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定位船沉箱安装施工技术

时间:2022-07-20 04:05:13

无定位船沉箱安装施工技术

摘 要:无定位船沉箱安装施工技术,以已安装沉箱作为依托,通过挂靠沉箱的倒链来调整沉箱的位置,在测量仪器的控制下,通过格仓注水调整沉箱的倾斜度,并使之平稳坐落于已整平好的基床上,达到沉箱精确安装的目的。无定位船安装沉箱施工技术,节省了定位船的使用费用,并且操作简单、快捷,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重力式码头 无定位船沉箱安装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6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a)-0048-01

重力式码头沉箱安装是码头施工的一项重要工序。传统施工工艺中,一般采用定位船辅助定位安装。无定位船安装技术就是在沉箱安装中不需定位船定位,依靠已安装沉箱进行后续沉箱安装。结合某电厂码头施工实际情况,简要介绍无定位船沉箱安装技术。

本施工为某电厂重力式煤码头沉箱安装工程,码头总长526 m,共需安装沉箱26个,沉箱长宽高尺寸分别为:19.95 m×10 m×14.9 m,每个沉箱10个格仓单个沉箱重约1323 t,沉箱浮游稳定吃水约为10 m。本工程沉箱安装采用依靠已经安放的沉箱进行后续沉箱安装,不依靠定位船进行定位。

1 沉箱安装施工过程

1.1 施工工艺流程

沉箱浮游稳定加水拖到预定安装位置,挂倒链沉箱加水至离基床50 cm,关闭阀门粗调整沉箱加水至离基床20 cm时,关闭阀门细调整沉箱间塞缝板沉箱加水坐底。

1.2 施工准备工作

1.2.1 整平结果分析

顺岸式码头多留有倒坡,沉箱前后沿存在高差,整平时要严格控制基床整平的质量。但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出现整平结果跟理论要求有一定的出入。在沉箱安装前,要做好基床整平测量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工作,粗略估计沉箱安装时前后沿高差。

1.2.2 测量控制

提前在沉箱前沿两角,用小钢锯做好测量控制点(一般为边缘各进15 cm做点)。查好预留位移量的测量控制点坐标,通过全站仪打点坐标,或者经纬仪串线进行沉箱安装控制。

1.3 施工操作要点

1.3.1 浮游稳定加水

通过浮游稳定计算,确定沉箱各格仓加水量,格仓加水时通过打水板严格控制,避免因少加水或者多加水而使沉箱发生倾斜现象,沉箱在水上漂浮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加水调整,使沉箱基本保持水平。

1.3.2 拖轮拖沉箱至预安位置,挂靠倒链

采用绑拖的方式拖沉箱至预安位置,然后加水至能够挂靠倒链时,将倒链挂靠至沉箱顶面预留吊环上(沉箱吊环预埋及倒链挂靠方式见图1)。

1.3.3 沉箱加水至离基床50 cm,关闭阀门

通过跟已按沉箱比较,使沉箱继续加水至离基床约50 cm时,停止加水。

1.3.4 粗调整

通过水准仪测量确定各角高差,为下一步沉箱粗调整做准备。通过测量数据比较,确定阀门开启的大小,通过调整进水量,进行沉箱的粗调整,粗调整的过程中要不停的用水准仪对各角高差进行测量,随时调整阀门开启大小。

1.3.5 沉箱加水至离基床20 cm时,关闭阀门

沉箱粗调整至离基床20 cm坐底时,停止加水。

1.3.6 细调整

在水准仪测量控制下,开启需调整的格仓阀门2~4圈进行细调整,使沉箱底部跟整好的基床基本保持水平后,停止加水。

1.3.7 沉箱间塞缝板

通过全站仪测量前沿两侧相对前沿线的偏移情况确定预安沉箱跟已安沉箱间缝板的厚度(沉箱间两头各放一块缝板),缝板放好后,收紧倒链,用全站仪重新测量一下前沿两侧偏移情况进行复核。

1.3.8 沉箱加水坐底

缝板放好后,通过收放倒链调整预安沉箱至指定位置,同时开启各仓阀门,进行加水坐底。根据格仓串联情况来调整阀门开启大小,格仓串联多的开启8~10圈,各仓串联少的,相对应的减少圈数。通过与已安沉箱的错台来控制沉箱安装位置,用全站仪校核沉箱前沿线。同时在加水坐底过程中要不停的用水准仪测量各角高差来调整阀门大小及沉箱安装位置。

2 质量控制相关注意事项

(1)沉箱安装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流程进行操作。

(2)沉箱加水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沉箱各角高差情况,及时进行阀门开启大小调整。

(3)沉箱底部在离基床50 cm时开始粗调整,离基床20 cm时开始细调整。

(4)粗调整和细调整时,阀门不易开启过大。

(5)倒链及阀门要安排专人进行看守,不能擅离岗位。

(6)沉箱高差调整要根据基床验收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

3 结语

(1)无定位船沉箱安装在保证施工质量、安全的情况下,节省了定位船的船舶租赁费用,节省指挥定位的人员安排,减少并优化了施工工序,节约了工期,在达到业主、监理满意的情况下,又快又好的完成了沉箱安装的施工任务。

(2)沉箱安装需趁潮施工,施工时一定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 JTS167-2-2009.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S].

[2] 港口工程施工手册[M].人民交通出版社.

上一篇:油田设备维护管理常用与典型做法的探讨 下一篇:输变电工程质量风险评价研究