兼顾现代建设与民族文化的新民族风建筑设计,而是建筑师及建筑理论家以往在民族建筑学体系方面的探讨远远不足。因此,建筑师在探索中国建筑风格上还有开拓的空间,《建筑创作》杂志社将继续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尽微薄之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研究员乔晓光则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载体紧密相关,切不可将二者相互脱节,传统文化重在保护文化基因: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马自树就基金会对文化遗产保护功勋卓著的民间人士予以奖励的示范作用表示欣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项目官员杜晓帆讲述了他在田野考察的经历并强调要考虑到居民的切实利益,不可一味为保护而牺牲发展的可能性。嘉宾畅所欲言,展示了文化遗产保护涉及的错综复杂的多个方面。随着公众保护意识的提高,随着文化遗产日的宣传深入人心,文化遗产保护和宣传活动逐步成为常态,建筑师的职业特点决定着建筑师在保护中起着重要的角色。

设计机构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国际工作室与纽约工学院联合举行夏季设计workshop

2008年6月14日-6月28日,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BlAD)国际工作室与crossboundalies architects纽约工学院NYIT(Ncw YorkInstiltute of Technology)建筑学校的9名师生联合举行了为期2周的夏季设计workshop。这已是双方自2007年以来第二次国际学术合作了。

今年的合作教学活动包括,关于北京历史与现代城市宏观与老城改造题目是第一次NYIT决定由中国合作伙伴进行教学安排。

NYIT在中国进行暑期教学活动已有多年历史。BIAD国际工作室与Crossboundaries architects共同策划教学安排,3+1、3个讲座与1个课程设计。3个讲座分别为:北京城城市历史回顾与发展,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总体规划与旧城的关系/四川救灾突发区域的重建工作,北京历史街区四合院的保护。

6月18日,朱小地院长主持了“传统城市之现代化发展――奥林匹克公园建设与城市发展”的讲座,除了对奥运新建筑进行了介绍,朱院长更多地强调了新规划与老城之间历史文脉上的联系,之后樊则森建筑师就四川地震区的重建工作进行了介绍,BIAD的青年建筑师参与了会后的讨论。

3个讲座紧紧围绕为NYIT学生布置的设计教学方案安排。学生通过对北京东四地区的调研,提出了如何就提升老城区内公共空间交流质量的建议,并在2周时间内做出了设计与实体模型,在胡同街区进行了实验。

BIAD国际工作室作为刚刚成立的工作室,目标宗旨为在建筑设计的实践同时,不间断地与世界建筑教学,实践组织进行交流,以达到保持“思考国际化,实践本土化”的全局观。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3A7工作室荣获中国展览馆协会正式会员称号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3A7工作室于2008年6月17日荣获中国展览馆协会正式会员称号。

中国展览馆协会于1984年6月成立,是我国唯一的全国性展览行业组织,为国家一级社团,也是世界展览业协会的部级会员。目前中国展览馆协会会员单位已近200家,会员单位业务范围涵盖了整个会展产业链,3A7工作室代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成为该协会会员,也是该协会中首家且为唯一一家会展建筑专业的设计单位。

3A7工作室自成立至今,已完成天津国际会展中心投标工作(和美国TVS建筑师设计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和胡越工作室共同完成浙江杭州奥体中心&国际博览中心(概念)方案设计投标工作;现正着手全国农业展览馆南区改扩建工程,同时和三所及7SI工作室联合设计的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已接近尾声。加入中国展览馆协会后,该工作室努力展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会展设计方面的专业特长和提升在此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心手相连,共克时艰: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全力以赴为地震灾区做贡献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场震惊世界的大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发生后,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当即决定成立以周凯院长、廉大为常务副院长为总领队的专家组迅速调集20余名专家,奔赴一线查看灾情。

经过几天的奔波,专家组在最短时间内编制了12份“关于某厂所‘5・12’地震建筑物震害情况报告”,报送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集团公司,为上级指挥抗震救灾提供了重要依据。5月15日中航院承担起为东汽公司建设“航空爱心家园”的任务,为其捐赠700余套抗震活动板房。

另外中航院在地震发生后,全体职工先后两次向地震灾区捐款共计196万元在灾区工作中,又现场向受灾的“一航”涡轮院捐款10万元。此次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向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捐款共计300万元。

《用艺术抚慰心灵》一书出版发行

2008年7月初,由BIAD传媒《建筑创作》杂志社与北京市减灾协会共同策划主编的《用艺术抚慰心灵》一书出版发行。该书是一本由百余名建筑、艺术、传媒界志愿者为“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发出的心声 旨在用艺术作品的感染力及防灾科学的实用性和防灾减灾的知识,抚慰一个个需要关爱的心灵,与灾区公众在共同面对灾难中走出一条平安之路。

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中标沈阳市骨科医院门诊病房楼

由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二设计研究所主创的“沈阳市骨科医院门诊病房楼”项目在社会公开方案招标中中标,并承担相应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任务。

本项目为东北三省最大的骨科专科医院的综合楼建筑,设计时充分考虑到骨科医院的特点,从医疗建筑的功能、流线、空间、造型等四个方面为出发点,最大限度的满足专科医院的使用要求,并充分考虑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在总图规划和平面布置上对未来的医院发展留有余地。

本项目位于沈阳市骨科医院院区内,用地面积约为1.44ha。地上15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46200m2,病床405张。地上功能为门、急诊用房,医技用房,标准病房,手术部(手术室15间),地下功能为食堂,餐厅,供应中心,洗衣房,设备间和汽车库。

中标方案建筑总平面布置合理,流线清晰,分区明确,

较好解决了医患空间混杂问题,符合现代医院设计及医院使用要求。最终赢得业主和评委的一致通过。

海外资讯

让・努维尔设计的301m高的超高层建筑

2008年5月28日,法国著名建筑师让・努维尔设计的72层商住 体型的建筑方案被正式采用,并计划于2013年的圣诞节举行落成仪式。该大厦位于巴黎郊外的德芳斯商务街区,高301m,虽然低于埃菲尔铁塔(324m),但却是法国最高的建筑物了,它还高于日本横滨的地标塔(296m)。

取名“信号塔”的大厦为叠块形状,里面有事务所、酒店、餐厅和住宅。总建筑面积约14万m2。

阿布扎比将建世界第一座零排放城市

谁能想象产油国将建设世界第一座零排放的城市?阿联酋的阿布扎比将建设的这座城市预计人口50000,有1500个企业。建筑物所消费的能源将比以往大大减少,全部采用清洁能源。这座零排放城市的建设预算为220亿美元,全部建筑物的屋面和正面都贴上薄薄的太阳能电池。为了不浪费能源,全部采用高科技传感器遥控管理这些太阳能电池的使用方法。

为什么中东的产油国要修建这样一座城市呢?就是因为他们认识到,石油不可能长期解决世界日益高涨的能源需求。如果这样的城市成功了的话,在未来的能源事业中,石油生产国将依然如现在一样处于领先地位。

浮在水上的城市

如果由于温室效应造成海面上升,使人类可以居住的地方越来越小,那将怎么办?建筑师Vincent Callebaut提出了这个解决方案,像莲花叶一样浮在水上的城市。据说这是一座可供5万人居住的城市,零排放。所有的功能都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潮汐等能源。只是不知这梦一样的设想什么时候能实现。

“仓家住宅”首次向一般公众开放

日本政府指定国家重要文化遗产、位于东京涩谷区猿乐町的大正时期的和式住宅”旧朝仓家住宅”自2008年6月8日起,首次向一般公众开放。

初次开放的旧朝仓家住宅是东京府会议员朝仓虎治郎的私宅建于1919年2004年被指定为重要文化遗产、木结构瓦屋面的2层建筑1层是家属和佣人的日常生活场所,2层是虎洽郎担当公职时的聚会场所。从1层西侧的“杉之间”可以看见用地内的庭园,据说这也是虎之郎最喜欢的厅堂。除此以外,在1层还有被称为“第1会议室”的西式会议室“办公区”“女佣房间”等。当时2层也有可以看见富士山的大30榻榻米的厅堂。

住宅周围设置有很多的石灯笼,环游式庭园很大春天观赏杜鹃,秋天观赏红叶。包括仓库、庭门及当时的车库在内的用地内的面积有5400m2,建筑面积有570m2。

上一篇:香港奥运马术比赛及场地 下一篇: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